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是我国古代图书出版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家刻本与官刻本、坊间刻本三者成鼎足之势。家刻本对文化的贡献有裒辑文化典籍、传扬尚文之家风、促进私人藏书的发展;对版本学、目录学的形成及发展,亦有贡献;宋代家刻还出版了最早的综合性丛书。由于家刻本重视质量,成为后世珍贵典藏——宋版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北京大学图书馆历史沿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我国历史久、藏书多、规模大的图书馆之一。北京大学创建于一八九八年,原称京师大学堂,于一九○二年设置藏书楼(?)一九一二年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藏书楼随之改称图书部,一九三一年才正式改称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到现在已有整整八十年的发展历史。北京大学图书馆现有藏书三百四十万册,其中有外文图书九十多万册。最早的藏书是从清代各省官书局调拨的局刻书,并以康有为强学会藏书和巴陵方功惠碧琳琅馆藏书为基础。以后又陆续收进了以收藏版本和敦煌卷子闻名于世的木犀轩李盛铎藏书,以及以收藏戏曲小  相似文献   

3.
我国图书馆的为读者服务观念和服务工作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本文拟将其变迁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阐述为下。一、从图书收藏到藏书开放(一)从图书收藏到图书流通观念的萌芽我国封建社会的藏书事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最初是宫廷藏书、官府藏书,逐渐发展到书院藏书、私人藏书。宫廷藏书只供皇帝一人使用。官府藏书的职能主要是搜集、整理和保存  相似文献   

4.
西谛(1898——1958),是我国著名学者、闻名中外的藏书家郑振铎先生。他以毕生精力辛勤收藏中外文图书共达一万七千二百二十四部,九万四千四百四十一册,其中主要的、数量最多的是古籍文献的线装书。这在我国现代私人藏书家中是屈指可数的。郑振铎先生不仅有大量珍贵的藏书,在目录学领域也做过不少的书目编制及版本鉴别工作,在这些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5.
两宋数百年之历史 ,尤重国家图书的收集和整理。由于统治者积极奉行“广开献书之路”的政策 ,采取了有效的“据目求书”、“奖赏献书”、“专使访书”等措施 ,使“三馆”、“秘阁”书库的藏书得到了迅速补充。纵观两宋国家藏书事业的发展历史 ,虽历经 30 0年沧桑 ,却呈兴衰起伏之状。至南宋末年封建国家藏书数量达到唐宋以来藏书历史发展的顶峰 ,这无疑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宋代刻书可分为官刻、家刻和坊刻三大体系,这里仅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刻图书事业略加论述: 国子监是两宋时期的封建教育管理机构,国家最高学府,掌以经术教授诸生、荐送学生应举之事,同时又负责刊刻书籍等有关图书事务。国子监刻书校勘精,质量高,范围广,数量大,它实际上已成为国家的刻书中心。  相似文献   

7.
尤袤著述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表字延之,自号梁溪居士、遂初居士,又称"尤书厨",是南宋著名的藏书家。他行文典丽,擅长书法,更爱收藏古玩碑刻,藏书之多,当时推为第一。他还乐于刻书,经他刻印的《文选》,世称精本,流传至今。遗憾的是,他自己的著作大多失传,与他的知交陆游、杨万里成千上万...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的私人刻书、贩书及藏书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私人刻书、贩书及藏书业有了新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我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明中期以后,私人刻书业日渐兴盛。究其原因,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造纸、印刷等手工业部门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纸的产量和质量及印刷术都在不断提高;二由于商品经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藏书家的特点我国历史上的藏书事业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官藏与私藏。我们通常所说的藏书家,是指私藏之家。私家藏书真正成为一个时代风气的则从北宋开始,因为到了宋代刻版印刷大兴,刻书成风,藏书也由此蔚然成风。宋代之后,私藏之风渐盛,明代则愈见其烈,至清代达到了极盛时期。明、清两代的著名藏书家多以千计,各家所藏动辄几万卷,甚至几  相似文献   

10.
秦汉时期私人藏书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特别是汉代,我国私人藏书在先秦基础上,得到了相当的发展。汉代宽松的文化政策,国家的长治久安,经济的增长繁荣,加上统治者对书籍文献的重视,开献书之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定校书之制,设专司机构,尊儒重经,明经取仕,兴办太学,鼓励私学,刻立石经,开辟书肆等等,所有这些,不仅为私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而且也刺激了私人藏书,加之造纸技术的发明和改进,遂使汉代私人藏书持续发展。汉代官私抢救、恢复、整理、保藏、编撰、传播书籍文献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对传承中华文明贡献之大,无法估量。  相似文献   

