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自1 929年出版以来引起评论界的普遍关注.批评家和学者们从小说的宗教因素,存在主义,虚无主义,死亡主题等多视角来解读该小说丰富的文学内涵.但从小说女主角凯瑟琳温柔与宽容这一完美女性的塑造缘由及其悲剧命运对小说主题的形成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一视角来挖掘本部小说思想内涵的几乎没有.可以说,凯瑟琳这个完美女性是海明威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海明威正是运用这样一位天使般人物的悲剧结局来打动读者,给人以强大的震撼力,从而进一步揭示小说的主题--战争即死亡.  相似文献   

2.
希斯克厉夫是《呼啸山庄》中的主人公,许多人都把他看成一个魔鬼,十恶不赦,而使他变成魔鬼的根本原因是凯瑟琳对爱情的背叛。笔者认为,希斯克厉夫虽是一个变态的魔鬼,但他的性格形成有其阶级压迫和金钱门第影响的原因,仍然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物,而凯瑟琳只是点燃他仇恨之火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3.
凯瑟琳&#183;曼斯菲尔德在创作技巧的革新方面充分体现了一个现代主义者的实验精神和革新意识。在诸多作品中她巧妙地运用镜像,使之成为她塑造人物和读者了解人物的一种独特手段。文章分析了镜像的使用在人物塑造方面所达到的作用和效果。首先,通过镜像小说中的人物获得了自我认知;其次,用镜像表现人物独特的性格特点;第三,从镜像反映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人的“困惑”─—《呼啸山庄》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是。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呼啸山庄》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小说中人物凯瑟琳与两个男人的矛盾关系表现了女人的“困惑”,甚而是人类生存的“困惑”。凯瑟琳试图与两个男人保持关系,这有悖于道德,不能为十九世纪的人所理解,也很难为二十世纪的人所容忍。文明社会的伦理道德只能压抑它,并不能根除它。凯瑟琳所爱的两个男人实际上只不过是她自己的“本我”与“超我”而已,所以她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本文还从作者艾米莉的个性及童年经历中进一步探索了她体悟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短篇小说《莫斯小姐的一天》是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名作,作者对人物传神的刻画使得文章大放异彩。这篇小说的一个写作特色是大量直接引用人物的内心独白和对话,就此特点从叙事学的两个表现手法来探讨分析该篇小说,以期展现曼斯菲尔德在这篇小说中的独特写作艺术。  相似文献   

6.
《呼啸山庄》的人性复归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啸山庄>的男女主人公希斯克历夫与凯瑟琳之间的关系已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是凌驾于有限的时空之上的,他们实则是一个灵魂.失去对方对他们而言无异于自身的终结.但由于他们所处的特殊环境,他们间的和谐关系只有通过死亡(先是凯,后是希),由代表他们青春化身的,身上流着他们血液的哈里顿和小凯瑟琳重新建立起来.这里肉体的死亡意味着精神的再生,庄园的毁灭之后是人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7.
高松寿 《南都学坛》2006,26(2):46-49
《红楼梦》里写了很多死亡的人物。他们的数量很多,身份多种多样,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贯穿于作品故事的始终,所以死亡人物是《红楼梦》一书的骨肉和灵魂。如何安排和描绘死亡人物,是作品布局谋篇的关键。就作品人物死亡方式来看,作者主要选择了病死和自杀两种方式来安排人物的死亡。其中的贵族上层人物大多数都是病死,下层贫民人物基本上都是自杀。这种不同死亡方式的安排设计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意蕴,既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又体现着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发展变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凯瑟琳.安.波特的中篇小说《老人》在时间结构、叙述视角以及人物话语几个方面紧紧围绕米兰达对艾米姑妈的悲剧故事的了解过程这一主线展开。通过这些叙事策略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没有脾气的男人》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集《幸福集》中最好的作品之一。论文将结合具体的文本,详细分析曼斯菲尔德在这篇作品中所运用的叙述策略,探讨作者是如何将受限制的全知叙述者与人物有限视角叙述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叙述者传达出人物内心里的声音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小说《勃瑞尔小姐》,阐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写作特色。本文主要从语言特点,叙事视角,意象手法等方面来揭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小说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1.
《天真时代》是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小说展示了一幅19世纪末20世纪初“老纽约”上流社会的风俗画。作家在小说中运用二元对立的原型叙事手法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如梅·韦兰、纽兰·阿切尔、埃伦·奥兰斯卡以及凯瑟琳等。本文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神话原型之间的关系,同时指出,《天真时代》利用神话人物的文化传承巧妙地表达了华顿的道德理想:以“良知”克服情感。  相似文献   

