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法庭庭审这个特殊的语境下,参与者们的权力分配是不均等的。法官的权力最高,是庭审的主持人和仲裁人;其次是律师和公诉人,掌握着庭审会话的主动权;被告人是受庭讯的一方,拥有的言语权最少,因而权力十分有限。通过对庭审中的对话进行话语分析,我们会发现法官通过控制问话,律师借助封闭式问话、重复性问话等言语策略对被告实施权力控制。我们分析被告在法庭中的互动,他们一般通过三种答话策略来控制话语权,即对抗性回答,回避型回答,无力型回答。本文旨在改善被告人在法庭互动中答话策略的使用,达到保护自己权力的会话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法庭这一个特殊的社会语境下,参与法庭言语交流的几个角色之间的权力分配是不均等的,法官的权力最高,是庭审的主持人与仲裁人,而被告人却只是受讯的一方,各种可享受的权力极为有限,所拥有的言语权也最少。对两者之间的言语交流进行会话结构、内容等分析发现,法官通过控制问话、决定庭审言语事件的进展、对答复进行最后评估等言语手段对被告人实施权力控制。但是,法官与被告人的交流并非像表面看来那么简单。对两者的言语交流进行动态分析可以看出,被告人在言语上对法官表示尊从屈服之外,还努力通过言语手段争取会话主动权以及对会话的控制。两者之间对权力与控制的争夺主要体现在被告人答话的方式与法官的发问技巧上。  相似文献   

3.
电视访谈节目中互动话语的权力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著名访谈节目《面对面》中五期节目录音为语料,从福柯的权力观出发,在廖美珍的目的原则的指导下,探讨了在像电视谈话节目这一类的机构话语中权力是如何构建起来的。本文认为,在谈话节目中,权力是通过问话人和答话人在共同目的的驱使下,使用不同的提问策略和回答策略而建构起来的。目的和权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目的是权力实现的媒介,目的能否成功实现体现了权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4.
话语与权力是批评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种典型的机构话语,求职面试会话蕴含着主导性与应试性的互动关系。因此,作者以批评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对求职面试会话的话轮转换体系进行定性分析,旨在揭示求职面试中话语与权力的关系,提高读者的批评话语意识。  相似文献   

5.
"解述"是"民俗学方法论"流派的社会学家提出的一种会话常规,是会话参与者常用的一种交际手段,在促进交际互动、避免交际障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解述"理论,以心理治疗话语这种比较典型的、以"目的"为导向的机构话语为研究对象,利用6场心理治疗门诊录音所撰写的6万多字的语料,对中国心理治疗话语中"解述"的语用类型、解述互动结构的构成要件及其应用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解述是心理治疗会谈中一种常用的合作性干预手段;解述的互动结构特征一方面体现了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的高度合作性,另一方面隐含了话语权力的不对称关系。治疗师要有效利用解述实施治疗性干预;来访者要充分利用解述积极参与交际互动,增强自身的权力以改变话语权力关系的不对称,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模糊限制语被广泛应用于法庭话语中.文中采用Prince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方法,对法庭回答中的模糊限制语及其会话含意进行分析,旨在说明模糊限制语在法庭回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回答具有丰富的会话含意并进而影响法庭审判结果.因而应引起司法人员的关注,在庭审中予以恰当处理.最后对我国法学教育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与会话含意学说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它给语言事实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功能方面的解释 ,是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意 ;解释话语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运用格赖斯的会话含意学说可进行会话含意的推导 ,并进而深入地探究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此外 ,会话含意与话语分析、生成之间也是存在一定联系的。我们可以运用会话含意学说对话语进行分析 ,提高言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语用学中格赖斯(Grice)会话含意学说的“合作原则”,利用会话含意理论对英语言语交际中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会话实例进行了详尽分析,从而推导出话语包含的特殊会话含意:也就是说话人在话语中有意超越字面意义的隐含意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会话含意的理论分析话语,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情态动词作为言语交际活动的载体,体现了法庭审判中会话参与人之间语言的动态博弈.对抗或协作总是促使庭审参与人对情态动词的情态取向和情态量值做出积极的选择和调整,以实现其话语效用的最大化,且不同庭审参与人对情态动词的类别与量值的运用侧重不同,这可以从会话人不同的角色定位、话语目的和权势关系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0.
“自考生”身份构建的话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语言学"转向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话语和话语研究的时代。这里的话语已不是语言学的概念,而是与话语实践联系在一起,具有人文力量与实践力量的二重性。从话语的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对"自考生"这个词为主体的话语体系的形成过程的探究,可以揭示渗透在这一话语实践中的权力关系以及这种权力关系对自考生身份构建的消极影响。拨开话语的迷雾,让"自考生"这个词的原初意义显现出来,有助于自考生重建学习信心、重塑自我。  相似文献   

