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余艳艳  单胜道  何尧军 《社区》2008,(22):18-19
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一定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并且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社区。绿色社区的核心要素是社区环境管理,目的是通过政府与民间组织、公众的合作,把环境管理纳入社区管理,建立社区层面的公众参与机制,让环保走进每个人的生活,加强居民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素质,推动大众对环保的参与。在绿色社区建设方面,各国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也缺少比较成熟的经验,我国的绿色社区建设更是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绿色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从政府、企业和居民角度,提出我国绿色社区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社区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社区文化反映了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精神面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课题组基于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多元文化并存的状况,通过对重庆10所高校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一核心,两载体,三委会"的高校社区文化建设思路。即:将高校社区文化出现的问题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起点,使高校社区文化建设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构成部分,从而成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闪光点,进一步成为建设和谐高校的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3.
李嘉碧  朱一中 《社区》2010,(22):36-37
从2001年开始,广州市明确提出绿色社区的概念,并开始进行建设。绿色社区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社区自治进一步走向成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形式化、公众参与程度不足等问题。我国绿色社区建设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广州市的经验可资借鉴,存在的问题也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4.
黄香  高彩霞  王璐  高原 《社区》2009,(25):37-38
绿色社区是我国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一定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社区。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绿色社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阐释应从政府的主导作用、民间志愿者组织环保践行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等角度构建绿色社区。  相似文献   

5.
社区文化建设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现代化程度和一个民族文化教育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但是,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在取得相应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必须自觉承担起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文化育人与文化传播的历史责任,确立“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参与理念,确立并完善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建立和完善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6.
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一定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社区,其目的是通过政府与民间组织、公众的合作,把环境管理纳入社区管理,建立社区层面的公众参与机制。本文从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宣传教育等角度分析了绿色社区的作用特点,从政府引导、利益追求、责任分担等视角阐述了绿色社区建设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广州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广州科学发展、建设“首善之区”目标的确立,如何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研究工作也越发紧迫。文章通过对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重点对社区街道文化站的建设和社区居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和总结了当前社区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紧紧抓住依托社区文化站提升文化软实力、整合优化社区资源、创新社区文化的工作方法这三个重要环节,切实提升城市社区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高校学生宿舍区的特点,结合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新形势,提出建设环保安全、文明祥和、诚信友爱、健康积极的绿色和谐学生生活社区。建设绿色和谐学生生活社区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一部分,是夯实和谐校园的基础,有利于学生成才成长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学校和谐发展。从社区管理机制、社区硬件、社区人际关系、社区文化等方面对绿色和谐学生生活社区作一些理论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北京社区文化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北京某街道的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个人基本信息、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总体评价、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方面、对社区活动参与的积极性等多方面情况。通过调查对影响社区文化建设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就其影响的效果和原因进行了探讨,对于今后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吴正男  杨雷 《国际公关》2023,(8):100-102
高校学生资源丰富,是社区志愿服务参与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有利于社区综合治理,有利于大学生融入社会,也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教育和成长成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现状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存在培训指导不足、氛围营造不够、服务内容不丰富、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本文通过调查,提出了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等措施,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志愿,促进社区公益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区卫生服务是新世纪我国城市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顺应新形势的发展,高校医院正在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转型后的服务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为师生员工提供更方便、快捷、安全、舒适、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使其在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许多改变,社区、网络、社团正发挥日益显著的作用.从加强社区党建,建设红色网站,塑造社团文化入手,可以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区、进网络、进社团三位一体的新型立交.  相似文献   

13.
社区营造与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乡村文化多从文化的表象层面进行建设,一是相对现代文化或主流文化的认识,针对贫穷与落后的现状而采取的一系列改造建设工程;二是从文化多样性原则出发,针对快速消失和同质化现状而采取的一系列保护工程。这忽略了文化空间及其整体性的内在关联。透过文化政策实现乡村社会的发展和文化自觉,社区营造作为一种强调社区自主的文化重构过程,对建立以民族村寨为社区平台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对安徽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进行调查分析,针对体育社团的现状和发展目标,提出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鼓励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的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建筑业发展的潮流。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本文对国际上较为先进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提出了适合于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大学的文化自觉性受到功利主义思潮的冲击,以致凝聚自我认同的价值和规范失位.基于此,引入“共同体”这一概念,从大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性校园文化角度,解析一个大学自我认同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价值意义.由此认为建立活动性校园文化的“本我”评价机制、坚守“小传统”、推进开放性是完善共同体成员身份共识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7.
廊坊市大学校园绿化环境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廊坊市大学校园绿化环境的调查,利用植物种类、种数等指标,对绿化树种应用频率和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校园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三项指标均高于廊坊市园林绿化总体水平;常用绿化树种少于廊坊市常用绿化树种;植物群落中树种组成雷同者较多,缺少丰富的组合和变化。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公共偏好法对各高等学校师生员工进行校园景观布局评价的调查,分析了校园的硬环境如何与师生员工的心理需要相吻合,作者提出大学校园的绿化应适当扩大植物群落面积,提高植物种类丰富度;以人为本,创建特色校园景观;发挥校园绿化的文化功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操、品德和文化艺术的熏陶;加强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由材料发展引发的一系列关于建筑装饰设计创新的概念,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更好将建筑装饰设计与材料运用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建筑装饰材料的更新与发展,才能达到将建筑装饰设计艺术、技术结合起来快速发展的目标。从建筑装饰材料发展的历史入手,分析建筑装饰材料使用现状,结合材料特性、绿色环保、智能材料、节能材料、低碳等角度对未来材料的可能性发展方向及其对建筑装饰设计的影响进行探讨,总结归纳材料发展对建筑装饰设计影响的一般性规律,促进建筑装饰设计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营造宜居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中有教育梦。教育是保持文化传承的社会自身再生产过程。教育是塑造人性的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自由生活能力的主体,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全格公民。生活共同体即为教育共同体,学校是特殊的生活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现代交通快速发展,交通与能源、资源间的关系日趋紧张,人车冲突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有必要透过交通思考人类生存的处境和意义,通过深刻地价值反思,重新认识交通与人、社会及自然的关系,探索绿色交通文化,推进交通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完成三重转向:第一,交通发展不仅要关注其对人和社会具有的价值,还要关注其对自然和环境的价值,在价值诉求上,从传统的速度效益追求向注重环境生态平衡转变;第二,应以整体的眼光来研究交通,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交通的目标、功能、环境、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从单向度的思维向系统综合的思维方式转变;第三,需营造合适的氛围促进绿色交通制度变迁,廓清其变迁路障,逐步形成完整的绿色交通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