12.
许多学者喜欢从海明威本人的传奇经历和他作品中的众多"硬汉"形象入手对其作品进行品评,甚至认为海明威是一位不尊重女性的作家,这实际上是对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的误解.从女性主义理论的视角,对其<永剐了,武器>中的凯瑟琳的形象进行分析,提出这一人物是海明威笔下的现代的被理想化的现代女人.从而认为海明威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而形象地记录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3.
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里建构起分别象征着野性生存状态的呼啸山庄与文明生存形态的画眉山庄,而生长于其中的人也因此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精神特征。这两种相对的生存形态相互撞击之后就形成了持久而激烈的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抗争的格局。该文从生长于其中的两代人在文明与野性的取舍的成败得失——凯瑟琳.恩萧的悲剧性选择、希刺克厉夫野性复仇的失落以及哈里顿与小凯蒂的完美结合——的分析出发,认为《呼啸山庄》蕴涵了这样一种理念:在人类从野性走向文明的历程中,个体须保有这样的一种前行姿态,即保留野性生存状态中的自由奔放的生命意识和不屈不挠的生存意志,经过从善从美的文明行为方式的引导来实现个体的自我完善和积极扬弃,人类才能获得灵魂的真正自由和心灵的持久安宁。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从“人被抛到世界上”的角度切入,阐释小说《呼啸山庄》的外围结构(叙事结构)所反射的被放逐者的悲剧性生存境遇:在现实社会中,中心对边缘有一种本能的拒斥,边缘人受到中心权威的无尽压制,边缘人不得不面对这种现实,在反抗中,他们既颠覆中心又分裂自身。  相似文献   

15.
《圣经》中的基督教思想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早已根深蒂固。艾米莉·勃朗特对来自神话文学原型的创造性利用,使得读者对她的小说《呼啸山庄》在心理上得到了一个最佳的审美距离。她笔下的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正在经历着当年亚当和夏娃那般守乐园的欢乐和失乐园的阵痛,正在步人类始祖复乐园的艰辛道路的后尘。《呼啸山庄》以其深情的笔墨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人类远古历史的现实画卷。在科学和宗教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正在或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伊甸园。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凯瑟琳*玛利亚*赛奇威克以其小说创作,剖析了各种妇女形象,展现了西方文化传统中玛利亚妇女传统价值观和夏娃女性独立意识的冲突和融合,从而说明了19世纪美国妇女小说既是对社会偏见和性别歧视的批判,也是对妇女地位传统观念的抱守.  相似文献   

17.
《屋顶丽人》的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了英国小说家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屋顶丽人》中的人物,认为小说中三位男主人公和弗洛伊德所阐释的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与超我的三个层次存在着契合关系,而屋顶的丽人则象征着外在环境。小说从微观的视角展示和论证了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8.
胡尹强的长篇新作《不成样子》,故事叙述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的、性格复杂、富有立体感;艺术结构以"我"(柳萌)为贯穿始终的叙述视角,采用两条线索交错行进的方式,将两类欲望故事编织得天衣无缝。但其艺术缺失有三点值得商榷:人物命运与性格的相似性,主人公在文革时期所具有的清醒的理性,以及作家晚年艺术想象力的发散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