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世纪传教士报刊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孕育了中国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第一份中文刊物,首开近代新闻史先河。而清末影响最大、发行最广、时间最长的《万国公报》则是近代传教士报刊发展的最高峰。对这一首一高两份刊物进行对比,可以看出19世纪传教士报刊从纯宗教性刊物向现代报刊发展的世俗化趋势:传播者由洋人主办主笔到华人主编主笔;传播对象由底层逐步上移到中上阶层的士人、官僚;传播渠道由海外逐步发展到沿海和内地;传播内容由传教义到报新闻的世俗化转变,由介绍科学到引入社会学以传播思想;传播效果从默默无闻到朝野关注。近代传教士报刊既是西学东渐影响中国的重要媒介,其自身也为中国的传播环境所改变,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父子研究》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寿、徐建寅、徐华封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对中国科学技术、教育和工业向近代化迈进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本文回顾了国内学术界关于徐寿父子研究的历史概貌,介绍了《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父子研究》一书的编辑缘起和基本内容,指出它集中了海内外学者对徐寿父子生平、业绩和思想的史料发掘与学术研讨的结晶,是一部全面、系统地反映近十余年关于徐寿父子研究的成果总汇。  相似文献   

3.
西方传教士是中西交通史上最早具备条件对中西文化进行较为深入、系统比较研究的群体。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19世纪前期来华的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经典的研究,侧重于把中国经书翻译为各种西方文字。德国传教士安保罗则是独辟蹊径,对儒学经典《四书》进行了白话文翻译和注释,即《四书本义官话》。其目的是让中国孩子、中国民众更容易的理解和接受他对基督教文化与儒学思想比较分析所进行的思考,更好的实施"孔子加耶稣"的传教策略。  相似文献   

4.
作为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英文期刊之一,《中国丛报》刊载了大量译介中国古典文学的文章,其中便有对《三国演义》的译介。从原始资料的考察与细读入手,详细分析包括郭实腊、美魏茶等在内的来华传教士对《三国演义》有关内容的译介,能够进一步探讨其译介特点及译介意义。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对中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初期,政府暂不承诺开放出版市场。但逐步扩大开放是总的趋势,中国科技期刊必须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通过分析加入WTO对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产业的影响,中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和与国际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提高科技期刊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办出中国的“精品”、“名牌”;科技期刊必须走产业化、集团化的发展之路;逐步引进行业外资金和外资参与经营,增强科技期刊的经济实力;改革科技期刊管理体制,加大政府对重点科技期刊支持力度等应对策略。相信经过努力,加入WTO以后中国科技期刊一定能持续、健康地发展,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与编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加入 WTO之后,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压力,但中国科技期刊在学术水平和制作质量各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科技期刊编辑应当及时建立国际化的编辑理念,通过强化审稿的质量与时效,以现代化手段完善编辑加工流程,使科技期刊真正发挥推广传播最新研究成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传教士在中国内地置产建堂是根据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但该条约中文本第六款最后一句是传教士私自加上的,是非法无效的。1865年中法专门就此签订了"柏尔德密协议",但在传教士买地前是否应先报地方官查明准允这一关键问题上发生争议。在1881年和1887年两次济南教案中,美国官方明确表示传教士在内地置产建堂并无法律依据。直到1903年美国传教士才获得在中国内地置产建堂的条约根据。总之,传教士在内地置产建堂主要是通过对条约的曲解和清政府的"容忍"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简要地论述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中国当代社会的经济形势,指出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科技期刊的壮大是分不开的。在未来的中国经济社会里,财富的积累、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个人的发展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而科技期刊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科技期刊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革现有的办刊模式,适应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傅兰雅与中国近代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中国近代化学引进历程,英儒傅兰雅的简历和他对中国近代化学引进、传播、普及所作的贡献。略述在19世纪下半叶,傅兰雅和徐寿父子等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出近代化学专著以及参加创建格致书院、主编《格致汇编》、创办格致书室等有关化学方面的业绩,以及傅兰雅在华35年,热爱中国文化和传统、尊重中国人民的宗教信仰、钻研中国语言文字和报答中国人民等方面的友好言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2011-2015年期间中国水利科技期刊建设的成果与不足,为中国水利科技期刊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建议和规划。依据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提供的期刊年检数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提供的科技期刊引证数据,结合手工查询补充相关数据,对中国水利科技期刊在出版资源、出版能力和主办单位三个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发现中国水利科技期刊在2011-2015年期间各方面保持稳定发展,学术质量持续提高;江苏省在水利科技期刊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并指出中国水利科技期刊未来应该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险及其社会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风险是现代社会重要的风险源之一。科技知识自身、科技开发活动、科技成果的使用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是科技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科技活动过程的社会化,科学家对科技活动的功利性追求,社会的科技化进程,是科技风险产生的基础条件。科学家的自我约束、公众监督、政府的管理和协调是对科技风险控制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2.
