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峡两岸语文课程的经典文本选择都反映了对中国人学习汉语文基本规律的 认识,都认同经典文本教学的价值,追求古典的训练,文化的教育,都能为语文教材的编写 提供选文参考.但两岸在经典文本选择的取向,语文观和教材编写观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历史上所公认的经典。重视经典教育,对学生加强文化熏陶是当前许多国家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经典教育实施如星星之火之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综观经典教育开展的情况,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经典教育教材的选用、经典教育开展活动的评价制度等等。因此,教育主管者和从事经典教育的教师要积极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人才教育,人才教育依赖经典教育,而经典是人文精神的宝库,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遗产,只有继承传统文化宝藏,才有可能发展民族文化。通过对西方国家经典教育历程的调查,发现西方各国对经典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更加重视,经典教育向各类各级教育蔓延,其内容也更加广阔。经典的意义是超越时空的,其对人类成长和发展的作用是永恒的,人文精神和人类的完善和发展将是大学教育的主题。西方国家对传统经典的教育活动对我国的教育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儿童的启蒙教育 ,应从读诵经典开始 ,从经典中吸取养料和精华 ,会先入为主地成为儿童意识中的思想积淀 ,而积极正确的经典文化思想会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又通过不同的实例论证了儿童读诵经典教育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人文教育与经典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对于个体的完善、大学的发展、民族的未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人文教育日渐萎顿的现状,我们必须强调大学人文教育。要真正塑立起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性灵,人文教育必须返归传统文化经典。面对新媒体时代经典阅读的多样化形态,大学人文教育应当选择一种正确而恰当的经典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6.
中华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的结晶,对经典的传承是大学教育应尽的责任,师范生是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经典的传承使命。在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也成为当下之重。诵读技巧、诵读流程、诵读背景的有效选择能使师范生的语言表达技能、教学组织技能、运用技术技能得以提高,从而提升培养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当下文学经典深陷"去经典化"的泥淖而遭粗暴"大话"、"改编"和"戏仿",文学经典如何抽身再经典,重释文学经典、厘定经典的品性和功能是行之有效的路径。文学经典在时间上是历史的、连续的、永恒的;在从空间上是民族的、地域的、文化的,具有话语张力性、审美指向性、形上超越性以及净化、审美、文化等特点和功能。当前去经典是经典适时的自我调整,足以相信在经典、去经典和再经典的否定之否定后,文学会开辟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文化经典活动,是发挥其教育功能的途径之一。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专家讲座、推荐经典书目、鼓励学生阅读等途径开展阅读文化经典活动,以实现图书馆的育人价值。为此,图书馆应建设文化经典共享空间,设立经典论坛,与其他部门协作开设经典课程教育,做好经典阅读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中,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对传统文学教学,尤其是经典阅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学教学应适应新形势,并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构建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重任,这就必然回归到那些积淀了人类思想精华的经典文本中,通过经典阅读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文化研究深刻改变了文学经典的生存状态.当前整个文化空间内的符号斗争尤为激烈,从根本上说,所谓文学经典的危机既是文学建制的文化资本被重新配置的反映,也是文学学科乃至人文学科整体边缘化的症候.尽管如此,经典决不会终结或完全瘫痪,共时结构的局部性延续依然会维持其一定程度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而且,经典仍然是文学教育的重要板块.只是人文经典教育特别需要处理好“共时”与“历时”或者“与”和“取”之间的关系问题,处理好原始作品与不断变换的背景之间永续的对话问题,从而避开“唯古是从”“唯一是听”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面对现代化过程中人们对传统经典的疏离、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和市场化浪潮带来的文化格调危机,中华传统经典教育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对保持民族文化主体性以及对文化格调的提升意义重大。在教育目的上要培养融历史底蕴与现代精神为一体的国民人格,在制度安排上要确保中华传统经典教育的基础性与稳定性,在教育主体方面应建设一支具有深厚文化学养的师资队伍,在教育内容方面应构建话语、知识和价值三位一体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2.
