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从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的角度看,“9.11”事件的发生是由国际政治权力结构的失衡以及美国和伊斯兰世界之间巨大的国际政治权力落差所导致的。那么,是什么造成美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这一权力的落差呢?本文对此进行追问,认识到伊斯兰教和西方基督教新教之间的不同物质财富观念是这一权力落差的重要历史根由之一。而这两大宗教又是这两大文明之所以成其为自身文明的内在核心要素,所以这种国际政治权力落差又表现为以宗教观念为基础的文明之间的冲突。从“9.11”事件可以看出,美伊之间的“文明冲突”有着坚硬的宗教内核。  相似文献   

2.
1979年,伊朗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世俗的巴列维王朝,建立了以“伊斯兰意识形态”为指导思想的神权政体,这一体制决定了伊朗外交的特殊性,实行“输出伊斯兰革命”和“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的外交政策,这一外交政策影响了海湾地区甚至整个中东的政治格局,随着伊朗政局的发展变化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化,这一外交政策也已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马复初(德新)是明清时期“以儒诠经”的回族穆斯林经师之一,他不仅继承了王岱舆、马注、刘智的哲学传统,而且结合其游学天方伊斯兰世界获得的最新成果,把这场“回儒对话”推到了一个崭新高度。马复初哲学思想中的“全体大用”借用朱熹的概念,但与宋明理学认知宇宙本质的直观知识之认识有所不同,被赋予了伊斯兰教天堂和后世的理性。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遵循“契理”和“契机”的原则,呈现出浓厚的“本土化”倾向。本文以传统清真寺的建筑艺术为例.剖析其本土化表现,并简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唐代,中亚有“曹国”、“西曹”、“东曹”国之分,而唐代文献混淆了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并把相关史实混淆了。本文结合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和中亚考古资料,认定劫布(口旦)那国不是东曹,而是西曹,其国治在撒马尔罕西北的伊什特汗;东曹即苏对沙那,其国治在今中亚乌拉秋别;本文还考证了曹国的政治状况及其与唐朝的关系,东曹、西曹的道里方位。  相似文献   

6.
法国中世纪英雄史诗《罗兰之歌》将法兰克人的对手撒拉逊人(穆斯林)塑造为“偶像崇拜者”,这样的写法其实是对伊斯兰教基本教义的深度误读.这些误读一方面生动地体现了当时大多数欧洲人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无知和敌意,另一方面也曲折地反映了当时欧洲基督教会内部关于圣像问题的神学论争.该诗将撒拉逊人塑造为“偶像崇拜者”的潜在动机与目的,是用文学手法来证明基督教骑士对穆斯林发动暴力征伐的必要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真一说”以“真一”的概念为理论基石,“真一”概念的提出反映了伊斯兰教进入中国汉语言环境后实现了两次转换。首先是宗教信仰层面的转换,由安拉至于“真主”;其次是理性思辨层面的转换,即由“真主”而“真一”。前者的转换(融合)停留在语言文化层面,后者的融合则已进入哲学层面。  相似文献   

8.
在印尼现代史上,就国家指导思想定位问题,曾经发生过两次激烈的论战:第一次发生在印尼独立前夕直至1959 年苏加诺宣布实行领导民主体制为止;第二次是在苏哈托“新秩序”时期,特别是1966 ~1985 年期间。其实质是一部分力图在印尼建立伊斯兰教国、实施伊斯兰教律法的穆斯林势力与主张建立世俗的、宪章民主政体的世俗民族党势力之间的斗争,结果均以执政的世俗民族党势力取得胜利而告终  相似文献   

9.
自伊斯兰文明进入中国之时起,就开始了最初的汉-伊斯兰文明对话。蒙元时代入华回回人是回族的主源。在13-14世纪的中国,波斯语是旧大陆的主要国际交际语(lingua fran-ca)之一和元代的主要外交语言,是回回人的共同语和新母语,是元代三种官方语言之一。元代回回人在人种相貌体质上与汉人有较大区别,但后裔逐渐放弃自己的母语,改用汉语汉文。在母语转换的过程中,回回人经历了一个双语时期。当代部分回族与西北的东乡族、保安族与撒拉族人民中还流行着一种用阿拉伯文与波斯文字母为基础拼写的文字,即始创于明代中期以后的“小经”文字。创制“小经”文字的人可能是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回回百姓。  相似文献   

