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社科期刊共性、特色个性的特征和表述原则殷靖华正确认识和把握社科期刊的共性、特色、个性存在特征与表述原则,对干创造和表现刊物个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在编辑实践中,我们常常感到这是一个颇难表现的问题,有时缺乏能动表现的自觉意识,有时又力不从心或...  相似文献   

2.
潮汕籍新马作家最早最集中地涉笔于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和南洋华族拓荒创业的历史题材 ,成功呈现了粤闽华人的双重家国意识 ,其中包含的历史意识既有着潮汕本土文化的延续性 ,又有着潮汕海外文化的开放性 ,从而表明了潮汕文化作为一种“内核边缘文化”所拥有的历史存在的自主性、丰富性。潮汕籍新马作家的创作在南洋华族历史的深广延伸中所留下的“历史和民族”、“历史和人”的诸多思考 ,也让人感受到了民族地域文化源远流长而又适时更新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与民主意识赵仲英近代民主意识的产生与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深入追溯近代民主意识的诞生地,便可以嗅到从那里散发出来的阵阵浓郁的市场气息。以后,经过历史的长期实践以及一代又一代思想家和理论家的探索与阐发,民主意识的形成与完善,终于成...  相似文献   

4.
评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海明威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既塑造了被称之“硬汉子”的男性人物,同时又刻画了令人难忘的女性人物。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这些女性人物,不难发现海明威的女性意识。如同他作品中的男性人物一样,海明威笔下的女性人物有着复杂的个性特征,经常有着悲剧的命运,揭示出了海明威悲观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5.
一审美心理结构并不是外在于人类整个心理结构的东西,而是人类整个心理结构的定向发展。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的心理结构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无意识,它主要包括人类的本能,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相关而形成低级的情绪和促成本能的行为,而且仅仅在特殊情况下受意志的作用。第二层次是隐意识,或称潜意识;第三层次是意识,或称显意识。意识(显意识)包括通常所说的认识、感情和意志,它是人们可以意识到的心理过程,知、情、意三者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的双向逆反联系,并与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相关,形成高级的情感(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并促成自由自觉的行为。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过程。隐意识(潜意识)是传统心理学忽视然而又非常重要的心理结构层次。它分别与显意识和无意识有着双向逆反联系。正是在这里显意  相似文献   

6.
在台湾文坛,有着"文化母亲"之称的陈秀喜与杜潘芳格,作为"跨越语言的一代"女诗人,是以女性诗歌书写开创了通往生命梦想和诗歌世界的道路。这种创作路向,或透过女性的日常生活经验言说,表现女性独特的生命意识;或在家庭场景中审视婚姻真相,揭示父权制枷锁的束缚,彰显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或透过女性之眼中的社会历史影像,关注现实变动,忧患岛屿命运,传达出人间关怀和社会意识。在女性书写的语言策略和审美方式上,则是透过女性诗心的审美路径,将女性生命体验与大自然的花草植物相融合,表达自己对于台湾乡土和岛屿人生的感情认知。当然,两位女诗人的人生成长和性格取向的差异,特别是杜潘芳格的客家背景与宗教信仰,又让她们的创作同中有异,诗歌风格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7.
刘杨 《理论界》2014,(6):102-104
中国现代新闻舆论的兴起与历史上清议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与政府过程的互动关系,有着历史性的路径依赖;以民国时期《大公报》与政府过程的互动为个案,可以看出新闻舆论中存在着精英话语霸权意识,但实际中又不得不受到法律的约束。因此,新闻舆论在政府过程互动时,是一柄"双刃剑",既要有理性的批评,又要有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8.
尽管对乡土文学的理解颇多分歧,但有一点却为人们所共识,这就是乡土文学强烈的文化意味和明显的文化追求.它总是和特定时代的作家对民族文化、外来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思考与选择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固然,文学隶属于文化,无论何种形态的文学又都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或表现形式;但是,我们所论及的乡土文学,其文化意识似乎更为自觉.  相似文献   

