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我长期工作在湘南山区江华瑶族自治县 ,有机会就常到瑶山里走走 ,经常吃在山里住在山里 ,在山里交了许多朋友 ,日子久了就象所有的山里人一样,对山里的瑶家木楼产生了特殊的情感。近些年来 ,瑶族山区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但是 ,每当我深入山寨 ,见到山中林木骤减 ,新居叠现,而一座座木楼却破败老去的时候,心中总有些隐隐的不安。这些从上古有巢氏时代便开始存在的木楼,曾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温暖的摇篮;然而,在灿烂辉煌的现代文明面前,它们已成为一幅陈旧过时并终将被尘封起来的风景。作为一个在民族地区培养出来的画家,我想,我…  相似文献   

2.
拔茅寨     
寒冰 《民族论坛》2001,(4):36-36
拔茅寨是酉水上游一座依山傍水的土家山寨。寨前是奔流不息的酉水河,寨后是绵延高耸的白云山,寨子则在山之间有限的空间里顽强地成长着。在过去公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这里曾是很繁华的码头。人们沿着酉水下凤滩、过沅陵、经常德、到洞庭、达江汉,一路通江达洋。将山里的木材、油桐、药材、野味等山货送到山外,又将山外的布料、瓷器等货物运进山里。拔茅的街市便红红火火,有了名气。拔茅的水手经过风浪,拔茅的汉子见过世面。拔茅的号子经过洞庭朝露晨雾的浸润,便象那酽酽的包谷烧,浑厚激越,诱人而有穿透力。  据说,拔茅寨原来叫…  相似文献   

3.
大地迥荡着他的脚步声夜色朦流,北夙勤吹,当年战士,在深山夜行。皮特格十哟,你这彝家山上的鹰,现在山花己经开放,我把花朵机在你的墓前 致敬。 1962年3月20日追靓我们的支部害尧道路沃万零,雨湿衣衫,一步一滑,爬过7一座座山岭。唱一唱我们的支部古 允,他刚N.J二十岁的年戈。忆当年,长征走山里,虎啸狠味,大雪飘飘,敌人的于弹头上飞。冬去春来三十年,三十年后尺到儿简,心啊在跳谙,眼啊冈光辉。救,不幸牺牲。昭党县南坪公社党委根据皮特格十同志生前的葫求,追鹉他为中共正式党具……你虽然才有三十岁,却真正懂得了真理;你这彝家山上白冬皮特格…  相似文献   

4.
高高的苗岭里,迂回穿行着一条河。那是兄弟河。这条藏在深山峡谷里的河,文静、秀丽。她在山里流,在山里转。流是清清朗朗湍湍的流,转是缠缠绵绵柔柔的转。几多温存几多情……就在这么一条清朗绵柔的河上,筑起了一座巍巍大坝,又哗哗流出一个亮铮铮的人物来。大家说一说,我们是当模范,还是做囚犯? 1983年冬。兄弟河不平静了。省、州、县三级要在这条河里投资3200万元,新建一座一万千瓦的水电站。这一笔款子,别说十分贫困的花垣县,就是在湘西,也是一次十分可观的投入。这些钱,  相似文献   

5.
瑶女挑起生活重担1999年9月23日,我顺着桂北的乡道沙石路继续西行,道路崎岖不平,吉普车只能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行驶,直到中午才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侗族自治县的洞头镇。洞头镇明显比我刚离开的安太苗族乡要大一些,在街头偶尔能见到身着苗、瑶、侗民族服饰的人们。最近是农忙时节,上街赶场的人不多,沿街平房里的商铺格外冷清,偶有人下得山来,也多是妇女,她们带着山货,换了钱再去买些生活必需品,又匆匆赶回山里。我来到桥头的凉亭,看见七、八个瑶族女人,每人担了一担方形杉木来到乡木材收购站。其中有个15岁的小姑娘,也挑着一担比她…  相似文献   

6.
奇妙的赶场     
德峨在桂西山中,是广西隆林各族自冶县的一个乡。两三店铺,几户人家,一个政府小院,一条汽车勉可掉头的刀把形小街,似乎就是它的格局。四周全是云遮雾绕的大山,一座挨一座。座座大山石头缝里长着庄稼,表明不管山荒地老,云雾深处总有人家。他们世居山林,却也不忘拿上自己的出产,翻山越岭来这刀把形小街做些交换。久而久之,成了买卖,并且波及与之搭界的云南、贵州,于是成了今天名扬桂西的德峨赶场。黎明,背篓的、挑担的、赶马的、牵孩子的,沿八方迤逦山道向德峨汇集。从女人服饰看出,有苗族、彝族、汉族、壮族、仡佬族。背篓装满山货,背篓上插杆小秤,压得汗珠子啪嗒啪嗒往下掉。苗族姑娘背篓里带着把有勾的黑布伞,颠达颠达走得很急。  相似文献   

