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龙旭 《社区》2022,(8):24-25
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社区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与基底细胞,是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和重点所在。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民政局坚持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通过基层社会治理主体融合、机制融通、资源融聚、方式融汇,围绕五个突出、五个融入,着力打造“融治理”品牌,推动基层治理理念升级,系统集成影响扩大。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城乡社区。这要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更应该去“激活”社区,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共治”治理、“联动”治理,增强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3.
周雪 《社区》2023,(9):44-45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富宁街道坚持把优化服务作为夯实基层治理的基础,通过强化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凝聚多方力量参与共治,积极探索形成以建强“一个”基层党组织、建立“一套”治理机制、育强“三股”力量、搭建“三个”平台、做强“四项”事业为重点的“11334”社区治理新模式,着力补齐社区治理中的短板弱项。  相似文献   

4.
刘芷妤 《社区》2022,(3):32-33
“党建如何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如何体现,如何促进政府治理、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如何提升服务水平?”面对这些基层治理难题,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委社治委在党建引领下,通过“抓牢主心骨,激发居民参与,筑牢主阵地”奏响社区治理“三部曲”,努力破解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推进下的“过渡型社区”成为城乡分治的模糊地带,利益和资源的不断输入,使得其治理主体和治理场域发生重构。基层治理视角下的村民自治被“分利性”进行价值侵占。就如何厘清“过渡型社区”利益博弈秩序中,出现“弱治理强分利”与“强治理弱分利”两种分化样态的内在机理与演化过程。基于绍兴安置社区、武汉城中村两地治理实践经验表明,在“国家 市场 社会”三重结构化关系中,社会治理单元在“城乡转变”过程中呈现出分利制度异化、农民利益外显、基层治理弱化等具体表征。其中治理主体、治理对象在“国家 市场 社会”场域耦合中形塑出的治理取向,揭示出国家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的多元面向。  相似文献   

6.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基层社会治理,看似简单的六个字,一方面关系着国家的安稳和谐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关系基层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因此,创新基层治理,激活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不断夯实基层治理的基础,才能有力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擘画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新图景。颍上县“村嫂”理事会的生动实践,为创新基层治理注入了柔性活力。  相似文献   

7.
苏捷 《社区》2014,(1):8-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突出了社区治理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如何处理好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创新社区治理方式,成为各地基层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在全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验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典型示范区,一些有借鉴意义的创新方案也相继出台。本刊记者为此专访了河北、辽宁、上海、广东、湖南、四川等地7个区的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8.
陈建义 《社区》2014,(24):12-14
如何实现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和社会工作的三者联动,从而实现基层社会的“善治”,是近年来各地都在不断思考、孜孜以求,但又缺乏整体性安排的重大课题。为了把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到城乡社区,促进社会组织激发活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发挥社区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的独特功能,浙江省民政厅近日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三社联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见》,即浙民基135号文件,就“三社联动”提出了一些颇具引领性和实践性的观点、举措。  相似文献   

9.
《社区》2023,(3):26-27
水集街道位于山东省莱西市中心城区,总面积147.14平方公里,辖48个城市社区、4个新村、33个自然村,人口22.6万人。近年来,水集街道积极推行“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新模式,吸纳社会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进一步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能,打造了具有水集街道特色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社区》2022,(7):22-23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把提升社区服务居民水平作为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从治理理念、治理体系、治理方式,治理能力入手,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建立“1+2+N”治理模式,全力推进落实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激发社区治理“新动能”,社区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切实增强。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转型不断深入,围绕商品房产生的社区成为可能,城市居民社会关系也由此发生了改变。在城市化进程中,“陌生人社区”模式被大众所接受,其中缺乏信任基础与秩序逻辑也带来了众多社会问题。本文从“陌生人社区”生成路径与特性出发,针对集体行动引起的矛盾冲突与疫情背景下社区团结模式进行反思,在典型的基层治理模式下以实例来探讨“陌生人社区”内基于人际特性相应的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下,基层社区治理成为治理的重心,而社区居委会作为联结政府与居民的纽带和桥梁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如何发挥基层社区自治组织的引领、服务和纽带功能,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放权赋能,更需要支持性、平台型组织赋予基层社区居委会现代的社会自治能力。调研中发现,由社区居委会派生的X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实践呈现了居委会治理转型的路径探索,体现出政府部门和社会专业力量的双重赋能。一方面政府部门给予其行政合法性、项目扶持与资金支持、标准化建设以及身份话语权的支持;另一方面外部的支持型社会组织提供专业能力的培育和资源链接,而其自身在地化的本土性社会资本形成天然的禀赋。社区居委会在治理转型中应当立足于搭建社区居民的再组织化和信息服务平台,联结社区治理场域的多元主体,合理利用“行政性”资源和“社会性”力量,发挥其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竞陈丽英 《社区》2017,(28):10-14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城乡社区治理作出了一系列新论述、新部署,我国城乡社区治理取得了长足进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有效发挥,基层群众自治深入发展,社会力量协同作用日益显现,社区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居民群众福祉不断增进。  相似文献   

