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提示: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普惠型社会福利不同,长期以来,中国的社会福利主要是通过举办社会福利机构,为“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等“三无”对象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服务保障,是一种补缺型的社会福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的社会福利事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家、集体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以社会力量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新的增长点,以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以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目前,全国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4万多家,收养老年人、残疾人、孤儿119万余人,有社区福利服务设施23.6万个,在保障社会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老年人社会福利领域确立了“一个转变,三个结合”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一个转变”:立足于传统意义上的“无劳动能力、无法定义务扶养人、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的福利保障,确立面向全社会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保障的目标取向,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进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老年人社会福利领域确立了"一个转变,三个结合"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一个转变":立足于传统意义上的"无劳动能力、无法定义务扶养入、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的福利保障,确立面向全社会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保障的目标取向,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进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相似文献   

4.
日本老年社会保障模式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老年社会保障由老年收入保障、医疗护理保险和老年福利服务三大系统构成。日本模式具有“国家、民间互补型”制度特征和福利保健服务为主的生活保障型制度特征。同时也存在着如何通过福利资源的有效整合,发展福利混合经济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积极老龄化”政策,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问题。日本老年社会保障模式对中国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老年社会保障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政府应从制度规范角度保障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专业性国外及香港的社会福利、服务事业走过了志愿性向专业性发展的道路,而专业性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香港为例,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社会福利服务组织一般都是民间的志愿性组织,主要依靠私人的募捐和慈善,20世纪70年代开始,香港开始大力推行社会工作专业化,把前期的救济型福利转变为综合型社会服务。1984年底,香港社工注册制度建立,从业者自愿注册。  相似文献   

6.
日本具有健全的老年人法律保障体系,为现有的社会福利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日益强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日本的老年人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法律制度也经历了一个由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目前由<国民年金法>、<老人保健法>、<老人福利法>和<介护保险法>四部法律构成了老年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基础,他们分别从经济、医疗保健、社会福利和生活护理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老年社会福利的香港模式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祖云  田北海 《社会》2008,28(1):164-164
香港的老年社会福利由老年社会救助、养老保险和老年福利服务三大子系统构成,并具有福利主体的多元化、福利对象的补救性与普救性兼顾、高福利支出与低福利系数并存、高福利服务质素及福利资源有效整合等特征,同时也存在着福利经费来源可能单一化和非政府福利服务机构可能“行政化”等问题。香港老年社会福利模式对于内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福利》2009,(5):63-63
全国各老年福利服务机构:为了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更好地月展务于全国老年福种陵务机构,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的指导下拟利用所管理的全国唯一社会福利事业官方网站——中国社会福利网(http://shfl.mca.gov.cn),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养老机构对象主要是“三无”人员和“五保”对象。1984年,民政部在漳州会议上提出“两个转变”:一是实现服务对象的转变。从传统对象转变为所有有机构养老需求的老年人;二是要实现保障形式的转变。由传统的基本生存保障的救济型转变为全方位服务的福利型。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保障思想的三个层次韩明谟社会保障,从前叫做社会安全,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事业,或称为社会福利制度。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历史看,西方发达国家所谓社会保障制度,就是由一套比较完整的保险和福利项目所构成,并由政府管理的福利体系。其基本功能表现为一种...  相似文献   

11.
(接2012年第5期)五、中国社会福利时代与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前景2010年是中国社会政策、社会立法、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建设与社会福利元年,标志中国总体性社会福利制度,包括国家福利、儿童福利、家庭福利、妇女福利、残障福利、老年人福利、军人福利、社区福利和社会化福利时代来临,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  相似文献   

12.
政府办福利机构是我国社会福利服务的主体,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承担政府提供福利服务的主要任务,改革发展好政府办福利机构,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成败、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一个关键.要解决目前改革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应从以下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3.
2003年,中国社会福利事业于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不断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不断提高社会福利服务的层次和水平,继续沿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进。 在2003年中,“星光计划”的继续实施,推动了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的快速发展。 经过2001、2002两年多的积极推进,作为惠及全国城乡老年人的“民心工程”,“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已经深入人心。在全国城市社  相似文献   

14.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辽宁省城市化程度高、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进程快、群众消费水平中等偏低的省情,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为目标,以老年人福利服务为重点,坚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由政府倡导资助,社会力量积极  相似文献   

15.
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健全社会福利制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落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统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发展,加快推进建立高龄补贴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大力加强残障人福利工作,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推动建立困难残障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障人护理补贴制度,加强精神病人福利机构建设,促进残障人集中就业;加快发展儿童福利事业,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进一步拓展儿童福利保障范围,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转型,完善孤儿基本生活、教育、医疗、就业和住房等保障政策,逐步建立困境儿童分类型、分层次、分区域、分标准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福利主要是通过举办社会福利机构,向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这样有特殊需要的群体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服务保障,是一种补缺型的社会福利。随着时代的发展,补缺型的社会福利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期望,因此推动社会福利转向适度普惠已成为社会福利制度转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南山区高度重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将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纳入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保障城市“三无对象”和低保对象等困难老年人为重点,大力发展老年福利事业,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力推养老服务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延军 《社会福利》2007,(11):16-17
截止2006年底,黑龙江省共有城市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845所,其中国有福利机构152所、民办(集体办)福利机构85所、个人办福利机构608所,民办、集体办和个人办福利机构占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总数的82%;全省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现有床位数量44371张,其中国有福利机构床位数量19906张、民办(集体)办福利机构床位数量3810张、个人办福利机构床位数量20655张,民办、集体办和个人办福利机构床位数量占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床位数量的60%;  相似文献   

19.
正日本养老服务现状日本老年人福利政策发展趋势。日本以65岁以上人口统计老龄化率,自上世纪70年代进入老龄社会,目前老龄化率已超过25%。日本的老年福利制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以国民年金为基础的日本老年津贴制度;二是老年优待政策;三是养老服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保健介护服务等。在老年产品  相似文献   

20.
《社会福利》2005,(3):11-12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辽宁省城市化程度高、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进程快、群众消费水平中等偏低的省情,以满足口益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为目标,以老年人福利服务为重点,坚持以届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发展方向,秘极探索由政府倡导资助,社会力量积极兴办社会养老产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