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测评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合理的农业现代化测评体系和方法是正确判断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础,对了解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和模式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与总体水平进行测算。研究发现,改革开放至今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增速较快,但整体水平仍落后于其他地区,仍处于农业现代化的起点阶段。由此进一步提出实现西部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江苏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以农业要素投入水平、农业综合产出水平、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等为主体指标建构江苏省13个省辖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0年江苏省的13个省辖市的相关统计数据,采取因子分析方法,对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对各个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业发展评价问题,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确定的原则,把阜新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综合集成为生产子系统、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科技子系统6个子系统,20个指标,运用转型后十一年间数据采用PCA方法对阜新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应加强农产品各生产环节的绿色化、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研究推广节水型农业生产技术等建议,为阜新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扶持和发展龙头企业必须有一个综合评价体系的观点。根据综合评价原理与方法,从功能(function)、行为(behavior)、绩效(perform ance)三个方面,构建农业龙头企业综合评价模型(FBP)。最后,以江西省宜春市21家农业龙头企业为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标,推进盐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两个目标层面构建了包含8个一级指标和29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发展指数对盐城市2015—2019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5—2019年盐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发展指数从2015年的0.152 9提高到2019年的0.781 8,已经处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阶段。结合实际提出提升盐城市乡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等对策建议,以促进盐城市未来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乡镇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以河南省偃师市的16个乡镇作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提取出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农业发展实力因子、第三产业发展因子、工业发展实力因子4个主因子,并基于因子得分矩阵对16个乡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反映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和农业生产规模的农业经济实力因子处于主导地位,同时第三产业发展因子和工业发展实力因子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对此,提出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发展新型工业、推动乡镇企业发展、特色建镇以及乡镇的非均衡发展等乡镇经济科学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效率的DE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DEA方法对全国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分析的结果说明,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处于不协调状态,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收益的相对有效性差异较大。对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分析得出的农业发展效率相对较低的地区从非有效到有效的调整数据,可为我国区域农业生产科学布局、规划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使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率达到相对最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产可持续性评价是对农业系统运用一系列生产、生态、技术、经济、社会指标和一定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邯郸市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自1995年到2003年邯郸市农业系统总体发展良好,但该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农业技术、农业生态、和农村社会的可持续性水平相对较低,为促进该市农业生产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应加大对其弱势系统发展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农业综合开发是政府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状况,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性政策措施,是一种政府行为。农业综合开发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投入为引导,地方财政配套为补充,群众投入为主体,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整合、改造、保护和利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一种实践活动。农业综合开发实行项目管理,具有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显著特点。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实现。基于DPSIR模型构建河北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北省2007—2017年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熵权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对河北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2011—2015年出现了短暂波动。其中,驱动力、状态、影响3个指标的综合指数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压力和响应指标波动较大,且压力指标综合指数呈先减后增的特征。为加快河北省绿色农业发展速度,一方面应从工业和农业生产入手抑制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支持力度,并建立和优化绿色农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