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基层维稳视阈下的“民权保障”包括公民的经济权利保障、社会权利保障与政治权利保障.在基层维稳过程中我国公民的各项权利目前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甚至被公权力公然侵害的发展态势,这是造成基层维稳机制无序运行的根源.基层维稳机制有序运行属于社会管理创新的范畴,社会管理创新不仅仅是基层政府治理方法上的变革,核心应当是通过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使基层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能通过权力与权利的良性互动而相互制约,基层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矛盾,能通过权力与权利的制衡得以消解.要保证基层维稳机制的有序运行,其逻辑起点应当从“保障民权”入手,谋求建立一个动态的、均衡的“政府维稳与公民维权”的良性互动关系,以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2.
扩大维稳内涵,片面追求刚性稳定;运动式维稳模式有陷入“越维越不稳”的趋势;压力型维稳机制导致维稳成本居高不下;维稳的具体工作手段局限于强力压制及经济补偿。法治的实体正义能够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法治的程序正义更有利于化解利益纠纷;法治整体运行能够筑牢稳定的基础。完善纠纷解决机制;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机制;规范社会力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救助从广义上可以将其划分为传统阶段和现代阶段。传统阶段的社会救助坚持个体贫困归因观,对救助对象持有恩赐思想,救助模式多为剩余型,目标定位在保生存以及救助手段局限在维持收入等方面。现代社会救助则主张社会贫困归因观、对救助对象持有权利思想,救助模式多为制度型,目标定位在促发展以及救助手段创新为构建资产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对贫困现象的探究及扶贫的政治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琳 《兰州学刊》2006,(1):168-171,135
贫困是一个多学科都涉入研究的“经久不衰”的论题,本文从政治学的角度着手浅谈对贫困现象的界定、产生的原因、特征及扶贫意义的政治学理解。贫困现象的存在与恶化是非正义的,其本身就是源于阶级差异性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加之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的排斥和漠视,最终使部分人因缺乏相应的社会资源而无法享有自己的权利和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被排斥到社会的边缘。既然贫困现象是非正义的、反发展的,那么国家就有义务来扶助贫困人口,缩小贫富差距,消灭贫困现象。  相似文献   

5.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呈具高土地流转率与高贫困发生率重合特征,这与少数民族经营能力、人口结构、文化适应三重弱势相关。单纯依靠土地出租方式有可能产生社会权利贫困、能力贫困和社会资源贫困,加深少数民族边缘化程度。从合作利益、治理结构、社会资源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才能在现代农业产业中实现少数民族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城市社会权利的贫困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文章运用社会权利贫困的理论框架,讨论了社会权利贫困的“中国现象”,其中包括现行法规没有保障平等的公民权利、明文规定的权利难以得到强制实行、弱势群体缺乏参与制订游戏规则的权利、城市贫民的人格尊严严重缺乏,以及一批特定的弱势群体的社会权利严重不足。通过总结美国反贫困政策演变和不足,文章提出了治理中国城市贫困的四个基本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风险社会意味着一种新的社会运作逻辑和社会形态。在风险社会背景下,城市贫困问题的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贫困阶层的个体化趋势逐渐明显,贫困个体对制度环境的依赖程度更深。贫困阶层在开放政治格局中的弱势地位逐渐定型,权利诉求渠道受阻,面临着社会结构作用下的权利贫困。此外,由于风险与贫困的天然亲和性,现代化风险对贫困个体的威胁力增强。因此,认识和分析风险社会时代的城市贫困问题,应从城市贫困发生、演变的社会根源出发,尝试通过重建社会来开展城市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师权利贫困现状严重,主要表现为权利上的不平等,权利常常受到权力的侵害、剥夺和压制,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权利难以得到救济。究其原因,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政策是导致民办高校教师权利贫困的主导因素。政府在破解民办高校教师权利贫困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社会观念的引领者、相关政策与法律的创设者以及教师权利保障的协调监管者与资助者。  相似文献   

9.
持续不平等与贫困的累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效率功能并没有解决不平等与贫困这一经济社会问题.贫困是经济性权利与非经济性权利相对缺乏的不平等状态.贫者和富者在持续不平等条件下的无限重复动态博弈,促使两者的差距即贫困的累积呈现出递增趋势,但它也受人们对贫困的容忍程度诸如贫困的外部性、经济波动与增长、环境退化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因素的约束.而对这种约束条件的改善,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为贫困的累积扩展了新空间.  相似文献   

10.
贫困解释的两个维度:权利与排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越文化与制度的局限,从权利与排斥的双重维度对贫困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为人们认识贫困拓展了新的理论视野.从权利的维度,贫困意味着穷人的民事权利、政治权利、基本福利权、特别是社会权利的被剥夺.从排斥的维度,贫困被视为边缘化或隔离化的过程,意味着穷人的社会参与权的被排斥、没有以一个社会公民的身份参与正常活动的状态.因此,反贫困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11.
如何理解物权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法是调整日常生活的法律,是规定经济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法律规则,属于私法。其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意思自治,即经济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一切权利义务关系的设立、变更和消灭,均取决于当事人自己的意思,原则上国家不作干预。同时,物权法还是有形财产归属法。物权具有三个要点:特定物、支配性、排他性。物权的排他性不仅排除一般人的干涉,更着重排除国家的干涉。制定物权法的重大意义,就在于通过物权法明文规定物权的定义来教育国民。在物权法的关于国家财产的相关规定中,不应规定国有企业财产,只应规定非经营性国家财产。我们应正确认识物权法的作用:物权法的作用是定分止争,它不是保护法。制定物权法的重大意义在普及物权观念。  相似文献   

