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讲到宋朝的军队,人们的印象往往是兵冗将懦,帅无常镇,皇帝居中控制,以致在边疆屡战屡败,屈辱求和.但宋代士大夫范仲淹、王安石、苏辙、李焘等都说宋太祖派郭进等十四个将领驻守边境,“百战百胜”,“故终太祖世无西北之忧,诸叛以次削平,武功盖世”.到太宗朝,情况则迥然不同.这反映了宋初制军驭将政策的重要变化.本文对此试作探讨,以说明宋朝是怎样走上积弱不武道路的.  相似文献   

2.
宋朝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他统治时期,宋朝进行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宋军先后攻灭了南方诸国,从而初步奠定了北宋的疆域。宋太祖又在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基本上结束了藩镇割据、长年混战的历史局面。宋太祖治军理国成功原因诸多,用人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然而对宋太祖的用人问题,解放以来却很少有专门的论述。为此,本文打算对宋太祖成功的用人实践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来分别评述。一、重视以文人治国唐末五代时,藩镇割据武夫专横,重武轻文之风盛行,官僚、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  相似文献   

3.
清风慕竹 《社区》2014,(20):41-41
开宝七年(974年),一个名叫樊若水的书生,从南唐来到北宋都城汴梁,想要谋个官职。此时的宋太祖正做着拿下南唐、实现统一的中国梦,这个来自江南的书生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他派人去看看他的学问如何。考官们的报告很快就送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龙书案上。结论只有两个字“学浅”,就是学问浅薄。宋太祖有些不太相信,亲自把他找来谈话。  相似文献   

4.
北宋建立之初,面对巩固新政权和继续进行统一战争的艰巨任务,宋太祖在内地实行"强干弱枝"的同时,于边防地区部署重兵。为更好地制御边将,他采取了不同于内地的两手策略。经济上宽纵与政治上严控相辅相成,是宋太祖制御边将策略的主要特点。这些策略做法对当时及太祖以后的宋朝历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宋太祖之母昭宪太后生前,曾嘱宋太祖立约先传位于皇弟,复传位于皇子。此即所谓“昭宪顾命”。因这一顾命文件曾封藏于金匮之中,故通称“金匮之盟”。两宋及元明清三代,很少有人怀疑“金匮之盟”的真实性。本世纪四十年代,张荫麟、邓广铭、吴天墀等若干治宋史之名家几乎  相似文献   

6.
通过搜集、整理、考订宋代有关文献资料,在厘清史实的基础上,系统讨论了宋太祖的父母、妻妾、子女,以及兄妹、外戚等皇亲群体与宋初政治的关系,并对帝王之家与常人温情的问题做了审慎而正面的探讨。在"家国同构"的传统体制下,宋太祖可能是处理"家""国"关系最明智的一位帝王,这不但将宋王朝带出了"五代十国"动乱的泥淖,也创造了"齐家治国"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7.
对于宋太祖的祖籍问题,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大致有涿州说、幽州说和清苑说(保州说)三种说法.本文依据可靠的四条人证、物证,支持清苑说,以及对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宋陵遗址的保护和利用的探讨,对有关宋太祖祖籍的若干问题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8.
宋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新崛起的北宋王朝以武力征服了割据四川的后蜀政权。作为亡国之君的后蜀降主孟昶,受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礼遇。入朝后即授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等勋衔,并赐第京师,厚加赏赉。然而,这个曾幻想能在赵氏王朝的恩赦下“全躯于今日”的孟昶,却在授官七日后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9.
宋太祖“重文”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封建帝王中,宋太祖赵匡胤是封建帝王的佼佼者,他即帝位后,扭转了五代时期重武轻文之风,制定了“重文”方针,促使宋代“两个文明”达到最高峰,中国四大发明有三大发明,即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出现于宋代,对我国和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宋史·太祖本纪》记载:宋太祖,姓赵,名匡胤,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及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善骑射。因在北周屡立战功,从一名小校迅速升迁到殿前部点检,掌握了禁军最高指挥权。不久,世祖死,七岁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将现代汉语短语划分为聚合短语、组合短语和粘附短语三大类。为了说明这种分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着重探讨聚合短语的性质及与其它短语的区别性特征。 1.1 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进行考察,聚合短语大多是语句重合而形成的。请看语例: (1)李明和郭进回来了又走了。 象这样一个表层句,逆推到深层句,它实质上是由四个语句重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两晋士人交相称誉的郭泰、祢衡两位汉末人物 ,葛洪在《抱朴子外篇》中表述了他的不同看法 :郭泰是既怕仕途凶险又不能忍受潜居苦闷的假隐士 ,祢衡则是言行偏至的狂悖之人。他们在人格上属于同一类型 ,都是以外表眩世而心希荣利的人物 ,魏晋以来任情唯欲的士风皆为郭、祢之辈的流风遗韵。葛洪对汉末名士的评价一方面基于他对东汉历史的独特认识 ,另一方面则是借评骘汉末名士以重铸士人气节 ,表达他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2.
谢翱是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诗人,人品诗品俱佳,《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文桀骜有奇气,而节概亦卓然可观”。值国家兴亡之际,谢翱尽倾家资,弃笔从戎,投奔文天祥,随文转战各地。宋亡后,谢翱遇名台必哭祭文天祥。其著名的《登西台恸哭记》,是追悼文天祥的感天动地之文,融注着对故宋的坚贞和忠诚。谢翱恸文天祥壮志未酬、为国捐躯,究其根本,则是恸宋朝沦亡、故国不再。他对丈天祥的感情,实质上是对宋室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感情。  相似文献   

