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在校园里招募30名大学生,组成团体。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角色扮演、心理剧等技术对团体成员进行3个月的团体辅导。实践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积极人格是可以培养的,团体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多种疗法的运用能增加团体活动的成效。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可以通过调整认知、增加积极体验、学习应对技巧等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2.
团体咨询--提高自卑心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探讨团体咨询对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作用。重点探讨了有针对性的团体活动设计、团体咨询过程观察与进一步推进、促进组员积极改变的核心点,进一步分析了团体咨询对促进有自卑心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作者自编的《高校学生团体发展状况调查问卷》并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后发现,北京高校学生团体日常活动的效果让人基本满意,但是活动的影响范围有限,活动组织水平仍需提高,活动质量还有待提高,学校提供的相关服务还有待完善。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要引导学生团体立足校园的同时关注社会需求,要通过培训提高学生团体活动组织水平,要帮助学生团体提高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学校管理部门要不断提高对学生团体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团体活动是团体心理咨询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它特有的活动方式,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改善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心理,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有助于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有效地促进大学生人格成熟,健康成长。本文重点讲述了团体活动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和应用框架。  相似文献   

5.
本次团体心理咨询是通过团体活动发现在校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压力。并对其进行分析,帮助大学生在正确认识压力的基础上正确应对压力,培养其积极面对压力的心态,学会压力管理。  相似文献   

6.
<正> 一、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心理咨询的一种形式,最早源于欧美,开始于本世纪初,最初用于对疾病的团体治疗,真正用于帮助心理正常的人提高和完善,促进正常人的成长是从勒温的“国家训练实验室”(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y)开始的。这是一种借助于较自由的团体活动与讨论,使团体成员对人际问题变得更加敏感的训练。目的在于帮助受训者(正常人)提高和改善处理人际知觉和人际交往的技  相似文献   

7.
体验式团体工作是一种在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效果、方式与手段的基础上,集形式新颖活泼、内容健康丰富、实行简单方便、效果显著于一体的全新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社会工作在老年照料与服务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老龄人口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口的增多,使得老年照料与服务日渐成为老人个体、家庭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社会工作作为助人的专业,可依照其固有的价值理念,运用其独有的个案、小组/团体和社区工作方法,在老年照料与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专业咨询提供者、维权与法律保护者、团体活动倡导和组织者、服务中介等等,从而为解决老年照料问题提供了一种建设性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于体验式教学法,总结了体验式教学法的依据及内涵,并探索性地构建了体验式教学法在课程与教学论中的应用模式,最后提出了体验式教学法在应用中的策略与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体验式报道是一种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它的出现是新闻改革的必然产物。体验是体验式报道的独特属性;体验式报道包括参与、感受、再现3个基本环节;体验式消息、体验式通讯、体验式述评、体验式图片是体验式报道的基本形式;体验式报道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