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型高校高年级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应用型高校培养目标以及本科生教育的特点出发,结合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基金资助计划特点以及指导大学生科研立项的体会,就如何依托产学研合作模式提高高年级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以及指导学生撰写科研报告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高年级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悉心指导的前提下,更应充分挖掘和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严谨的科研作风。通过讨论旨在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高年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休斯顿大学计算机系本科生科研“REU计划”为例,介绍了“REU计划”的申请、内容、实践等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的情况,同时得出四点启示,旨在为我国研究型高校在探索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培养大学本科生的初步科研能力是当今时代提出的战略性需求。在学生以学为主的情况下,科研能力培养客观上与之存在着时间上的冲突,而结合课程教学对本科生进行早期科研训练,可以确保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两全齐美。  相似文献   

4.
通过科研实践活动的开展,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因此科研实践是培养本科生各项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研究与创新能力"是指高校本科生在研究性学习基础上形成的初步科研创新能力。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养成的渐进性规律出发,提出研究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梯度模式,研究性教学与课题式培养是这一模式的关键环节。梯度模式的有效实施有必要引入评价机制。以答辩形式科学评定本科生的学业创造能力,是这一能力评定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科研训练给大学生提供了实际探索的机会,使大学生的独立性、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也开始重视开展科研训练,培养研究型人才.针对大学生专业基础和研究能力的不足,设计出大学生科研训练的一般过程,使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训练中.最后阐述了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意义: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可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7.
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大学本科生普遍存在创新意识缺乏和科研思维能力不足,应从培养大学生科研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进行科研选题以及指导学生完成科研成果等方面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型大学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途径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兰州大学为例,对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进行了多方面有益的实践和探索。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还应坚持精英教育理念不动摇、完善招生制度、改革教学计划、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努力实现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有效互动、推行“2+1+2”+“X”本-硕-博连读的新型培养模式等。  相似文献   

9.
职业能力是教育技术学本科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教育技术学本科生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方向能力和综合能力。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教育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存在一定差异。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措施和毕业生实习机制等角度来探讨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课程设置、实践实训、校企联合培养和分专业方向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促进该专业本科生职业能力提升的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设计过程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及其实例加以论证,论述了在本科生毕业设计及其过程中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毕业设计环节与科学研究的关联等问题,为本科生在毕业设计阶段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