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形音义皆备的、具有分化孳乳能力的母文表义这一思路,将<汉语大字典>所收录的60多个"奄"族字加以剖析,写成了<<说文解字>中的"奄"族字试析>一文,剖析了<说文解字>中收录的13个"奄"族字,并附录了<汉语大字典>所收录的<说文解字>以外的近50个"奄"族字,略加分析,分成具有"覆盖、隐藏"义、"相及、相合、比长短"义、"黑、污浊、肮脏"义、"疲乏、病"义、"急遽、忽然"义、"不奢侈"义、"覆盖、遮藏、盛装物体的东西"义这7组同一母文(右文)而古音相同、相近,意义相通的字.现补析、论证这些字的意义与其母文及其外化符号有密切的关系,并把这些"奄"族字与母文的关系用表示意于文末.  相似文献   

2.
心理距离是跨文化交际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汉语词语"老外"对外国人和中国人双方都造成了心理负面影响,拉大了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老外"是落后的,应当被摒弃。  相似文献   

3.
对否定接头辞“不(ブ)”“无(ブ)”可自由替换的词的考察@倪永明$江苏大学人文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新的宣言书,它在理论基础、价值目标、实践取向上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反映了邓小平理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在<邓小平理论概论>的教学过程中努力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对<长恨歌>的理解历来有多种说法.其中"双重主题"说值得注意.但这种说法未能说明白居易何以将讽刺的对象一下子转化为同情歌颂的对象,也未说明讽刺与同情何者为主.本文试图从传统爱情悲剧对<长恨歌>主题的影响这一历史角度来解决"双重主题"说未能说明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史籍所载的贵州"龙家"族属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成为学术界特别是史学界争论不休的难题."龙家"所指代的人群实体到底属于哪个民族?是一个单一的民族,抑或是属于某个已知的民族?笔者在校释<百苗图>的过程中,排比了元、明、清三代对有关"龙家"的史籍记载,并结合当代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论证了"龙家"可能曾是包含有苗族、布依族、汉族和彝族等民族在特定政治背景下所形成的一个稳定的民族集合体.  相似文献   

7.
楚简<老子>的文本构成,是目前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有人认为楚简<老子>是摘抄本,有人认为是全本,也有人认为是在三个不同的时间单位里产生的三种不同抄本.通过对楚简<老子>中"亡、無"和"  相似文献   

8.
作为"狯"的异体字,"()"在上古本是从"()"声(中古随"狯"转入"夬"韵),由于其声符"()"后来变形为"舌",所以"()"就以"狧"的形式出现于作品中.我们首次在典籍中发现了这个形声字"狧"(区别于会意字狧tà)的五处例子.同时,我们还考察了"狯"的另外两个异体字,"姡"和"()",并且初步断定"()"不是"狯"的异体字.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过客>中的"过客""少女""老翁"三个人物的形象内涵从某种程度上可说是鲁迅内心三个"自我"的象征.而鲁迅小说中那些主体感情色彩极浓的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涵无疑和鲁迅的精神内涵一脐相连,他们身上大致体现了鲁迅的思想发展变迁历程,折射了鲁迅在不同时期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甚至人生经历.这里将鲁迅笔下主体性极强的人物分为过客型、过客--老翁型、少女--过客--老翁型三类.紧扣过客的精神内涵,重点论述前两类人物类型,阐释他们的"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的生存方式和"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0.
党的建设问题,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复兴.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是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需要,用"三个代表"来表述党的建设钢领和使命并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在党的建设史上是第一次;在内容、时代特点和内部有机联系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思想的创新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发展."三个代表"的提出,对于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