10.
国际认同的危机--从文化的角度看伊拉克战后的国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对话”是国际社会在20世纪末应对“文明冲突论”而提出的新理念。但进入21世纪后,这一理念遭遇到两方面的巨大挑战。一是以9·11事件为代表的国际恐怖主义特别是伊斯兰极端势力的恐怖主义的挑战,二是以伊拉克战争为代表的美国极端单边主义政策。本刊邀请几位学者就此巨大挑战及其与有关国家、有关社会的关系进行笔谈,并展望国际秩序和“文明对话”理念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叙利亚等地的肆虐是中东变局后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上升的标志之一。全球多个地区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奉"伊斯兰国"为偶像并宣誓效忠,"伊斯兰国"也趁机传播其意识形态以增强影响力。中亚地区亦在其扩张范围之内。这表明国际社会过去十年所付出的治理努力收效甚微。国际机制理念存在缺陷、机制运作模式滞后,导致各方力量难以妥善应对"伊斯兰国"的威胁,遑论彻底将其消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际机制彻底失灵。通过构建新的价值共识和二元运作模式,抵制"伊斯兰国"在中亚扩张的前景依然乐观。不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机制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青花瓷的出现是中国瓷器生产传统的重大转变,白地蓝花和釉下彩装饰技术与中国瓷器传统的单色调及刻画装饰差别很大。虽然元青花瓷已经能够批量生产,但明代才将青花瓷确定为宫廷用瓷,并指定景德镇御窑厂专门烧造。明青花瓷的造型、种类和纹饰一开始就具有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带有阿拉伯文或波斯文装饰的“回回瓷器”,从洪武到正德时期不断出现,其中很可能存在精神或宗教层面的推动因素。而国外文献中记录的相关史料也为探讨明代帝王与伊斯兰教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它有助于解释明代青花瓷中的伊斯兰文化。  相似文献   

13.
张载是北宋“气”学的代表人物。张载为规定和诠释“气”范畴,运用了“太和”“太虚”“太极”“神”“化”“道”“易”诸范畴,张载对这些范畴的理解和说明,又离不开对“一”“两”范畴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对张载哲学中的“一”“两”范畴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与辨析,可以真实地论定张载哲学的基本架构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孙扬 《百姓生活》2011,(6):61-61
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和圣地,但是数千年来却饱受战火的侵扰,屡次被摧毁。以色列人、巴比伦人、波斯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人、十字军、埃及人、奥斯曼帝国以及英国,都曾成为这个以“和平”命名的城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刘绍义 《中华魂》2013,(20):49-49
我常常想,“东”(柬)这个字,为什么是“日”在“木”中呢,“日”在“木”上为“东”,即“杲”字,“日”在“木”下为“两”,即“杳”字,不是更好吗,好记又容易理解。偏偏造个“柬”字是“日”在树林(木)中,多不显眼呀。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保存着许多原生态吊脚楼,其基本特征是“吊脚”和“上人下畜”。“吊脚”源于农耕以前的“巢居”.“上人下畜”是稻作时代的变化。吊脚楼是汉字“家”、“牢”、“南”的原型,反映出稻作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水上谷仓”更为我们了解原始稻作环境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皇粮国税”至“农民负担”,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租”、“剩余”、“费”三个核心变量导致和加速了农民负担问题的出现。而隐藏在变量之后的是国家、农民与“中间组织”的利益非均衡分配的关系,并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国家类型。  相似文献   

18.
在古代汉语中,“母子”与“子母”是一对同素异序词,在表示“母亲和儿子的合称”这一意义,二者存在着同义关系。而当“子母”作语素时,又形成“子母~”的格式,“子母”是以比喻的方式反映客观对象,是喻指的,后一个“~”是直接反映所指的客观对象,是直指的。  相似文献   

19.
“启事”和“公告”在使用上常会用错,情况有二:一是将“启事”误写为“启示”;二是将“启事”,“公告”混同。其实,“启示”并不等于“启事”;“公告”也并非公开告知之意,启事的内容切不可冠以“公告”之名。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伊斯兰复兴运动进一步高涨,作为伊斯兰复兴最重要组成部分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也相应地出现高潮,引起了国际社会极大关注。本文试图就冷战后国内学术界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研究作综合概述,主要围绕关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概念的讨论、基本特征及其主张、产生的社会根源、影响和前景评估、与宗教极端势力、国际恐怖主义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进行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