12.
通常情况下,实现公平竞争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限制和反对垄断。然而,知识产权制度却在人为地制造垄断。从这种意义上看,公平竞争与知识产权存在矛盾。但仔细分析二者的终极目的后可以发现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其矛盾只是手段上的差异,协调二者间的矛盾是可能的。现实中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表现为权利人利用知识产权垄断性带来的市场支配地位,获取不正当利益。常见的表现形式有:捆绑销售,专利联营,价格不公,不当限制和拒绝许可。对于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必须坚决禁止,否则就可能破坏正常的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13.
制约农民致富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认为农民贫困有三重含义 :一是货币的和实物的收入低、享受的社会福利少 ,即收入贫困 ;二是创造财富和收入的能力差 ,即能力或人力资本的贫困 ;三是获取收入或财富和提高能力的权利和机会少 ,即权利和机会的贫困。这三重意义上的贫困内在联系 ,而且形成恶性循环。从根本上说 ,农民贫困是制度性贫困 ,是不合理的制度决定了农民贫困、制约了农民致富。现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税费制度、教育制度和政治体制中不合理的成分是导致农民贫困或不能致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依靠科技进步,变"输血式"救济扶贫为"造血式"开发式扶贫,有助于切实解决欠发达地区的贫困问题。重庆市石柱县将扶贫开发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将科学技术引入特色产业开发过程,遵循开发式扶贫的内在规律,创造了农村扶贫开发的"石柱实践",服务"三农"和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完善和推广"石柱实践",要进一步强化对扶贫开发中科技作用的认识,持续不断地抓好对农民培训教育工程,不断调动当地人力资源参与开发促进发展,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张春梅 《阴山学刊》2010,23(1):103-107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我国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内蒙古农牧区存在着贫困面大、贫困发生率高等区域贫困特点。对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有助于提高贫困人口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保障贫困人口最基本人权,减断因病致贫的循环链。当前内蒙古农村医疗救助仍存在一系列制度缺陷,只有建立规范化的医疗救助运作体系并完善其他配套改革才能改善农牧民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减少因病致贫返贫,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稳定内蒙古。  相似文献   

16.
刘敏 《兰州学刊》2010,(7):106-108,113
论述香港贫困问题中关于贫困标准、贫困状况与贫困原因等几个有争议的问题,提出如下观点:香港可设立基本与非基本两个贫困线并分别采取不同的救助方式,从而在保障底线公平的基础上进行柔性调节;应当把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结合起来,分别反映香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不同状况;导致香港贫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结构性的,香港的贫困问题属于丰裕社会中的结构性贫困,与落后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性贫困有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7.
试论宪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毅 《云梦学刊》2001,22(1):23-25
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确立公民财产权的宪法地位,建立健全以宪法为依托的系统的财产法律制度,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民贫困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民贫困的根源不是源于农村和城乡之间内在的经济基础差异,而是源于凌驾于农村和城乡物质基础之上的不合理的制度设计。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农民贫困问题的现状源于产权制度的缺失、结构制度的差异、保障制度的偏颇、财政制度的歧视、法律制度的失灵、传统文化制度的禁锢。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出路在于—合理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9.
脱贫攻坚战即将取得全面胜利,我国也即将进入后扶贫时代.面对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的复杂局面,构建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应沿着多元灵活与长效稳健这两重雏度进行,这是由相对贫困两大相互关联的属性决定的.在构建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过程中,在分析两重维度分别具体如何建设之后,可以看到这两重维度之间也存在着张力与矛盾、联系与相互影响,可以得出应以正确的审视视角展开对这两个维度的有机统一,从而实现对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整体构建的初步结论.沿着有机统一的双重维度展开建设的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将依靠多元且专业化的扶贫责任机构、长效且权威的扶贫法律法规、专业性与党性并存的建设主体、深入且效果持久的精神扶贫举措等,应对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的、复杂变动的相对贫困状况.  相似文献   

20.
当前扶贫攻坚战阶段性任务即将告一段落,燕山-太行山片区的“2020后”减贫战略定位和治理体系如何确定,思考“2020后”的减贫战略方向和工作重心的变化趋势,文化扶贫不失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燕山-太行山片区的扶贫应以文化扶贫为抓手,剖析文化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多角度、深层次关系,从文化本源重新认知扶贫文化和扶贫文化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内涵。在发展路径上,应构建经济化扶贫、产业化扶贫、市场化扶贫、文化化扶贫、“文化+”扶贫、精准化扶贫等方面的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文化扶贫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