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横行天下战诸侯,奴隶自能创历史,既有名声如日月,太山遗落人间事,怒发冲冠斤盗丘。“英雄”岂得与同侍①!何须竹帛传风流②!纵一毫芒亦千秋。是真大盗定然刁,百代信徒皆颂“圣”,云鹏反为尺鹤笑③,“正史”偏多颠倒事,名位窃来身价高。一时死党俱崇“豪”。鸿鸽却遭燕雀嘈。新翻旧案见英髦④。拓得千乡季一城,初居柳下为兄弟,莫以羽毛混推凤,虽云异姓如林孔,季称“邑主”拓称雄⑤。后似参商各西东⑥。要由行径辨蛇龙。黑线千年一脉通。诬良为盗盗充豪,诡计戳穿恐(孔)而去,蒙沙折戟沉“天马”,咏拓于今创新调,狐媚最终不掩躁。阴谋暴露凛(林)…  相似文献   

2.
是奴隶们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长期斗争的焦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与此相反,一切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都是从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否定社会的基本矛盾,宣扬英雄史观,歪曲和抹煞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把社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时期,在风起云涌的奴隶起义推动下,中国社会经历着从奴求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动,各个阶级,各种政治集团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方案,在思想领域里出现了相互斗争和相互作用那样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春秋战国之交柳下跖领导的奴隶大起义,给政治思想领域带来尤其深刻的震动。如何对待奴隶争取解放的历史潮流,将决定每个阶级、每个集团的前途和每一种学派的历史命运。因为,“阶级斗争,人民中的被剥削部分反对剥削部分的斗争,是政治变革的基础,并且最终决定一切政治变革的命运。”(列宁: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历史虚无主义者歪曲人民英模人物的现象入手,描述歪曲人民英模人物的种种表现,概括了歪曲人民英模人物表现的主要特点。从学术立场出发,直指历史虚无主义者歪曲历史事实的要害,利用可信的历史资料和新的调查结论,对有代表性人民英模的历史事实做了还原和强调,提出历史科学的客观性和历史研究工作者应持的求真态度,强调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科学地评价人民英模人物。  相似文献   

5.
论李逵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作者为了美化、肯定宋江的投降主义路钱,对李逵这个梁山农民革命的英雄恶意地进行歪曲、丑化、否定。但我们从《水浒》作者对李逵的歪曲描写中,仍然可以看到一个农民起义英雄敢于造反的阶级本貭和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6.
一毛主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中国历史上,劳动人民是反孔斗争的主力军,民间文艺是劳动人民反孔斗争的重要阵地。孔孟之道是宣扬剥削有理、压迫有理、鼓吹复辟倒退的反动思想体系,是历代反动派对劳动人民实行反革命专政的精神枷锁。因此,劳动人民在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中,也就必然首先要在思想上批判孔孟之道。从柳下跖痛斥孔老二,陈胜、吴广否定“王侯将相”的“有种”论,黄巾起义英雄否定儒家的“天不变,道亦不变”论,直到李闯王铲除“理学”,洪秀全鞭抽孔老二,起义奴隶和起义农民的反孔斗争,至今还闪耀着战斗的光芒。  相似文献   

7.
英雄不仅是日常社会生活中的高频词汇,更是各领域学者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中国共产党坚持从马克思唯物史观和人民价值立场出发,用英雄范畴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全面建构起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人民英雄范式。人民英雄同时兼具人民性和先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生活性和政治性、时代性和历史性、现实性和未来性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百年来英雄观的升华。从生成逻辑层面看,人民英雄是中国共产党在批判中华民族传统个人主义英雄和西方超级英雄基础上建构的全新范畴,以最高荣誉的英雄称谓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既在百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批判了传统精英式个人英雄主义,以人民英雄和集体主义超越了传统英雄主义的局限,同时还在实践进程中以人民英雄范式为基础批判了西方超级英雄主义,一方面深刻揭示批判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西式神性英雄、超级英雄的盲目崇拜,另一方面还以人民英雄批判和回应了西方超级英雄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人民英雄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提炼和升华,是立足新时代实践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和群众观的创新发展。人民英雄范式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殿堂和人民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是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支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因此新时代要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赓续发展人民英雄范式:要在深化研究人民英雄范式基础上全面擢升中国特色的英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要在大力培育人民英雄文化基础上推动中国特色文化建设,为实践发展贡献更持久的精神文化力量;要在加大人民英雄表彰基础上全面发挥中国特色英雄力量,型塑尊崇、捍卫、学习和爱护英雄的社会氛围;要在强化人民英雄教育基础上建构中国特色英雄教育机制,为新时代赓续和弘扬人民英雄范式作出更长远贡献。  相似文献   

