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稻谷作饲料利少弊多。用稻谷作饲料无论从营养学的角度还是加工的经济效益等多方面来看均利少弊多。从营养价值看,稻谷低于玉米。玉米的消化能(对猪而言)比稻谷高22%,粗蛋白质含量比稻谷高14.7%,可消化蛋白比稻谷高44%。而且稻谷中粗纤维含量极高,砻糠中的硅酸大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试管预试法、荧光检测法、pH试纸检测法对稻谷芒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稻谷芒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内酯、香豆素、强心苷和皂苷,为稻谷芒药用成分的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根据1990-2009年湖北省78个县市与稻谷相关的生产数据和气候数据,运用经济-气候模型分析了包括气候因子在内的各个因素对湖北省稻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稻谷生产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气温和降水,平均气温与降水变化对湖北省稻谷产量均有着显著负向的影响,平均日照的影响并不显著;其他投入要素对稻谷产量具有正向影响,影响大小依次为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劳动力、有效灌溉面积、机械总动力,技术进步也具有显著正向的作用。提出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增强农业基础设施、采用金融创新产品等路径以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早籼稻期货的推出引发了社会对我国能否成为世界粮食定价中心、能否拥有世界粮价话语权的关注。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对我国郑州期货市场(CZCE)、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及泰国农产品期货交易所(AFET)3个最主要的稻谷期货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及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出三者之间确实存在协整关系,且郑州期货价格引导芝加哥期货价格。此外,世界稻谷期货市场总方差中来自于CZCE的方差为39.43%,来自于CBOT的方差为26.58%,来自于AFET的方差为33.99%。鉴于现有的市场影响力和地位,我国要努力通过完善国内市场和健全期货市场等方式获得国际稻谷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我国稻谷的产量与消费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但稻谷期货在1998年退出期货市场后,一直没有恢复上市.文章从实证的角度,运用比较分析、敏感分析和相关分析对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几个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量和价格的波动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稻谷的产量与价格波动幅度最大,而稻谷的产量与下期价格相关程度最小,不利于维护粮食安全,建议尽快恢复稻谷期货上市。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以粗蜂胶为原料,研制蜂胶冻干粉的的工艺。结果表明:蜂胶冻干粉的工艺流程为粗蜂胶─→醇溶法提取─→赋形─→冻干─→冻干粉。最佳工艺条件为:(1)醇溶法提取蜂胶的最佳条件:固液比:1:25,乙醇溶液浓度7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h。(2)赋形剂为22%甘露醇,赋形的最佳条件为:22%甘露醇与4%的蜂胶乙醇溶液按76:24的比例混合。(3)冻干条件:预冻温度-74℃,预冻时间2小时,抽真空时间24小时,升温干燥20℃,升温干燥30分钟,冷阱温度为-52℃。在此条件下生产的蜂胶冻干粉的溶解度为87%,水分含量为0.93,总黄酮含量为0.49%。  相似文献   

7.
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不同的氧气浓度下,对不同掺混比的玉米秸秆与煤矸石进行混合燃烧试验,综合考虑因素与因素间的协同作用,分别对着火性能、可燃性能、挥发分析出性能和综合燃烧性能等试验组合进行燃烧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氧气浓度对各项燃烧指数影响均较大,掺混比对着火性能、可燃性能以及综合燃烧性能影响较大,升温速率仅对挥发分析出性能影响较大;混烧的优组合试验为氧浓度30%、掺混比为2∶3、升温速率为10 K/min,多因素正交分析获得的优组合可显著提升混燃性能.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发展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主粮为例并结合FAOSTAT数据库2013年数据,利用GAEZ v3.0方法测算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发展潜力。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印度和俄罗斯粮食发展潜力位处前两位,乌克兰、泰国、土耳其、罗马尼亚、伊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也具有较强粮食发展潜力。从总体上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粮食发展潜力约在3.82~4.10亿吨之间,发展潜力幅度在40.34%~43.29%之间;小麦发展潜力约在1.92~2.18亿吨之间,发展潜力幅度在59.63%~67.62%之间;稻谷发展潜力约在0.88~0.92亿吨之间,发展潜力幅度在19.41%~20.36%之间;玉米发展潜力约在1.00~1.04亿吨之间,发展潜力幅度在58.30%~60.88%之间。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1—2017年中国稻谷主产区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价格对稻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倒逼效应”和“累积效应”。研究发现,稻谷主产区平均生产技术效率较高,达到0.8385,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劳动力价格与稻谷生产技术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由于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倒逼效应”,平原地区劳动力价格对稻谷生产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强;由于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的“累积效应”,相比前期,后期累计形成的较高的劳动力价格对稻谷生产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减弱。在农村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过程中,应重视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粮食单产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粮食单产的收敛分析有助于预测粮食生产潜能。对1980年至2012年全国30个省区市稻谷、玉米、小麦三种主粮单产数据的收敛分析发现,传统收敛β收敛与σ收敛的分析结果相互冲突,并且与现实不符。而俱乐部收敛分析发现,稻谷单产全国范围内趋于收敛;玉米单产同样在全国范围内收敛;但小麦单产则不存在总体收敛趋势,而是收敛于三个不同的俱乐部。进一步以“俱乐部”内最高单产为参照测算三种主粮历年的生产潜能,预测结果显示,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三种主粮在2012年的潜在总产量为6.6万亿吨,仍比实际产量高26%;初步估计,未来10—20年之内,三种主粮的增产潜能会保持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基于风险区划的水稻区域产量保险费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农作物生产风险程度大致类似的原则,以非参数核密度信息扩散模型为核心,通过主导指标下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湖北省水稻生产县市进行了风险区划。以此为基础对湖北省水稻区域产量保险纯费率进行厘定,得出在80%保障水平下,潜江,仙桃等高风险地区的水稻保险费率为7.1%;恩施、十堰等较高风险地区水稻保险费率为5.49%;武汉,黄石,咸宁等中风险地区费率为3.17%;宜昌,襄樊等低风险地区费率为2.08%。  相似文献   