论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是千百年来难得一遇的超级天才人物.他的科技伦理思想十分丰富,主要有:科学从本质上说是至善的,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科学应用的伦理二重性;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与道德品质比其纯粹理智的成果更重要;科技伦理问题的解决应从多方面入手.深入挖掘和阐述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对于今天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将具有特别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期刊小、散、弱是我国科技期刊的普遍现象,推动科技期刊的集群化、规模化建设,是期刊发展改革的方向。对我国科技期刊刊群建设的模式和成效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对普通高校的学报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与21世纪中国粮食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发展、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进步的大问题。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问题 ,把粮食生产作为发展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中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 ,中国粮食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世界粮食问题的解决和粮食价格的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 0多年来 ,粮食生产呈阶段性变化 ,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 ,但粮食区域性供求矛盾突出。当前主要问题表现在科技力量投入不足 ,生产成本上升 ,浪费严重等。为解决粮食生产中的宏观问题 ,实现 2 1世纪粮食发展战略目标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20世纪中国最早的"理工科"期刊《理工》的办刊宗旨,特色和科学水平,并对该刊主编宾步程先生一生办报创学,对中国出版和编辑业的贡献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查·珀·斯诺的《新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涉及核武器和核伦理的作品之一。小说融入了作家对科学 与道德关系的严肃思考,展示了科技新人艰难的道德处境,提出了如何评判科学的伦理价值、如何认识以及担当 起科学家的道德责任的重要问题,呼吁人们关注并建构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新科技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17.
以《天工开物》科技插图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天工开物》科技插图中的背景和布局、插图的表现形式、插图的绘图技术、插图的绘画风格等方面内容,总结出其图学特征为:构图布局与《天工开物》的哲学思想统一;绘图技术与中国古代经验科学的特点相吻合;白描式绘图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国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科技思想的发展大致经过了长沙求学时期、延安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是在毛泽东密切关注和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他从国家整体发展高度,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待和思考科技发展问题。他提出了物质无限可分的科学论断,倡导用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来开展科技研究,他认为自然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是人们争取自由的武器,科技事业的发展要重视培养科技人才,要用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武装我国的工业、农业和国防,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毛泽东的科技思想,以民族性、战略性、辩证性为基本特点,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科技产业的历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等学校科技产业是历史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从历史的视角上看,高校科技产业是高等学校职能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从第一次产业革命到第三次产业革命,每一次都有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作出重大贡献。我国现阶段的高校科技产业不是纯经济的短期行为。而是反映着当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李之藻被称为明末天主教在我国开教的一柱石,其在与西方传教士接触的过程中不仅给国人介绍了大量西方宗教知识,而且还介绍和翻译了大量西方科技知识,特别是关于西方几何的知识。这其中不仅有《几何原本》中的内容、阿基米德研究过的内容,而且还有西方早期画法几何等,因此,他的工作完全可以与徐光启的传播工作相媲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