8.
烽火四起,浓烟翻滚,乌云压地。庄园起火了,城堡在燃烧……奴隶主们丧魂落魄,仓惶逃窜。奴隶们挥舞戈矛、棍棒、满山遍野奔来。山崩地裂的呐喊声,衬托出汹涌澎湃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英雄观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坚持人民立场和英雄的人民属性,诠释了新时代以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为历史坐标,以民族独立和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落脚点的英雄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重要精神元素。应倡导尊重和敬畏英雄人物,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推崇人民英雄理念,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注重维护英雄权益,完善法制保障; 营造学习氛围,建构先进英雄文化。  相似文献   

10.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大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在我国古代史的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四人帮”一伙出于他们篡党夺权的反革命目的,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以批儒评法为名,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是肆意歪曲,在他们的笔下,一部春秋战国史变成了帝王将相史,地主阶级的法家成了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儒法之间的斗争成了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法家是爱人民的,是和人民的利益根本一致的。这完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原理的公然背叛,是反动的“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的再版。对此,我们必须给予彻底的揭露和批判,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  相似文献   

11.
奴隶阶级有自己的哲学,有自己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这是肯定的。我们认为,既然“是奴隶们创造历史”,那么,奴隶阶级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这是毋容置疑的事实。特别是奴隶阶级反抗奴隶制的长期斗争实践,不可能  相似文献   

12.
英雄烈士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同时英雄烈士的名誉也关乎社会公共利益,是社会公共 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社会应有尊重和保护英雄烈士名誉的义务。《民法总则》第185条首次特别强调对英雄烈士名誉的法 律保护。在此基础上,英雄应解释为近代以来为国家、民族和社会利益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并已身故的人员,烈士的认定 依现有的评定标准。应明确界定以歪曲、丑化、诋毁、否定的方式侵害英雄烈士名誉的行为。在英雄烈士近亲属可提起诉讼的 基础上,赋予民政部门和人民检察院起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学生时代的毛泽东曾认为英雄创造历史,崇尚圣贤救世。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他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高度评价与推崇为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压倒一切敌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以及共产党员应该具有英雄的精神品格。毛泽东的英雄观激发了人民群众的英雄气概,塑造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建构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传统。新时代重温毛泽东的英雄观,有利于我们缅怀英雄、维护英雄、争做英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英勇奋斗。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和实践价值,值得多视角不断研究。这一论述的产生具有多向度的现实针对和多维度的思想源流。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需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在英雄观意识形态中指导地位的需要,是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国家话语体系的需要;它与优秀传统文化英雄观交相契合并对之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一脉相承并对之进行了时代化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英雄与时代的关系上,明确指出英雄来自时代和人民,是国家的先锋、民族的脊梁和坐标、社会的榜样;在英雄的主体上,展现了人民总体、群体、个体三重英雄主体逻辑,表明了人民英雄是英雄的核心范式;在英雄的含义上,明晰了英雄的本质、精神和品格;在英雄的养成上,指明了英雄养成的总体、根本、具体三重路径。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发展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英雄观的基本问题,即英雄与时代的关系问题,指明了这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内容,明确了时代对英雄的决定作用和英雄对时代的影响作用,并把英雄对时代的作用同英雄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作用统一起来,全面完整科学回答了英雄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的问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基本原理即英雄与时代关系原理的原创性贡献;这一论述创新了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人民英雄主体思想,深化了英雄主体内涵,拓展了英雄主体外延,使英雄主体更具有广泛的人民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核心概念的原创性贡献;这一论述在英雄谱系上是动态谱系与静态谱系的统一,展现了人民英雄是英雄的核心范式,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英雄发展观的原创性贡献;这一论述从唯物史观格局、宽宏的历史视野特别是新时代站位高度,阐明了英雄观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和价值归宿问题,形成一个既全面完整又内在关联的科学的英雄观体系,其本质特征是英雄的人民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理论体系的原创性贡献;这一论述在历史中理解英雄,在英雄史中理解历史,将英雄观统一于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人民观,开辟了英雄观与历史观统一的大历史观、大英雄观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黎澍于今年7月30日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提法是完全错误的。一是命题的错误的逻辑推理,把物质条件创造者和历史创造者完全等同起来了。二是这一命题是与“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相对立而产生的,二说各执一词,不符合事实。三是把无所不包的历史看做是由一个独一无二的力量创造的。事实是英雄创造自己的历史,不能创造一切历史;人民群众也是一样。黎澍的论点在学术界引起了争论。有的学者仍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有的则认为对创造历史的问题应作全面的、有层次的分析。还有的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相似文献   

