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晓菲  李顺龙 《东岳论丛》2019,40(7):120-126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至关重要,已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实看,区域环境恶化已经引起各国的共同关注,关系到了各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问题,因此,环境改善迫在眉睫。从长期看,因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环境外交政策侧重点不同以及缺乏有效合作机制等诸多因素使得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具有艰巨性。从未来发展走势看,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又具有可行性,以中日两国环境合作为例,利用"囚徒困境"模型进行分析即可得出中日环境合作符合两国共同利益,这一结论具有代表性。环境合作的具体模式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即从功能合作到制度合作、从双边到多边环境合作平台的机能整合;通过制度的安排与设立,以及利用国际环境制度来促进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
第六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于2013年6月14日在哈尔滨市香格里拉饭店隆重召开。论坛以"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互利共赢"为主题,贯彻合作、繁荣、持续增长的主导思想,面对东北亚区域合作日益凸显的潜力,积极探讨区域内各国扩大互利共赢合作的现实路径和可行性。中、俄、日、韩、蒙、朝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要本文分析了近几年以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为中心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因素,即朝鲜半岛问题、台湾问题、美中关系和日中关系等问题,并提出促进东北亚经济合作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京都议定书》是第一部规定温室气体量化减排义务的国际条约,它提出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发达国家为实现其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在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合作共赢机制。发展CDM项目既可促进生态发展战略的实施、又可推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同时可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我国具有开展CDM项目的优势,相关企业应该抓住CDM项目机遇。  相似文献   

5.
东北亚是当今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也是能源需求量较多的地区。由于各种原因,东北亚各国间未能建立相应的能源合作机制,区域内各国在处理能源及其安全保障问题上表现出无序竞争状态,后果堪忧。为了改变这一状态,东北亚各国开始寻求通过区域内各国合作的模式实现共赢,这符合当前解决国际问题方式的大趋势。建立东北亚能源合作机制具有现实基础和可能,但也存在不小的障碍。应当从世界能源全局的视角,在提高中国国际能源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围绕东北亚各国共同利益,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搁置争端,从一些现实可行的合作做起,建立相应合作机制,逐步巩固并扩大合作。  相似文献   

6.
南非刚闭幕的德班会议将国际关注又一次聚焦到《京都协定书》和其清洁能源发展机制上.本文从清洁能源发展机制对全球环境变化、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入手,分析清洁能源机制复杂费解的法律框架及其风险性,从而阐释德班会议上发达国家对第二承诺期减排的顾虑以及加拿大退出该议定书的原因.其次分析我国已建立的清洁能源机制法律框架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完善和促进清洁能源机制项目的国内实施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吉林(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立提供了有利契机,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是吉林省参与国际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建立吉林(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可采用"1+1组团"模式或"2+2"组团模式.同时,应加快建立试验区专门管理机构,推进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工作,推进试验区相关平台建设,推进相关人才培养步伐,提供相关试验区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战线》2012,(12):286-287
第三届东北亚智库论坛于2012年9月7日在长春市南湖宾馆隆重举行。吉林省副省长王化文,主办方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办公室主任王立强,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许云鹏,吉林省博览事务局局长赵强华,以及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和中国的著名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论坛。论坛主题鲜明,针对东北亚合作的新进展,确定为"抓住东北亚合作新机遇";论坛议题确定为"东北亚区  相似文献   