12.
对 4份采自绵阳市农科所的水稻杂交组合进行花药培养 ,诱导培养基中施加不同硅素浓度处理 ,发现在诱导阶段和分化阶段都明显地提高了诱导频率和分化频率 ,效果以 75mg·l- 1 为好 ,而对绿苗的壮苗阶段影响相对较小 ,ZR973-4 7和W971 -2 1两材料花粉苗每丛苗的绿苗数分别比对照提高 1 6.72 %和8.72 %。结果还表明 ,硅素不能根本改变影响愈伤组织形成和分化的生理生化特性 ,即硅素不是提高难培养材料成苗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我国农学留学生运用所学的现代农业科技知识,进行水稻的品种改良和推广工作。同时,他们还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积极开发新的化学肥料,使我国的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水稻种植面积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增加,提高了我国的农业经济效益,并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农学留学生们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宁夏银北引黄灌区灌淤土壤养分状况,以水稻产量为目标函数,选择水稻播种量,单位面积施氮量、施磷量为调控因子,采用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试验方法,开展了灌淤土壤水稻优化施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播种量,氮、磷这三个因素对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单因子作用对水稻产量贡献率大小为:施氮(正效应)〉施磷(负效应)〉播种量(负效应);水稻产量大于550kg/667m^2以上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水稻播种量20.1-22.7 kg/667m^2、施纯N:17.9-19.3kg/667m^2、施纯P2O5:5.3-6.0kg/667m^2。  相似文献   

15.
对复合型人参多糖营养液的配方及附着效果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当海藻酸钠0.3%、阿拉伯胶0.3%、果胶0.2%、蔗糖脂肪酸酯0.4%时,所得人参多糖营养米营养丰富,具有浓郁的米香及理想白度。该条件下营养液吸附率为92.40%。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五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明确了影响洞庭湖区晚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播种量(X1),2.1叶期喷施效唑(X4)移栽叶龄(X2),分蘖期施纯氮(X5)等,建立了五元二次目标函数模型,提出了适应洞庭湖区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的五套优化综合配套技术,探讨了二因素对产量影响显著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粳稻米产地,全国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在100万公顷以上的省份中黑龙江省排在第9位,黑龙江省的稻谷自给率已经超过了100%。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而水稻作为主食,其质量是否安全备受关注。水稻对重金属元素有较强的吸附力,这也成了水稻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难点。黑龙江省稻米污染物除重金属外,农药残留、稻米加工过程中的问题也是影响水稻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影响黑龙江省稻米质量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提高稻米质量安全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研究水稻生产潜力对确保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文章将影响水稻的生产潜力的因素分为要素投入与技术效率两部分,通过湖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了水稻生产的技术变迁及其方式,投入要素(尤其是劳动要素)的使用情况,技术效率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并强化了各相应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首先,农户生产水稻的平均技术效率很可能在75.90%~79.00%之间,技术效率在所分析的年份无显著变化,且存在负效应的希克斯中性的技术变迁,使水稻产出每年下降2.14%;其次,在农户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中,土地与农资的产出弹性均较大且为正,但劳动的产出弹性为非正;最后,在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中,水稻之外的家庭经营收入比例影响为负,而其他作物面积比例与户主受教育年限的影响为正,政府补贴等无显著影响。因此,进一步挖掘水稻生产潜力需大力推广机械化与规模化种植,并提高补贴类政策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19.
稻米作为花腰傣经济生活中的主要产品,日常饮食也多是围绕稻米展开的。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稻米注重的是其使用价值,但在岁时年节、人生礼仪、社会交往等特殊的时间和空间,稻米的历史文化价值则凸显出来,成为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具有符号和象征的作用,与花腰傣文化情感、群体认同具有密切的联系。文章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入手分析,比较直观、系统地呈现花腰傣社会中稻米的历史文化价值,整合分析了稻米在花腰傣社会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和文化象征。  相似文献   

20.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经无水乙醇提取后的农业稻草提取剂溶液对甲基紫的吸附作用,探讨在不同pH值、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条件下,不同用量的吸附剂对甲基紫溶液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当pH为10.34时,400 mg的稻草吸附剂对48.29 mg/L,15mL的甲基紫吸附30 min去除率达7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