红色经典在"文革"后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阅读沉寂和90年代后期再度走红的沉浮.其文本自身的缺陷,20世纪80年代的文艺反思和新文艺思潮的冲击,当代文学史教育与研究中的断裂,以及大众与精英的双重逃离,共同造成了红色经典的阅读沉寂.而20世纪末的历史怀旧语境,国家文化建设的策略需要,文本艺术价值的再认识,以及市场的推波助澜,又合力推动了红色经典的再度走红.探析其沉寂和走红的原因,对于厘清认识以及文学理论新体系的构建将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文学经典危机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早在20世纪初就已出现,并贯穿整个20世纪.一方面,不同历史阶段出现的文学经典危机各具时代特点,另一方面,各阶段的文学经典危机话语又互为交织.“五四”文学革命以启蒙救亡为中心掀起了除旧革新的第一次经典重估;建国后为配合国家政治需要,以社会主义革命话语为中心自上而下进行了第二次经典重估;80年代后期出于对文革“拔乱反正”之文化需求,“重写文学史”拉开了第三次经典重估的序幕;而90年代前期出现的“大师重排座次”等事件则表明文学失去轰动效应后“众声喧哗”的第四次经典重估.通过回溯四次文学经典危机,追古烁今,以期为当前的中国文学经典问题研究提供一条历史线索.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经典文献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概括,是我国悠久历史和博大文明的集中体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大力普及、倡导我国悠久的历史知识和经典文化知识是相辅相成的。民族精神是民族经典的体现,民族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泉。因此,倡导经典诵读教育必然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小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所以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更加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5.
<愉悦与变革:经典的美学>是弗兰克·克默德等关于经典阅读与流变的著述.该书主要探讨了经典阅读的愉悦和变革问题.从该书的基本观点出发,以中外经典作品为例,论证了经典和经典阅读是受动机操纵的;经典和经典的阅读动机会因社会体制、政治制度、受众文化的内涵和族群历史的不同或变革而流变.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经典具有丰富的生命内涵,是塑造人生命的基本力量,利用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重要意义。针对以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中所出现的困境,即学生不感兴趣,缺乏指导,教师难以指导等现状,笔者从社会思潮与高校教师本身的素养分析了形成的原因。并结合自身实践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方法与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普遍呼吁加强现代青年人的母语能力教育的当下,“经典”作为母语的重要载体再次引起重视。对于“经典”的研习既是一项文化传承的工作,同时也与文化创新、民族的主体性建构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对经典著作的阅读,小则关联到读者自身的为人处世、安身立命,大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目前语言能指狂欢、网络语言蜂拥而至的消费时代大环境中,将注意力再度回归到经典文本,重新感悟“经典”的力量,无疑是让母语教育能够“出淤泥而不染”,保持中国汉语永恒魅力的一剂良药。本文将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分别从经典背后的民族传统、经典文本的教育作用以及经典中蕴含的创新品格等方面,阐述研习经典文本对于母语能力的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以期对教育者有所启发,从而引导青年学生走近经典、研习经典。  相似文献   

18.
"红色经典"中的红色更多地与特定历史语境关系深密,而经典一词则须观照本文美学的各项指标,经典决定了红色的特定质素,而红色也因其特殊称谓及其负载的意识形态信息宰制着经典的生产空间.只有在"历史的"和"美学的"双重理论视角下考察"红色经典"的命名,才能在学理层面上廓清"红色经典"的经典性品质及其经典化线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中,人文经典文本的研读渐渐成为教学核心,“经典阅读”类型的课程受到热捧。部分高校将“读经典”奉为圭臬,几乎将通识教育等同于“经典文本教育”,甚至因此主张学生普遍学习古典语言。但就近年来的教育结果来看,这种教育模式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将通识教育推入了一种困局。在部分高校,通识教育成为了一种狭窄的、专门的人文教育。众所周知,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是西方舶来品,而在西方通识教育中,所谓的“经典阅读”隐藏着“神秘主义”“符号性”“文化崇拜”等理念缺陷。在近代,“经典阅读”的崇尚是西方高等教育为了应对技术理性主义而发起的一场教育浪漫主义运动,这恰好也迎合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对传统书院的精神依恋。  相似文献   

20.
书院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之一,是保存文化经典,延续文化命脉的重要途径。处于书院教育发展鼎盛阶段的宋代书院教育在教师选任、教育方式等方面独具特色,其独特的文化功能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