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学生思想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部分高校中的“三全育人”存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育人体系不健全、全方面育人体系不协调、全过程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完善“三全育人”全过程发展体系,统筹协调“三全育人”全方面育人体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浙江师范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三个课堂”联动与“三个平台”并举的“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三个课堂,即以教室、校园和社会为主要活动空间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三个课堂”联动,即以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为纽带,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连成一体,第一课堂以开放性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第二课堂以专业性活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第三课堂以预设性训练激励学生自觉成才,“三个课堂”联动互补,构成整体推进的大课堂育人体系。“三个平台”,一是指为基础性的专业训练、适应性的通识教育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而建立的职业教育平台,二是指通过开放课程体系、繁荣校园文化、重视心理健康而建立的个性教育平台,三是指以“初阳学院”和“新世纪人才学院”为主体而建立的英才教育平台;三个平台”并举,即根据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与人才成长的不同需要,进行专业化、多元化和精英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为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大平台教学育人体系。“三.三制”模式,集理论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于一体,是“大课堂+大平台”的教学育人范式,卓有成效,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3.
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的研究中,“三全育人”强调从全员、全程、全方位三个方面来调动力量,齐抓共管,共同协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加强“两微一端”建设,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多去探究新型教育方式,用学生更能接受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从“三全育人”的角度,以问卷调查与分析研判的方式,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探索,提出问题并破解困境的突破口,从而提出相关策略及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机遇、新挑战,高校必须更加重视大学生的历史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增强“四个自信”。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是大学生历史教育的重要抓手。当前,高校“四史”教育存在教育主体的全员性彰显不充分、教育过程的全程性体现不均衡、教育资源的全方位整合不到位的问题。教育是灵魂工程,要抓好“四史”教育就要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从“三全育人”视角出发,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四史”教育的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出场逻辑不是纯粹的从“形态”问题出发直叙意识形态教育“是什么”,而是在与错误的意识形态斗争中,保证正确的意识形态教育的持续“出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培育的教育旨归表现为:构筑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聚焦根本任务的达成点;转化课堂育人的实践范式,建立文化自信的链接点;涵育核心价值的共生场域,寻找政治认同的共识点。为此,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教育的改革创新需要构建“三纵三横”矩阵式的课堂新样态,引导教学从课堂灌输形式向“三全育人”格局转向,学生从被动接受向深度情感共鸣转向,教师从知识本位评价向多元参与评价转向。  相似文献   

6.
立足“三全育人”目标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不仅是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实现的具体要求,更是丰富学生管理工作内涵和价值的有效方法。从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来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管理理念滞后、管理特色缺位等问题,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高校应与家庭、行业企业、社会协同并进,凝聚全员育人合力;整体规划,开辟全程育人路线;多措并举,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营造“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就业形势愈发复杂严峻,高校大学生“慢就业”现象也日益突出。本文以工科院校为例,分析了“慢就业”现象,提出了“三全育人”视角下“慢就业”现象破解路径:育人为本,全员参与,营造浓厚就业氛围;精准服务,贯穿全程,全力做好就业指导;精耕细作,全方位保驾护航,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8.
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在“三全育人”视角下,强调高校要强化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但是由于受到大学生的学习思维和高校培养模式等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文主要结合现有的工作经验,首先简要分析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意义,随后阐述了培育的内容,最后阐述了“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困境,并提出解决措施,以供相关人士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9.
“三全育人”不仅是高校育人项目、载体和资源的整合,也是育人格局、制度和标准的长期重建。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推进辅导员与思想政治教师的协同教育,是当前高校“三全育人”教育的重点。两个团队之间的合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对高校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广泛性、现实矛盾及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为高校学生协同育人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修内容.将协同育人机制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进而推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发展,是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呼应.面对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现状,需从优化顶层设计、加强新媒体平台运用、完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保障措施三方面加以统筹,促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如何有效加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两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我们认为坚持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组织保证到位、实施方案到位,才能取得“两课”教学改革的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12.
王婧怡 《国际公关》2023,(20):170-172
高职院校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成为高校就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慢就业”现象的成因与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主体息息相关。本文站在高校角度,从价值引领、“三全育人”、深化改革三方面破译大学生“慢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3.
“三全育人”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定的内涵意蕴和时代价值,深入分析“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问题,探索构建全员参与、形成合力,全程参与、有效衔接,全方位育人、多方联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体系、新路径,有利于更好地共同助力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4.
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三全育人”模式是指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为指导,全面、系统、整体构建的育人体系。“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有利于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解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即专、兼职结合构建全员育人模式;点面交叉构建全方位育人模式;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功能渗透到研究生生活之中,构建全过程育人模式,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立体而完整。沈阳农业大学的实践证明“三全育人”模式能够使思想政治工作中零散的实践经验得到系统地总结与提炼,丰富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将教育点滴渗透到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继承和发展,是向全体党员发出的伟大号召。“三个务必”包含党的奋斗目标、政治本色、取胜之道等丰富内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厚植人民情怀,“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有助于大学生保持优良作风和矢志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助于大学生发扬斗争精神和增强斗争本领。加强新时代大学生“三个务必”教育,要协同思政课和课程思政,讲深讲透讲活“三个务必”的道理;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将“三个务必”融入进校园文化环境;要增强网络阵地育人功能,打造“三个务必”宣传阵地和品牌;要积极构建实践育人体系,推动大学生领悟和践行“三个务必”。  相似文献   

16.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是新时代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而“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互动性和共享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新特点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准确把握“大思政”格局的新特点、新要求,准确把握“大思政”格局下党建育人的功能定位,优化党建育人的工作路径,完善育人制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设计,激活育人主体的育人意识和积极性,提升育人要素的协同性和共享性,拓展育人工作空间,提升育人实效,对有效构筑“大思政”育人格局,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全面认识我国孔孟儒学“八日”育人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服务于现代育人工程,就很有必要对邓小平“四有”育才观与孔孟儒学“八日”育人观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探索孔孟儒学“八目”育人观与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之间的民族文化联系,有助于加深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的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本文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与传统文化的承接作了探讨:认为邓小平育人观将孔孟儒学育人观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进行透析和诠释。本文从实现胡锦涛总书记“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理论高度,为高校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提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三个务必”是一个逻辑清晰、内涵丰富、系统严密、互不可分的完整有机体。当前,需要深入领会“三个务必”的内涵,这是“三个务必”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三个务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立场、条件保障和本领要求上具有契合性。文章从筑牢使命意识、锤炼精神品质、练就斗争本领方面,充分分析“三个务必”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向度;完善同向而行制度、开拓线上线下教育阵地、塑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和构建校内校外实践基地,为“三个务必”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新时期在高校深入开展“三讲”教育的重大意义、开展“三讲”教育要把握的“六个环节”以及如何贯彻整风精神作了一些探讨,以推动高校“三讲”教育的深入开展,促使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得到加强,把高校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理论蕴含与深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重要命题,“三全育人”指向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凸显新思政观、全局意识和治理思维,历经从离散片面到系统科学、从低频表达到固定范畴、从概念设想到体制机制等多条嬗变轨迹,其理论内涵蕴于思想政治教育时空维度构建、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之中。深化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在主体互动中推进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