11.
浙江出版业历史源远流长,其刊刻工艺发达,注重文教相习,有很多专门性的藏书与出版机构。从中唐时的官刻,到两宋时的私刻,及明清时的藏书阁、古籍考据、文献整理等,浙江出版业保存和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了学术研究的繁荣,推动了图书馆学与目录学的发展,形成了系统而富有特色的出版思想,对我国出版业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藏书楼作为典藏古代文献的特定场所,传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促进近代编辑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明清藏书楼及其刊刻出版历史是最为活跃、最具个性的时期。此期形成众多著名出版中心及刻书业集散地,刻书内容包罗万象,精校精刻久负盛名;影刻技术使影印本成为重要版本类型,且活字、套版及版画印刷术都有长足进步,呈现出版技术多元化状态,对近代出版技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明清重视文化成果的典藏整理、编纂及出版,编辑出版业进入创作旺盛期,刊刻出版了量多质优的文化成果,可谓我国手工业印刷之集大成,对典籍保护与传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藏书楼为近代出版业的发展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对中国出版之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宋元时期的漳州刻书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其中所涉人和事大多与朱熹学派有关,二是以个人之力刻书最多的就是大儒朱熹。由此可知,朱熹任漳州知府时间虽然不长,但对漳州地区的图书出版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4.
清代是我国古籍丛书发展的繁荣时期,除著名的官修《四库全书》之外,许多私刻丛书也竞相而出,其中黄丕烈所校刻的《士礼居丛书》是清代前期的一部很有特色的丛书。黄丕烈、字荛圃、江苏吴县人,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藏书家和校勘家。黄丕烈藏书注重版本,遇有善本不惜破产而购之。他尤其喜爱宋板本,自号“佞宋主人”,并称“余生平无他嗜好,于书独嗜好成癖。遇宋刻,苟力可勉致,无不致之以为快。”即使是宋刻残本,虽残鳞片甲也不放过。经过多年的努力搜罗,得宋刻百余种,以“百宋一麈”名其藏书之室。宋本之多,名倾海内。王芑孙在《黄荛圃陶陶室记》中称:“今天下好宋板书未有如荛  相似文献   

15.
先秦两汉时期私人藏书述略朱根我国历史上不仅藏书家人数多,而且所藏之书品种繁富,内容广泛多样,它作为我国文化图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推动着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在我国文化学术发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先秦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私人...  相似文献   

16.
明代皇室的藏书规模和数量远迈前代,在中国藏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其间有变化,大约经历了初步发展、全盛、衰微三个时期。现将三个时期的情况略述于后。一明代皇室藏书初具规模在太祖、成祖二朝,对有明一代产生了重大影响。朱元璋继承了历代帝王开国之时购求民间遗书的传统,非常重视图书的搜集。“太祖既克建康,龙凤丙午,即命有司访求古今书籍。”①洪武元年(1368年),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兴师北伐,“八月庚午,徐达入元都,封府库图籍。守宫门,禁士卒侵暴。”②尽收元代皇室藏书并运到南京。③由此,皇室藏书数量大增。  相似文献   

17.
高校系资料室是高校图书馆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模虽比图书馆小,但它有图书馆不可比拟的优点。首先,应考虑本系的规模,即根据不同系的教学、科研需要来确定购进图书的数量,对重点学科的藏书比例要高一些,约占70%左右,一般学科所占比例相对低一些,约占30%左右,在确定藏书数量的同时,应该把握好藏书的质量。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合理的藏书结构、所收藏文献资料的知识价值和情报价值以及对读者需要的满足或者说是读者的使用率。②各高技资料室可根据自身特点,在同类图书报刊资料中选订最有代表性的书刊。③注意…  相似文献   

18.
刘承是近代史上藏书最多的私人藏书家。民国初年他兴建了嘉业堂藏书楼,其藏书不拘于宋元精椠,还相当重视明清两代书籍,收藏了大量稿本、抄本;其藏书思想也颇为开明,他把藏书开放借阅,同时又把大量珍秘古籍刊刻流通,而且嘉业堂刻书选择优秀底本,校勘严格,刊刻精美,向为世人所重,这些都对中华文化的保存、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嘉业堂的衰落也同样给后人留下了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9.
清代是陕西书院发展的顶峰时期。书院藏书主要来源于皇帝御赐、官吏赠书、私人捐赠、书院自置四个主要途径,制定并实施了图书的典藏、借阅、保护制度管理制度,并进行了图书编目的工作。根据书院藏书及其学风的不同,书院分为理学的书院、科举的书院、新式书院等类型,反映了清代陕西书院藏书特点及其与区域学术发展、教育理念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0.
隋唐五代时期,浙东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实质性开发,因而推动了文化事业发展,与此相应浙东藏书的事业也在前人基础上进入一个新阶段。这突出表现在浙东众多士人任职朝廷秘书省,参与国家的图书整理和编纂;浙东私人藏书的丰富以及佛教寺院藏书的兴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