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大学者阮元与金正喜、柳得恭和朴齐家等朝鲜著名学者均有交往,堪称清代对朝鲜学术界影响最大的中国学者之一。朴齐家、金正喜、李尚迪三代朝鲜学人,都深受阮元的影响,在经世致用之学或考据学方面留下了许多重要著述,并对阮元的学术成就和思想在朝鲜的流播以及发扬光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戴震、丁茶山的实学思想丁冠之清代学者戴震(1724-1777)和朝鲜学者丁茶山(1762-1836)是东方实学的两颗巨星,实学的集大成者。他们以“实事求是,不偏主一家”(钱大昕《戴震先生传》,《戴震文集》附录)和“惟是是求,惟是是从,惟是是执”(《...  相似文献   

3.
十七世纪在朝鲜兴起的实学,到十八世纪得到了进一步的兴盛发展。丁若镛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朝鲜进步的唯物论哲学家,是朝鲜开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是卓越的实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实学思想在朝鲜哲学史上占着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西学东渐”与朝鲜“实学”的近代化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朝鲜“实学”派学者们所积极倡言的“经世致用”、“利用厚生”、“实事求是”,容纳外来文化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开明改革主张,是由“西学东渐”形势促成的;这必然促使朝鲜逐步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化知识与思想观念,从而为朝鲜民族通过近代改革走向资本主义近代化奠定实学基础。因此,朝鲜实学中已经有了近代化价值取向的萌芽,是朝鲜在传统文化走向近代化的转变中产生的一种过渡思想。  相似文献   

5.
公元十七世纪初,朝鲜李朝时期产生的实学派,在朝鲜学术思想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对朝鲜社会政治改革和进步以及哲学、文学和科学的发展都有过很大影响.魏伯珪是继实学大家李瀷之后又一位具有特色思想的实学家,他提出救济弊政,安定民生,改善民风士习等一整套治国安民思想,有着很好的历史借鉴意义;他具有鲜明唯物论性质的真知实践论,是其实学思想的理论基础,闪耀着思想的火花.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明代实学之祖丘浚反对理学空谈,注重现实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丘浚提倡写救时济世的明道文章,使明代文风为之一变,并对明代中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进行了全面考察,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文章认为丘浚《大学衍义补》是明代第一部实学集大成之作,其实学思想和务实精神对明代后期及清代的实学家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到了朝鲜朝后期,朝鲜的有识之士为了弥补性理学(朱子学)的弱点和克服其弊端,在“经世致用”、“利用厚生”和“实事求是”的旗帜下,兴起了一种新的学潮,后人们把这一新兴的学问称为“实学”或“后期实学”。大体说来,朝鲜朝的实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其中,...  相似文献   

8.
关学、实学与心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的关学指从宋代张载到清末刘古愚的关中理学 ,主要特点是注重实践。关学由张载奠基 ,李二曲将其发展到理学与实学想结合的新阶段 ,刘古愚在实学精神的指导下 ,将近代科学技术及相关思想引入关中 ,传统意义上的关学即告终结。清代关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实学与心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在明末清初中国学术由宋明理学向清代实学的初步转型中 ,王夫之建立了以务实、重行为基本特征的哲学体系。王夫之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理论成果 ,也是清代实学的重要哲学成果  相似文献   