13.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主战文人,一生以北上抗金、恢复中原为理想.开禧北伐中,陆游赞成宋军北伐抗金,对主持北伐的权臣韩侂胄寄予了厚望,同时他对韩侂胄北伐也心存隐忧.这与陆游对当时的历史形势及韩侂胄与文人之关系的清醒认识有关.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东晋著名的学者与文学家,郭璞对政治活动的参与是以占筮的方式来进行的,因而在同时代的士人眼中,他的身份是“占卜家”;但就其政治思想而言,郭璞仍坚持汉儒之学,认为只有士人身份方是参与政治活动的正途,因而其自我定位仍为士人。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郭璞与其他士人对其身份认同的不一致性,而这种“士人”与“占卜家”身份认同的矛盾正是导致其悲剧的一生的根本原因。就时代与学术背景而言,郭璞身份认同的借位,也是汉末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学术思想波动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15.
论赵开总领四川财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开是一位出色的理财家,他在南宋初年金军不断大举南下的情况下,总领四川财赋长达十年之久。在不增加地税和户税的情况下,赵开通过改革茶法、盐法、酒法,大大增加了财政收入,保障了四川防区庞大的军需供给。  相似文献   

16.
在金词融会北宋词风的过程中,遗山以其在文坛上的领袖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词和北宋词的交融是中原地区汉民族的农业文化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草原文化的交融,遗山以其极高的词创作成就而成为这两种文化交叉点上的佼佼者。遗山推崇苏、辛,词风豪放,对元词的发展走向很有影响。在沟通宋、金词以及在金、元词的延续上,遗山词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遗山还是在具体词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词创作的金代最重要的词人,其词体制完备;词中尊杜,极善融化唐诗;其词又有明显的“史”意识影响的痕迹;金、元之际文人歌酒狎妓之风在其词中时有反映;清代词论对其词毁誉不一。凡此种种,都体现了遗山词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林伯桐是晚清岭南地区知名学者之一,但是历来学术界对其研究不多。其思想介于汉学与宋学之间,治学主张实事求是、提倡"道一"观,对于汉学和宋学的分歧提出了平议汉宋的思想主张,在考据、义理、文辞、学问诸多问题上都给出了贴近其时代的客观评价,反映了当时学术界的基本概况,对于其同乡后学陈澧发扬汉宋兼采思想提供了思想基础,因此林伯桐是岭南汉宋兼采思想承先启后式的重要学者,学界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京口集团与刘宋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后期,京口集团中衰,刘裕以京口、晋陵地区的流民为基础,重振京口集团,并以其为主要的军事力量,内征外讨,完成了覆晋建宋的大业.京口集团亦成为刘宋政权支撑性的政治、军事力量.刘宋前期,京口集团的势力由中央扩散到重要的藩镇,参与重大的政治事件,其力量的兴衰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随着京口重镇地位的丧失、流民来源的枯竭、京口主将的死亡、其他方镇的兴起,京口集团逐渐衰落.刘宋后期,已很难寻觅京口集团的踪迹.  相似文献   

19.
王安石的军事思想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精简军队 ,裁汰冗兵 ,建立一支战斗力较强的军队 ;2 .加强军队管理 ,改革更戍法 ,实行将兵法 ;3.完善募兵制 ,实现寓兵于农的保甲制 ;4 .重视军需。王安石的军事思想及其实践虽然没有解除北宋的西北边患、改变“积弱”的政治局面 ,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使北宋军事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中国军事史上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20.
吕夷简与北宋中叶的政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夷简是宋仁宗朝执政时间最长、影响颇大的宰相。吕夷简从政后经历了由直言敢为向因循保守的转变过程,并以善弄权术而闻名于史。吕夷简的从政特点其实是宋初以来,特别是宋太宗朝以后保守政治发展下的产物。由于吕夷简的特殊地位,其从政特点遂对北宋中叶的政风产生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