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动词的名词化既有有形式标志的名词化 ,也有零形式的名词化。动词的零形式名词化经历了不同的演变阶段 ,动词和其零形式化名词之间具有多种语义联系 ,能够零形式名词化的动词以双音节的自主动词为主。动词零形式名词化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比较了动名词与动作名词的性质与功能,指出它们有一个可以共同发挥作用的句法领域:英语动词的名词化;文章进而讨论了在实现动词名词化时,我们应该如何在两者中间作出选择,并为此提出了五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语法隐喻理论从英语语法层面分析语言的隐喻化现象,为隐喻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名词化隐喻是构建语法隐喻的最有力手段,它使动词或形容词转换为名词形式,并具有双重语义特征。名词化隐喻在商务英语信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信函更加简洁、正式、客观,衔接更加连贯合理。掌握名词化隐喻有助于对商务英语语篇的理解、分析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从语言学的范畴考虑,科技英语是英语的一个语域,因而有其自身的语法和句法特征。名词化是指在科技英语中使用名词或动词来替代形容词、动词、短语、也包括部分句子。本文就以上涉及的用法作一简要的概述。科技英语作为一种文体,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名词化(nominalization)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其过程通常涉及词的形态变化.英语是孤立与屈折的混合语,所以对英语的名词化研究有一定的意义.名词化一般包括动词的名词化和形容词的名词化,而动词的名词化又是名词化的主要部分.本文对英语动词的名词化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种名词化的类型进行了统计,并系统地举例探讨了动词名词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名词化在单语和跨语表达中都很普遍。文章从词汇派生层面对《红楼梦》两个译本中的动词名词化、形容词名词化和名词再名词化现象进行了统计与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霍克思、闵福德译本在行为动作名词化、形容词名词化和名词化的使用方面均高于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且具有统计显著性。相对而言,霍克思、闵福德译本中语言的表达更加凝练和集中,语篇更正式简洁,信息密度更大,用词灵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名词动用”是指把名词临时用作动词,执行动词的句法功能。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在名词动用过程中,转喻作为一种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能力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英语中词类转类现象最为活跃的是名词转类,它包括名词转化为名词定语以及名词转化为动词。文章旨在就英语名词的转化来分析它的类型、形式、特点。  相似文献   

9.
名词动用是把名词临时用做动词,执行动词的句法功能。以Langacker认知语法中的意象为切入点,从选择、视角、突显、加细程度4个方面探讨名词动用这种语言结构表征人类心智经验中存在的意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名词转化为动词的现象在现代英语中越来越活跃。论文通过对其八种主要现象的总结、分析,旨在提请读者,英语中名词转化为动词是相当自由、普遍。  相似文献   

11.
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平话保留了一些古语词的读音和意义。对田阳平话中的古语词分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作一些简要的对照和考释。  相似文献   

12.
日语中的动词除了作为谓语出现在句末,还可以在连体修饰句中出现。通过具体例句,从主名词的角度论述了连体修饰句动词的时制问题,分别是相对名词、内容句名词、关系句名词、特征名词等几方面,从中发现,修饰句中动词的时制比较复杂,往往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实际使用中需要认清主名词的内在特点,注意主句事态与修饰句事态发生的时间先后,以及相关固定用法等。  相似文献   

13.
以“抱-hold、举-rinse、拉-pull、扔-throw”这四对汉英手部动词为研究对象,在生成词库的理论框架下,对其各自的动名搭配进行基于汉英语料库的对比考察,从语义层面考察汉英动名搭配的共性和个性,并尝试揭示其认知缘由。研究发现:汉英手部动词的动名搭配之间的差异性更为明显,表现在语义搭配的方式和名词搭配词的语义类型两个方面。这些个性的表现离不开动词和名词的互动内驱力和认知偏向的互动外驱力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名词作临时物量词的认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时物量词多来自名词,名词作临时物量词与认知机制有关,主要表现在:实体事物的量的认知基于事物不同的空间性;名词的空间性的认知,影响名词作临时物量词;对于空间性不定或没有的事物,其空间性的认知则利用隐喻或转喻,从而认知它的量。  相似文献   

15.
二语学习者在存储二语单词时是否存在着词性效应呢?我们利用词汇命名实验研究了这一问题,包括三个小问题。(1)受试对英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反应时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2)受试对英语单词素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反应时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3)受试对英语多词素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反应时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比受试对不同词性英语单词的反应时,发现组间差异不显著,因此,从总体上来说英汉心理词典中不存在英语单词词形存储的词性效应。对第二和第三个问题的研究表明就英语单词素词来说不存在词性效应,但是,就多词素词来说则存在着词性效应。结合有关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心理词典中的词性效应受词素数量的影响,主要存在于语义存储等比较复杂的表征中,与学习者的二语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词性转品是词的动态使用性最基本的方式之一。现代诗语的转品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及特殊量词和个别虚词的"活法"。词性转品,内因于汉语词汇本身具有很高的弹性度,同时也有赖于张力的暗中"给力"。转品看似一种"雕虫小技",恰恰是多种多样的"雕虫小技",成就了一首诗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了静态动词与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相容,而与进行体或将来时不相容的特点;提出了表达状态除了用静态动词之外还可用形容词、名词以及一些动词短语、介词短语、静态动词与不定式连用的结构。分别从用法、功能上说明了静态动词表达状态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中英文之间的差别决定了翻译应采取的策略,了解中英文不同的行文习惯,能更巧妙地处理词汇乃至句子的翻译。英文喜静不喜动的特点除了体现为英文较多使用名词,还表现为英文能用弱势动词就不用强势动词,而中文则相反。鉴于此,以CATTI(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Ⅱ级考试题目为例,从强弱动词的角度探讨中英互译,希望为广大英语学习者,特别是准备参加翻译专业资格考试的学生提供可以借鉴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维吾尔语二价互向动词是二价动作动词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从构词形式上可分为三类;从语义角度可分为动作动词和性质动词,动词要求其所联系的两个论元属同一语义类;在句法形式上,二价互向动词的次范畴,在句法平面的投射方式不同。文章从三个角度对维吾尔语二价互向动词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