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根脉和生命力,城市文化建设则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引领与支撑。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文化建设应遵循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按照市民社会的愿景需求,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打造主题鲜明的城市文化;并有效解决好城市文化主题的坚守与整体推进的关系、城市文化建设与市政建设的关系、城市文化建设政府主导与全民参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化旅游资源与成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永恒主题和战略目标。近年来人们开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都作为蜀文化中心和四川省会城市,历史文化沉淀厚重,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本文首先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文化旅游的涵义及其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还结合成都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如何实现成都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有效结合,实现成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10月21日至23日,以“全民终身学习——城市的包容、繁荣及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有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员国、各国城市政府和教育部门官员、联合国有关机构、企业以及专家学者在内的五百多名国内外代表参加大会。  相似文献   

4.
城市发展有赖于主题文化的确定与推介,城市之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文化力的竞争上。“湘军文化”是娄底市独特而珍贵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湘军文化”,并把它作为娄底市的主题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对于提高娄底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推进娄底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的话:为了贯彻实施国家和北京市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积极推动海淀区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北京联合大学成立了文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共海淀区委宣传部共同创办北京三山五园研究院,2013年11月9日,“三山五园和京西文化”专家研讨会暨北京三山五园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在北京联合大学举行。本次会议围绕着“三山五园和京西文化”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启发性的讨论,主涉及三山五园和京西文化的文化渊源、历史内涵、价值定位,三山五园与京西文化的关系,历史文化景区的保存现状与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本刊以笔谈的形式登部分专家的精辟见解。——张连城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主题学和知识谱系学为批评维度,绘制了新时期文学中的“文化边缘人”谱系图,解读了“活动变人形”、“顽主”、“疯女人”、“最后一个”等人物形象的文化身份及其特征,梳理了每一类型人物的演变史,界定了“文化边缘人”的本质,并从多重视角阐释了这一“主题人物”的文化意义及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当前少数民族文化有被边缘化的趋势,而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可以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但若“单一”地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成本过高且缺乏吸引力,应对其进行“系统”开发,比如以流域为纽带等。本文详细论证了“酉水旅游带”的开发,特别应明确该旅游带的“文化主题”、系列个体旅游点的“文化主题”及其联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第三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主要议题是“跨文化交流———文化身份与文化调适” ,分会主题包括“全球化与多元化”、“中国文化的变迁”、“对比研究与文化教学”和“传媒与文化研究”。会议讨论了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国文化的定型所发生的转变和亚文化之间的关系、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 ,以及国际上跨文化交流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国城市环境的文化品位提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忽视城市文化建设的倾向。其症结在于小农文化意识的影响、市民文化的缺乏、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的制约及城市政府和官员的城市意识不强等。建设高度的城市文化环境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应当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目的本身和重要内容 ;应当作为提高城市建设的经济效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应当以张扬人本意识、人文精神和市民文化为主线 ;应当以提高市民素质、转变市民观念、振奋市民精神为主题 ;应当把展现优秀民族文化与借鉴外来进步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0月13日至15日,海峡两岸第六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暨两岸文创本科学术联盟会议在济南大学举行。本次会议以"文化·创新·融合"为主题,海峡两岸共有30多家高校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提交论文50余篇,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与会者围绕"文化·创新·融合"主题,就"文化创意与文化生活"、"文化创意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发展与问题"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热烈的讨论,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一些学术前沿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问题得到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两岸文创联盟会议进一步加强了两岸文创产业教学和研究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