14.
范伊杭 《社区》2023,(9):26-2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这表明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是提升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基础。探索城市社区金融服务的发展路径,有助于城市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在治理和服务过程中实现多方共治、协同共进的善治目标。  相似文献   

15.
张浩 《社区》2022,(7):42-43
发挥好居民的主体作用,引导社区居民自治,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会事半功倍。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团结坝社区的“和美之家”就是引导社区居民自治的典型案例。“和美之家”由守护居民安全面起。在这里,有一种幸福叫做“焕然一新”、有一种美好叫做“守望相助”,有一种激情叫做“居民自治”。社区居民用观念上的“更新”让自己站上了社会治理舞台的“C位”。通过党建“搭台”,居民“唱戏”的方式,努力实现居民的事自己管,小区的事大家管。老旧小区里的居民信心更足,主人翁地位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16.
于冰峰 《社区》2023,(3):37-38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认真贯彻自治区“五化协同、大抓基层”工作思路和呼伦贝尔市关于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重点工作任务要求,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城市基层治理全领域、全过程,开创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局面。坚持系统建设提升“领导力”树立全巾“一盘棋”思想,召开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议,出台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和《满洲里市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工作办法(试行)》等制度性文件,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确定为“书记项目”来抓,实现各领域党建工作互联互动、各区城党建工作协同推进。纵向上,建立市、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体系.  相似文献   

17.
《社区》2022,(8):10-13
宜居宜商,是一座城市的境界,安居乐业,是一方百姓的向往。有“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之称的江苏省南通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近年来,南通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通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居民需求为导向,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优化服务体系,促进多方共治,积极构建法治型、服务型、效能型,和谐型、自治型、智慧型“六型”社区治理新模式,纵深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2015年起,南通市在全省率先开展“12345”村民小组自治工作实践,在全市自上而下构建了具有南通特色的“五微三有”微自治模式:崇川区“从‘邻里’到‘邻里+’”为主题成功申报成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通州区“无’‘微’‘不治’的‘微’自治”品牌通过全省现代社区治理实验区结项验收;海门市“四微四新”治理机制、如皋市“1654”小组自治新模式先后荣获“江苏省年度十大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果”奖。南通市还在不断通过瞄准城市治理的难点、痛点,以基层治理创新为抓手,推动社会有序和谐;以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最强大脑”为目标,全力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保驾护航。南通正在全面唱响“南通之治”品牌,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作出更大努力。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以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方向和新命题,也对提升社会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特别是完善基层社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基层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微观基础和现实支撑,是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第一线,更是信息传播、舆情形成、舆论引导的最前沿。鉴于此,在深刻认识基层社区社会舆情传播具有场域全覆盖、途径多方位、方式宽领域等特殊形式基础上,全面把握基层社区社会舆情表现出的小散点特征、生活化特点和多样性特色,针对性做好基层社区社会舆情的“导向”“方向”“动向”“风向”“取向”等合理引导和有效应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在稳定社会心态、凝聚思想共识、服务基层治理中的重要功能,为提升社会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营造良好社区舆情环境,责任重大、意义重大、作用重大。  相似文献   

19.
赵铮  王铭 《社区》2010,(34):18-19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看经济发达地区”,这是因为经济发达的地区想办事且“有钱”办事,创新的思路能够落在实处。然而,例外总是有的。作为东部的欠发达省份,江西的GDP无论总量还是人均,都和周围发达省份没法比。可说来也怪,老百姓收入不高可幸福感不低,社区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社区里谁有困难大家都愿意伸把手,社区越来越有威信了……这些都源于几年来江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创新,“钱虽然不多,办法不少”。  相似文献   

20.
刘斌 《社区》2023,(9):49-50
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为着力破解城市治理中存在的街道社区统筹能力不足、自身建设滞后,社区党建与单位行业党建互联互动脱钩等问题,始终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基层治理重难点问题突破的有力抓手,坚持顶层设计,健全“五个体系”,高位推动城市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