7.
银边的木碗     
我真不知道这是从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习惯:居住在锡林河两岸的牧民,差不多每天傍晚,除了在马群上打更的人以外,大家总是集聚在一起,唱歌、喝茶、讲故事、谈理想,真成了他们每天生活里不能缺少的一件事。说也奇怪,我来了没多久,也未经过任何人的动员,便自动的加入了这一项集体活动。这一天,我们照往常一样,都集聚到哈达老人的蒙古包里了。将近八十岁的哈达老人,笑容满面的迎接着我们,并为我们准备了醇香的奶酒和热菜。因为我还是个生客,老人特意请我坐在贵客的位置上,并从怀里掏出银边的木碗,斟满了奶酒,放在桌上说:  相似文献   

8.
2002年5月,我有幸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挂职锻炼。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深感三部委牵头的这项工作,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拓宽视野、增长才干的机会,在我们西部地区与中央及东部地区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从干部队伍建设的角度,有力地支援了西部大开发。由于农发行领导在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放手,生活上关心,使我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获益匪浅。特别是领导有意识地安排我参加了农发行的部分信贷政策和管理制度的调研、论证、制定、执行、反馈的全过程,这一经历使我收获不小,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9.
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有时还有牢骚),也没有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他们只是平静地生活在高高的野山上,多少有几分孤寂。但是,仅凭在荒野中度过的17年,仅凭他们为儿孙留下的大片青山,就足以使我钦佩、感激……我进了山,找到他们。那时已是8月。“老人家,您多大年纪了?”“你猜猜。”“看样子,有80了吧?”“81岁啰,”老人搬过废木头当凳子让我坐,又指着旁边两位坐在门坎上的老人,说:“他们也77啰。”这就是林场的三位主人。年纪最大的叫杨全弟,另两位名叫吴志良、李平军。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们在17年间,山上山下的行程相当于攀登了6900多座珠穆朗玛峰。  相似文献   

10.
去年从乡中学毕业后,我回了我们那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旮旯,整天跟在老爹和牛的后边下地,伺候庄稼。几个月前,乡武装部民兵预备役训练,村里叫我去了。迷彩服往身上一穿,枪往手里一拿,我忽然爱上了当兵。整天训练虽然比种地还累,可我觉得特别带劲儿,就做起白日梦来: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军  相似文献   

11.
在西藏乃东县城西雅龙河畔,有一排漂亮的藏式楼房,院舍相依,有店、有铺、还有娱乐场所。远远看去,象一座新兴的庄园。这是古城新辟的寺庙?新建的机关、学校、厂房?——都不是。这是西藏高原上的一家农民旅店。这是个金秋夜幕初落的傍晚,我们来到乃东县采访,不巧好几家旅店招待所都住满了客人。往哪儿投宿呢?正纳闷之际,有个赶驮牛的藏族阿爸,兴冲冲走过来对我们说:“同志,要住宿吗?请跟我去乃东饭店吧?”就这样,我们走进了这栋石木结构的藏式大楼。楼前停满了汽车、拖拉机和马车,楼的过道里、饭厅的角落里放满了客商们的耙糌、酥油、牛羊肉和干鲜水果等,酥油味伴着青稞酒的醇香,使这个农民饭店充满着藏族农村庭院的气息。  相似文献   

12.
李祥红 《民族论坛》2006,(12):18-19
出江华县城,溯冯河而上,一进入峡山谷口,即到国家大型水库——涔天河水库。水库库容1亿多立方米,库区长达30公里。站在库坝上,只见水面如镜,就像在两岸山脉间平铺了一幅宽大无比的绿色缎锦。从大坝前行四五公里,来到一处山脊伸进库区而形成的山坳,一条从山里流向库区的小河,静静地从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村庄前流过。村庄依山傍水,各式各样的吊脚楼挂在山坡上、河岸边,绿树掩映,错落有致。这就是雾江乡漕滩村。(一)因为修涔天河水库,漕滩村原址已淹没在水底。几十年过去了,原来的漕滩已渐渐被人淡忘,仅存于部分村人的记忆中。说起水中的漕滩…  相似文献   

13.
一座绿树环抱的农家小院,两间简朴而整洁的房舍,61个山里孩子,5个比孩子大不了多少的教师。这就是湖南常德县草坪乡私立清泉中学。它的创办人是25岁的回族姑娘马兰花。马兰花从小就立下志愿,长大要做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师。上大学的愿望未能实现,她没有灰心。她找到本  相似文献   