9.
随着西方心灵哲学的复兴和发展,"突现论"成为当代心灵哲学研究的一个前沿和热点,突现论心身观主张意识或心理与人的大脑属于同一的物质世界,同时又强调意识或心理是整个大脑活动所突现的一种新特性,有不同于大脑的特殊属性.它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叉.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的创作渗透着“类意识”,这种“类意识”有着特定的内容。“类意识”主导着沈从文的创作,这是他契合世界文学发展潮流超越时代,超越一般中国现代作家的重要原因之一。沈从文的“类意识”的确立来自于五四新文化人道主义思想影响,得力于他不寻常的人生经历,另外又得力于他对人类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战前日本的民族意识与侵华战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前日本的民族意识是日本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以及对外交往中形成并经过承袭、流传或吸收外来文化而铸就的共同心理习惯、价值取向、宗教信仰、理想境界以及国家观念或意志。传统意识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源,使命意识是其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利益意识是其本质之所在,以上三者构成战前日本主流的民族意识。这种强烈的民族意识是最终导致日本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战后又拒不认罪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审美人类学是在对中国美学的反思中诞生的,有着鲜明的“民间意识”、“语境意识”和“田野意识”。它主张借鉴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关注中国民族民间丰富独特的审美创造活动和艺术,以改造传统美学的西方中心主义、精英主义倾向,恢复和激活美学对民族审美传统和当代文化发展的思考,增强美学解决本土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并使美学的抽象思考建立在扎实的人类学的实证调查和丰富材料上,使美学研究既具有超越品格,又具有现实情怀和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13.
清陈文述碧城仙馆女弟子是继袁枚女弟子后的又一重要女性文学创作团体,她们有着强烈的门派意识,集体表现出渴望才名不朽的意愿,具有鲜明的特色,为女性文学史和文化史增添了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4.
公共关系其蕴含其中的公关意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把主人翁意识,服务意识,信息意识,宣传意识,创新意识,长远意识等公共意识运用于企业管理中,将有力地促进企业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世纪的新经济发展中 ,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 ,而高科技又以创新为特征 ,因此“创新”在当代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据此 ,关注大学生创新意识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民的公民意识与中国乡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行为总是渗入在社会关系之中.一个社会中,以"人的结合而非资本结合"为内在规定性的合作经济发展与否,无疑与农民的公民意识状态有着极大关系.当前中国农民的主体意识,特别是他们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契约意识的孱弱,不仅使得农民处在"被组织化"或"被合作"境地,而且也使得合作经济在中国处于"发展难"和"难发展"的困境中.为此,需要调整思路,采取多种举措,着力培育公民意识与塑造公民文化,促使"农民意识"向"公民意识"转型,为合作经济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软环境"和"软实力",如深化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增强农民信任感;引导和鼓励农民参加有利于公民意识提高的社会实践;开展对农民的公民意识教育等.  相似文献   

17.
林译《茶花女》之所以能够成功登陆中国文学,既与其文本所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又与和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红楼梦》有着审美趣味上的相似性有着一定的关联.《茶花女》正是以此为中介,契合了接受主体既有的审美心理文化结构,进而引发了风靡一时的效应.林译《茶花女》的风靡一时,对“荡子”的生命意识觉醒和情感复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揭开了西方文学登陆中国文学的序幕,而且还构成了五四文学创作主体的“人”的情感与意识的复苏,为五四文学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比较意识和性别意识,都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对人类文化的孕育和发展也都有着深远重大的影响。然而这两股在人类历史上绵长的"意识"之流,在20世纪迅速拓展的人文世界的时空中,却像长河流人大海,浪激波涌,海啸龙吟,以海洋般的博大弘深与磅礴气势,猛烈地冲击或消解着民族的壁垒、文化的隔膜、两性的鸿沟以及其他种种人为的阻碍,从而为人类拓展出愈益宽广的崭新的人文视野。与此相应,这两股"意识"之流的汇融和增势,也对人类认识自我、认识男女性际关系,特别是认识女性曾被压抑遮蔽的一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在文学…  相似文献   

19.
编辑意识在文学期刊出版工作中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当前文学期刊的编辑意识 ,包括责任意识、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等 ,进行探讨和分析 ,寻找变化规律和表现特征 ,对提高文学期刊编辑素质 ,振兴文学期刊 ,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朝军  闻丽 《晋阳学刊》2007,(5):100-103
"大跃进"运动的发起,既有党的指导方针上的失误,也和运动发起的方式——公众群体性运动所固有的特性有着密切的关联。公众群体性运动的无意识、盲目性以及非理性等特性在"大跃进"运动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把"大跃进"运动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