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负面报道占有相对较多的注意力资源,其原因不仅有媒体新闻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的提升,更有受众信息选择和接受心理的影响。负面报道与受众接受心理、信息需求的契合度,以及受众基于新闻态度的新闻行为等共同造成了负面报道对受众注意力资源占有的现状。负面报道所形成的"拟态环境"会对受众造成认知上的偏差,形成心理暗示和"培养"。  相似文献   

2.
新闻受众心理存在着自身的张力,其张力影响着相关图书的出版与接受。图书正可以借助新闻受众心理的张力,实现自己的出版营销策略,使新闻受众心理在出版物中得以延伸。文章以大量的"新闻与出版互动"实例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新闻受众心理在相关图书出版与接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闻受众心理存在着自身的张力,其张力影响着相关图书的出版与接受。图书正可以借助新闻受众心理的张力,实现自己的出版营销策略,使新闻受众心理在出版物中得以延伸。文章以大量的“新闻与出版互动”实例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新闻受众心理在相关图书出版与接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娱乐的背后——中国电影接受心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否准确认知和把握接受心理,对电影的创作、生产与接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当下,接受心理往往被人们简单化为单纯的娱乐追求,因而时常造成电影创作和接受之间的错位。实际上,受众对电影的接受,取决于受众的深层心理需要和基本接受习惯,当今,人们主导性的心理需求则是归属需要和认知需要,认知到这一点,是中国电影获得良好传播效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网络传播由于交互性、广容性、实时性、全球化、易检性、多信道性等特性,及其对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模式的广泛覆盖和传播形式的丰富,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受众对媒体的心理期许,使受众认知结构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为达到与受众认知结构的同构,满足受众在网络传播背景下更为丰富、更具挑战性的心理期许,网络传播的编辑人员必须着手3方面工作,即盘活网络资源、畅通信息供求渠道;构筑虚拟社区、形成受众情感依赖;提升传播质量、巩固受众信息依赖。上述各点是网络传播为保证受众接受的稳定心理倾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我国网络广告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创新、与受众的接受心理存在距离、效果测评模糊、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应通过多角度创新网络广告,采用针对不同受众心理的广告策略,增强网络广告效果评估以及增强网络广告的监管机制等措施,以促进我国网络广告业健康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7.
受众心理直接关系到传播的效果。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认真剖析受众需求心理,惰性心理,消遣心理,认知心理和接受传播时的心理效应,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传播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网络传播由于交互性、广容性、实时性、全球化、易检性、多信道性等特性,及其对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模式的广泛覆盖和传播形式的丰富,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受众对媒体的心理期许,使受众认知结构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为达到与受众认知结构的同构,满足受众在网络传播背景下更为丰富、更具挑战性的心理期许,网络传播的编辑人员必须着手3方面工作,即盘活网络资源、畅通信息供求渠道;构筑虚拟社区、形成受众情感依赖;提升传播质量、巩固受众信息依赖。上述各点是网络传播为保证受众接受的稳定心理倾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面对文学与影视,受众的预接受心理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接受条件和接受心境不同、期待视野不同、接受动机不同。这使受众首选影视成为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的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10.
传媒对受众的正面影响是勿庸置疑的。但是,受众在接受信息传播时还会产生一些不容忽视的负效应心理。受众的负效应心理有五种具体表现,其产生的原因也各有不同。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这种心理负效应的影响可以减少甚至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11.
周丹丹 《南都学坛》2008,28(2):86-87
在"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模式逐步被"以受众为中心"的新模式所代替的数字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给受众提供了更多选择信息的自由和方便,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和对媒体的态度,以网络人际传播交流为主体的受众心理分为交流沟通心理、选择性心理。网络信息一方面可以便捷地满足受众,另一方面它的信任度受一定条件制约。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不同研究对司法裁判可接受性概念的表述差异明显,且均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司法裁判可接受性的视域下,任何类型的案件都可能成为其评价对象,裁判者之外的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裁判受众。司法裁判可接受性的评价需要对裁判属性、受众态度等因素予以全面考量。司法裁判可接受性评价无法保证受众对裁判的接受,只能提升受众接受裁判的概率。因此,更为适切的概念表述应为:司法裁判可接受性是在综合考量裁判属性、受众心理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受众接受裁判可能性的预判。完善后的概念将司法裁判可接受性定位为司法裁判合法性的有益补充,不仅纾解了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与合法性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提升了司法裁判可接受性概念与现有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3.
虚拟人物在当今的电视广告中大量出现,有其深层次原因。它是图像时代视觉文化、商业文化的必然现象,虚拟人物广告在商业上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专属性强、可塑性强等优势。虚拟人物广告至少在追求快乐的体验、怀旧情结的慰藉、被关爱被照顾的心理需求这三方面契合受众的心理诉求。广告中虚拟人物形象的价值来自受众的认同,虚拟人物广告创意只有针对目标受众的情况进行恰切有效的诉求,才能适应受众的接受心理。广告中虚拟人物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虚实结合、真实与夸张结合。优秀的创作是在独特创意引导下,将二者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在似与非似之间,写实与变形之间,准确拿捏。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的日益崛起以及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对大众传媒及其受众产生巨大影响。在分析新媒体概念、特征以及新媒体环境下体育受众产生的变化基础上,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的体育受众心理主要呈现主体意识增强、求新心理增强、娱乐心理增强、求真心理增强、选择心理增强等特征,针对这些心理特征,提出引导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充分满足受众需求心理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广告应给受众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力,促使其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接受美学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对广告翻译具有重要启示.译者应充分考虑受众的期待视野和审美情趣,以再现和拓展广告原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作为受众的国防生的基本心理矛盾有:与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心理矛盾、与心理健康教育接受环境的心理矛盾。国防生接受心理的特殊性表现在:能动性与受动性、递进发展性、实践活动性。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集中反映在国防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增长、心理健康意识的转变、心理健康自我维护能力的提高及行为的变化方面。国防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挑战。优化国防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首先要以客观的国防生接受心理为依据,强化其接受动机,兼顾个体差异;其次要以科学的传播方式为桥梁。  相似文献   

17.
浅谈大众传播中的受众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众是传播系统中非常重要、非常活跃的因素 ,是产生传播效果的关键。对受众研究的出发点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 ,从受众的认知心理、受众的需求心理及受众的心理效应来对受众心理进行整体把握 ,积极争取主动 ,进行前馈式的受众研究 ,这样会更能有效地把握受众心理的走势。  相似文献   

18.
恐惧诉求虽然具有较为强烈的震撼性,但也会造成广告受众的反感.在广告劝服中使用恐惧诉求,具有两个尖锐的矛盾,一是恐惧的程度与广告受众心理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二是消除恐惧的内容与恐惧主题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突破恐惧诉求的接受困境,需要借助幽默.从幽默的心理接受机制出发,分析其在恐惧诉求广告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从受众的信息接受心理入手,重新审视被学界长期忽视的受众把关环节。目的不是要将受众把关的能动性盲目扩大化,也并非宣扬媒介无力论,而是希望受众能够意识到对媒介把关过的信息进行再次把关的必要性,并及时消除媒介崇拜,保持对媒体的警戒状态,不盲目信任媒介信息,争做自己的把关人。  相似文献   

20.
公益广告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只有让大众从内心接受才能达到公益广告的目的。公益广告的创意必须从受众心理入手,宜采用劝诱提示式、情感式、幽默式、恐惧式、含蓄式等表达方法,丰富广告的创意,增加广告的魅力,使公益广告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