9.
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亚地区环境状况的恶化、跨界环境危机事件的经常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和能源危机,促使东北亚各国认识到区域环境合作的重要性。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项目中,双边合作效果显著,而多边层面的环境合作虽然形式众多,但由于大多采取对话方式从而难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所以合作的实质进展十分缓慢,尤其在遇到解决跨界环境危机事件的过程中,缺乏有效整合及联合应急的能力,造成效率低下。所以,东北亚各国应尝试建立统一的区域环境合作机制,并建立常设性的联合工作小组,以及临时性的联合应急行动小组;在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中,核心国家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减轻区域能源危机压力,这都是合理的对策选择。东北亚各国正朝着较成熟的环境合作机制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0.
东北亚人文共同体是基于地缘认同和文化认同开展人文交流所形成的区域性国际体系,其核心要义在于以人文交流为平台、以文明互鉴为思路、以民心相通为目标,实现不同国家间的对话与合作,从而为东北亚区域合作奠定民意基础。构建东北亚人文共同体丰富了东北亚共同体的时代意涵,是促进区域内国家发展的客观要求、维护区域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石,也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然选择。在具体实践中,东北亚区域应从理念、主体、内容、方式四个层面多维推进,在理念上培养包容性区域共同体意识,在主体上坚持区域内多主体集体建构,在内容上加强东北亚文化主体性建设,在方式上探索官民并举的人文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东北亚作为亚洲经济与文化最发达的地域,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走向未来,是全体东北亚人民必须面对与思考的问题。关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路径选择,除政治、经济的考量之外,文化认同无疑是一条促进东北亚区域深度合作的有效途径。对东北亚区域合作而言,凝聚历史共识、把握发展机遇、走出现实困境,进而构筑超越国家、民族的东北亚区域文化认同机制,把图们江地区建设成示范区,以局部带动和引领全局,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了加速发展的态势。不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量迅速增加,而且许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在这种大背景下,许多长期坚持非集团化对外经济政策的东亚国家也开始调整其原有的政策取向,特别是中、日、韩三国先后加入到了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行列。然而,中、日、韩三个东北亚国家的政策调整并未成为推动东北亚制度性的经济合作的积极因素,到目前为止,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仍然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究竟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将呈现何种演变趋势,以东盟为主导的东亚区域合作对东北亚区域合作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作为东北亚地区主要经济体的中国应该如何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等,都是学术界极为关注的重要问题。王胜今教授主持的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北亚区域合作与东北振兴研究"课题组一直从事上述问题的研究工作,本刊将部分研究成果予以发表,以期推动有关问题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了加速发展的态势。不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量迅速增加,而且许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在这种大背景下,许多长期坚持非集团化对外经济政策的东亚国家也开始调整其原有的政策取向,特别是中、日、韩三国先后加入到了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行列。然而,中、日、韩三个东北亚国家的政策调整并未成为推动东北亚制度性的经济合作的积极因素,到目前为止,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仍然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究竟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将呈现何种演变趋势,以东盟为主导的东亚区域合作对东北亚区域合作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作为东北亚地区主要经济体的中国应该如何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等,都是学术界极为关注的重要问题。王胜今教授主持的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北亚区域合作与东北振兴研究"课题组一直从事上述问题的研究工作,本刊将部分研究成果予以发表,以期推动有关问题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了加速发展的态势。不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量迅速增加,而且许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在这种大背景下,许多长期坚持非集团化对外经济政策的东亚国家也开始调整其原有的政策取向,特别是中、日、韩三国先后加入到了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行列。然而,中、日、韩三个东北亚国家的政策调整并未成为推动东北亚制度性的经济合作的积极因素,到目前为止,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仍然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究竟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将呈现何种演变趋势,以东盟为主导的东亚区域合作对东北亚区域合作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作为东北亚地区主要经济体的中国应该如何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等,都是学术界极为关注的重要问题。王胜今教授主持的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北亚区域合作与东北振兴研究"课题组一直从事上述问题的研究工作,本刊将部分研究成果予以发表,以期推动有关问题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了加速发展的态势。不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量迅速增加,而且许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在这种大背景下,许多长期坚持非集团化对外经济政策的东亚国家也开始调整其原有的政策取向,特别是中、日、韩三国先后加入到了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行列。然而,中、日、韩三个东北亚国家的政策调整并未成为推动东北亚制度性的经济合作的积极因素,到目前为止,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仍然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究竟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将呈现何种演变趋势,以东盟为主导的东亚区域合作对东北亚区域合作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作为东北亚地区主要经济体的中国应该如何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等,都是学术界极为关注的重要问题。王胜今教授主持的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北亚区域合作与东北振兴研究"课题组一直从事上述问题的研究工作,本刊将部分研究成果予以发表,以期推动有关问题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地区公共产品的视角分析俄罗斯能源战略与东北亚能源安全合作的关系,可以看出,在维护地区能源安全与稳定这一点上,俄罗斯和其他东北亚国家无疑具有共同利益,这也是俄罗斯参与东北亚能源安全公共产品进程的根本出发点。如果俄罗斯和其他东北亚国家能够着眼于建立地区能源合作体系的长远目标,并将获取能源的竞争动机转变为增强能源安全的共同政治意愿,尽早建立地区能源安全合作机制,不仅有利于俄罗斯实现油气东扩战略,也有助于为未来地区能源安全公共产品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浪潮高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倡议已得到广泛响应。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日俄关系愈加重要,已突破了双边关系范畴,直接影响到东北亚区域合作乃至整个亚洲的和平、稳定及发展。尽管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日俄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困难重重,但两国出于各自经济利益的需要,势必要不断排除各种障碍,进一步扩大两国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在一些领域加强合作,以形成互为补充的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区域内人口与劳动力迁移变得越来越活跃。通过区域内劳动力迁移,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东北亚区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合作具有很大潜力。由于几十年来人口动态与人口结构的变化,东北亚区域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所以开展区域内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合作,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在全球国际体系转型的背景下,东北亚地区的国际体系也处于重大变化时期。中国的迅速崛起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关系,使地区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各国间形成的相互依赖关系,推动着地区多边机制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这些发展和变化有利于创造和平稳定的地区国际环境。在东北亚国际体系转型过程中,中国也面临一系列挑战性问题。在未来东北亚国际秩序建构、美国谋求地区霸权战略以及政治互信和地区文化共识等一系列问题上,要求中国确定相应的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东北亚智库论坛是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的专家论坛,也是与东盟智库论坛、中亚智库论坛相对应的中国又一个区域性国际论坛,还是中国长春·东北亚文化艺术周系列活动之一。坚持自主、立足高端、形成品牌,是东北亚智库论坛的目标和定位;坚持创新、坚持特色、坚持实效是东北亚智库论坛的办会宗旨和理念。2011年9月6-7日第二届东北亚智库论坛在长春市南湖宾馆隆重举行。论坛的主题是包容、合作、共赢。议题是: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一体化与机制化;长吉图建设与东北亚合作对接;东北亚文化交流与发展。本届论坛朝鲜代表团一行六人参会,三人发言,这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