14.
几口如镜般能够倒映出天空云彩和四周景物的池子,里面盛满的不是水,而是黑乎乎粘稠稠的石油。那些黑色的液体,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就在向外冒,直到今天(2010年9月8日)还在朝外如泉水般地涌。这应该成为一项世界奇观——石油多得往外冒。60多年前不经意间发现这一奇迹的维吾尔族牧羊老人,已化作一尊黝黑的雕像永久地守护在油池边。  相似文献   

15.
石像的命运     
从前,山里住着一个人,他门前泥坑里有一巨大的石像,对于他来说,他只把它当作一块石头,毫不理会。一天,一个城里的学者经过他家,看到了石像,便问他能不能卖给他。山里人听了哈哈大笑,十分怀疑地说:“你要买这块又脏又臭的石头,我一直为没办法搬开它而苦恼呢!”“那我出一个银元买走它。”结果,学者只花一个银元买走了那尊石像。  相似文献   

16.
前些天, 从教育部的网页上得知, 我们的民族学专业在全国高校的专业评比中又获得了第一名。高校进行这样的评比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 我们已连续第七次夺冠。这代表了教育部对我们的肯定, 也是全国的同行们对我们的认可。看到这个消息, 在高兴的同时, 我心里又隐隐地泛起一丝丝又酸又苦的感觉。因为最该高兴的那个人已经走了, 三个月以前就走了; 因为我想起了十年来我们大家和我本人为此付出的代价和辛苦。十年来为了学院的发展, 曾领导我们的那个人, 曾始终和我们同甘共苦的那个人, 始终倾全力支持我们的那个人走了; 十年来最了解我的那…  相似文献   

17.
同志,你要問我們大队的食堂五連环嗎,我告訴你,所謂五連环,就是食堂、托儿所、供銷店、洗澡房和洗衣縫补小組这一攤子的总称。我們这个大队的社員,主要是僮族,还有一些汉族。去年三月,我們太阳屯的小社,生产很紧張,經常夜战。可是社員在家里煮飯、吃飯,有的快,有的慢,好久出不齐工。这怎样办呢,我們决定搞一个食堂。食堂在群众支持下很快地办起来了。但是一到开飯的时候,几百人拥进食堂,这个要飯,那个要菜,你拥我挤,乱极了;再加上沒有发牌,誰要多少也不知道,有些来迟的人,沒  相似文献   

18.
我那鄂西南大山深处的家乡是平静的,它有一个充满想象和诗意的名字:望坪。离乡十多年,真正让我魂绕梦牵的是故乡至今越来越少见的一些土家族的风俗和仪式。“偷”龙杠龙杠是办丧事时专门用来抬棺材的一根长木头。长约4米,直径约20厘米,且下上一般粗,这么笔直粗壮的树不容易找到。在鄂西南的土家族地区,龙杠是办丧事时的必备之物。前几年的一个初夏,父亲捎信来说女祖祖(曾祖母)病重,我匆忙请假赶回家,祖祖已不能开口说话。当医生的幺爷爷说:恐怕捱不过10天了,准备后事吧!一大家人便开始紧张地忙碌起来,女人们开始准备办丧事的酒菜;男人们则忙…  相似文献   

19.
醉在吊脚楼     
早听朋友说,瑶山有种瓜箪酒,瑶民渴酒时不像我们通常人用杯子斟,瓜箪酒是用瓜箪(把干葫芦尾部锯个开口,挖空叫瓜箪)连酒带糟一起舀出,盛到碗里,饮时,只须仰脖往喉咙一倒,大碗的瓜箪酒便下了肚。我心想,难道瑶山人都是酒仙?待有机会进瑶山一定见识一下。终于逮着了一个机会,我邀了几个知己,行了几十里山路,翻过一道道山岭,越过一条条溪河,向大山深处挺进。淡淡的云雾,缠绕着峰峦,苍翠欲滴的树叶,仿佛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芳草连天的绿树丛掩映着一座座木楼。“看,那就是瑶家的吊脚楼!”我们的脚步不由加快,瑶寨就座落在这莽莽青山的半山腰…  相似文献   

20.
我们龚家湾大队是个干旱山区,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山大、沟深、坡陡。在全大队七个生产队的十个庄头之间,有着九十几座山,三十几条沟。全大队的九千亩土地就分布在这些山沟里。自然条件很差,土地贫瘠,尽是光山禿岭,稍不下雨就成旱灾,下起雨来水土流失又十分严重,山洪所造成的沟壑崩塌,往往使大块土地变成荒山红谷,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