11.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人物话语,经常有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中四大准则的要求,由此产生了特殊会话含义.会话对准则表面上的偏离,仔细探究都具有其深层的心理动机和社会成因.结合语篇生成的社会语境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发现社会现实和话语建构之间的转换生成关系.话语的异常既反映了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又对现实中的机构权力和利益关系加以重组.通过解析小说中违背准则的语言现象,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视角,有助于其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时代危机感和疏离感.  相似文献   

12.
理性与冲突:关于合作原则在法庭互动话语中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原则是美国哲学家Grice在哈佛大学系列演讲《逻辑与会话》一文中提出来的。在演讲中Grice指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说话人和听话人一般会遵守"合作原则"。"合作原则"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问世以来,就遭到了来自各方的攻击和责难。有人认为合作原则在有些"冲突性谈话"中,比如法庭审判中就不具有解释力。造成这种偏离和误读的主要原因是淡化了哲学家原本的哲学目的和哲学色彩,把作为一种语用原则的合作和普通意义上的合作混淆起来。事实上,合作只有表现形式上的不同,不存在"不合作"的话语。合作体现的是一种人的理性本能。无论是在气氛融洽的谈话过程中,还是在火药味十足的冲突性谈判中,合作贯穿了整个谈话的始终,体现了言语交际这种特殊的有目的的理性行为。因此可以说,合作原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普遍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福柯的很多思想体现了他对于社会的充满个性的思考,他的权力理论为人们厘清了微观权力的表达与影响,他的对于话语和规训进行了叙述。本文对于福柯的话语理论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对于刑释人员群体的生活境遇和自我认知的分析中。文章认为,话语与非话语实践之间存在着联系,现代权力是建立在作用于人的行为的,是无向的、交互的影响作用,这样就通过谱系学建立起了话语——权力的关系,这正是话语与非话语实践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得指向刑释人员的话语权力完成了规训的功能,使得刑释人员的标签化身份得以形成并强化了其偏差性自我认知。最后,从话语权力的形成环境和功能发挥的常态化应对等方面进行了话语权力重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军事威胁论"作为关于中国军事的一种认知思维、意图判断和话语建构,正在以意象和定见的方式在西方媒体中强势传播,使媒介话语成为"中国军事威胁论"诸多成因中的一个关键性考察节点。媒介话语逻辑陷阱、媒介话语权力失衡和媒介话语策略组合为其中的重要促成因素。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中国军事威胁的二元定型化表征陷阱在进入21世纪后呈现为媒介议题的事件化、戏剧化、常识化和利益化,加之维护性、协调性和对抗性三种媒介话语权力存在交锋失衡,虚拟与真实交织、肯定与否定并存,主流与边缘共进、合唱与独奏更替的"组合太极拳"正在挑战中国军方的媒介话语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国外学者基于会话分析对冲突话语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如何基于会话分析去指导冲突话语研究,国内学界尚未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结合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会话策略、会话结构及会话风格对这一研究进行三维呈现,可以促进我们对其有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的本质属性与权力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众传媒不仅仅是传播的工具、手段,它还是特定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载体.传媒对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对意识形态功能的执行,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媒介权力这一桥梁来实现的.媒介权力的实质是物对人的控制,它有着自己的主体性特征与来源基础.媒介权力是历史的产物,它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停地发生转移.如今,媒介权力体现出由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向"科技话语"和"消费话语"位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运用关联理论对会话中的话语标记语进行认知语用分析,认为话语标记语对话语的理解有促进作用,并对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理解会话含义的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格赖斯会话合作原则,文章在探讨日常交际中的有意违反和特殊会话含义的产生及对会话理解做出正确推断所具备的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在日常交际中听话者应越过对方话语的字面意义,去努力领会说话人话语的隐含意义,即会话隐合,不断提高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交际民俗学、会话分析、系统功能语法三个视角对外语课堂话语进行了描述和解释,揭示了外语课堂话语的特点。交际民俗学的研究分析参与者的实际会话要求,会话发生的情景信息以及参与者的感觉与理解。另外,它也关心对“语用”的感觉与理解,关注语用的社会事件对知识与个人关系、对社会异同的构建以及对学术方法互动的进展等所起的作用。会话分析一反传统的静态研究方法,将动态的会话分析理论引进课堂话语的分析,除了分析话语的序列结构,还考虑话语的语境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对意义的理解。系统功能学从功能的角度对课堂话语中的语码转换,人际意义及语篇的连贯等方面进行更深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会话打断研究30年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会话打断一直受到语言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诸多领域学者的关注。从方法上看,对于打断的研究可分为形式界定、功能研究和权力研究3个层面。打断研究丰富了会话结构的描述,加深了人们对于会话的认识,但也存在对机构话语中的打断现象研究较少、打断的应用研究薄弱、社会语言学研究欠缺以及缺乏打断反应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