10.
明清实学思潮的产生,就其思想渊源来说,是来自于宋明理学而又 对立于宋明理学,是理学中所包含的实学思想的继承、改造与发展,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 又有严格的区别。本文从剖析理学知行观这一角度,揭示理学,尤其是王守仁的“心学” 与明清实学的关系,进一步透视明清实学的渊源、演变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思想史上关于实学思想的有关论述可以看出,"实学"一词至少包含了崇实黜虚、实事求是和经世致用三个方面的内容。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阳明心学思想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心学体系中包含了丰富的实学思想,知行合一、力行实践、辨明义利是阳明实学思想的三大特征。阳明实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实学构建中具有启示意义:可借鉴其重视道德修养、知行合一的思想,从"正人心"入手端正人们的道德认知,以克服当前的道德危机;可借鉴其辨明义利的思想,加强"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引导,以改变当前社会的浮竞之习与见利忘义状况。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朝鲜文学的发展仍显示了与清代文坛的密切关联、尤其是著名的实学派文人金正喜、申纬、李尚迪等朝鲜文人积极展开入燕文学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两国间的文化、文学交流,从而充分体现了不同民族(国家)之文化交流中的影响、接受与互补之辩证关系。本文通过两国文人的相互交流过程的考察,指出它在中朝文化交流史上的位置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实学是儒家学说经世致用思想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形成的对促进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历史形态。东林学派是晚明时期实学思想的重要代表 ,他们在与王学末流和专权阉党的斗争中 ,先后在教育和学术、道德修养和认识论及治国济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和见解 ,形成了一个反对空幻虚无、谈空说玄 ,提倡求真务实、实学实用 ,致力治国济民、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体系 ,对明清实学思潮的发展和最终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实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当时社会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名媛诗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清代经世致用实学在女性世界别具意义的实践成果。从实学方面来说,是进一步彰显了其经世致用性,并扩大了其影响范围;从女性方面来说,则是使部分清代知识女性开始步出闺阁走向社会并放眼世界。就女性话语的表现形态而言,则意味着“内言不出”的传统闺闱戒律受到了非一般的挑战。但其中也不免表现出时代的局限性。或许这就是清代知识女性尴尬却又是真实的状况——在走向近代文明之际,仍难免受制于沉重的历史因袭。  相似文献   

15.
产生于朝鲜李朝末期的实学思潮,在对理学末流囿于正统、脱离社会现实的形式教条学风的批判中,广收博取儒学、西学、心学、考据学等流派的积极因素,从而形成了一个融现实性、科学性、启蒙性、开放性为一体的具有近代指向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实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学派和主导的社会思潮,产生于明朝中期至鸦片战争前的三百余年间,明季,发展到了高峰,当时的许多有识之士无不受到这一思潮的影响,作为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兼备的张岱也不例外。在其留存的著作中,鲜明地表现了他丰富深刻的实学恩想。张岱的思想儒释道兼具,又以儒家思想为主,他秉承了曾祖父张元汴笃信阳明良知之说的影响,接受了陸王心学和王门异端思想的洗礼。明末清初,王学式微,不少主张经世致用的学者因为不满王门后学的空疏,纷纷对王学采取全盘否定态度,张岱不以为然。他以历史的眼光给予王学创始人“…  相似文献   

17.
黄宗羲教育思想对明清实学思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宗羲在批判理学流弊的同时,特别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他提出的学以经世致用的思想是从总结明亡教训和清算理学的斗争中形成的,是清初实学教育思潮的重要内容。他提出的宽于取士,严于用士的取士制度改革,公其非是于学校的办学主张,实用广泛的科技教育思想及学用一致的教学思想对清初新思想、新学风的形成及近代实学思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8世纪上半叶,朝鲜使节受传统“华夷”观的影响,否定满服。而18世纪下半叶朝鲜实学思想兴起,开始客观地看待满服,认为满服实用,否定朝鲜服饰。朝鲜主导思想的改变影响着朝鲜使节对满服看法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的产物,他的哲学观点,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又是中国哲学的继续,其实学思维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两方面的阐述,一方面通过毛泽东论实与质、实与中庸及实事求是,说明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继承与发扬中国实学的哲学传统;一方面又通过毛泽东实学思维与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特征及中国近代思维,说明毛泽东的实学思维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还着重指出,毛泽东实学思维值得重视的原因,不仅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而且在于它是中国哲学新发展的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20.
清代前期英雄传奇小说创作上的重要变化,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回归儒家思想传统;二是小说文体特征由传奇性向平实化转变。清代前期英雄传奇小说创作的上述变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与清代前期实学思潮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