16.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这是我们在研究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历史时所必须坚持的基本观点,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肯定劳动人民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作用。 在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过程里,劳动人民不断地举行了反对反动腐朽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的英勇斗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一个集中表现就是坚决地批孔反孔。劳动人民一直就是反孔斗争的主力军。他们深深懂得,孔孟之道是他们的死敌,是反动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因此,对于孔老二这个专搞复辟倒退的家伙,他们从来就是极端的鄙视和仇恨,而每在革命高潮到来之际,就把斗争的锋芒直接指向孔丘的反动说教,一次比一次更英勇、更深刻地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冲击。历史雄辩地证明,我国历史上劳动人民对反动孔学的批判,比任何剥削阶级的思想家,观点更鲜明,立场更坚定。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奋勇前进、开创伟业的辉煌征程中,涌现了大量英雄人物,形成了具有深厚人民性底蕴的英雄观。从理论逻辑来看,人民性是批判英雄史观理论谬误的利器,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的观点坚守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根本立场,科学阐释了英雄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内在关系;从实践逻辑而言,人民性成为摆脱英雄史观实践迷途的关键,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英雄不仅是实践中所涌现的杰出代表,以人民群众为构成主体,还是有效引领人民群众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先锋模范;从价值逻辑而论,人民性成为超越英雄史观价值缺陷的基点,中国共产党英雄观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归宿,承载了中国共产党真挚深厚的人民情怀、一以贯之的为民本质,彰显了其价值理念的先进本色。  相似文献   

18.
《水浒》打着描写农民起义的幌子,宣扬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竭力讴歌美化宋江叛卖、投降的修正主义路线,百般丑化农民革命英雄,肆意歪曲、贬低农民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是彻头彻尾的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农民革命岂容歪曲,叛徒宋江不许美化!我们石庙大队,位于梁山泊北部,原系梁山义军英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石碣之乡。虽然从北宋末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然而,当年农民义军“撞破头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的大无畏的革命造反精神和  相似文献   

19.
王张江姚反党集团为了篡党夺权,大造反革命舆论。他们也把史学作为篡党夺权的工具,贩卖历史唯心主义,歪曲、伪造和颠倒历史,把中国历史搞得面目全非。“四人帮”原是一伙不学无术之徒,对史学一窍不通,但忽然染上了历史癖,大谈其历史。他们把中国阶级斗争的历史篡改成“儒法斗争史”,把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颠  相似文献   

20.
哲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它是为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服务的。春秋末期,奴隶阶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柳下跖同没落奴隶主阶级代言人孔丘的论战,就是奴隶同奴隶主两个阶级、两条哲学路线、两种世界观的正面交锋。剖析这场大论战,将有助于我们认清奴隶阶级的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