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优选论是目前主流语言学理论,其新颖的理论视角和合理的分析方法为语言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本文运用优选论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来分析和解释汉语重叠词的声调变化,使得该领域的研究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
优选论是由生成语法发展而来的一种表层主导性框架理论,其全部的解释力量来源于限制层级排列模式的操作.优选论作为生成语法理论的分支,具有兼容语音、句法、语义和语用多种因素来解决问题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比较标记理论是优选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进展之一,它将经典优选论中的标记性制约条件拆分为“新有标记性制约条件”与“旧有标记性制约条件”,并通过它们的不同等级排列来解决传统理论框架内很难解决的一些复杂的语音现象。本文将概述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并通过阿拉伯梅肯语和澳大利亚拉尔地尔语中的音变现象来探讨该理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4.
标记性制约条件设立的理据是什么,历来是优选论无法明确回答的难题之一。本文对以往有关设立标记性制约条件的基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进行评析,并以此说明优选论在发现和认识标记性制约条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对生成语法的发展,优选论延续了对形式的描写及对普遍规则的探究,同时也摆脱了生成语法无法摆脱的局限性.指出:这种实证上的差异完全可以通过优选论制约条件的分合来加以解释和说明.从这一点上看,优选论既可以界定语言的总体类别,也可以说明语言内的变异情况,因而具有诸多以往音系学理论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优选论的核心是制约条件和制约条件的等级排列。比较标记理论、和应理论、概率性优选论,候选项链理论和共感理论的提出提高了优选论的解释力。然而,优选论在解释现代英国英语单词发音(即,单词的实际发音和单词拼写不一致)的问题时,仍显得"力不从心"。本文在优选论的理论框架内,提出一个解决此问题的现代英国英语音系的多维模式。  相似文献   

7.
了解自然语境下汉语理解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就具体语言现象的理解建立计算机模型。本文首先述评了关联论和优选论视角下话语理解的相关研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认为可采纳优选的思想充实最佳关联制约下的话语解读程序。接着,根据自然语料归纳话语理解中的制约假定及其等级体系,提出基于关联—优选论的话语解读程序,并建立基于关联—优选论的话语解读模型。1  相似文献   

8.
基于概率性优选论对汉语韵律切分的优选论制约条件集进行了改良,将改良后的算法运用于并列字串和非并列字串的韵律切分.分析结果表明,该改良算法既能准确预测多个合格切分,又能排除不合格切分.总之,该改良算法能够对一个输入项的所有可能切分进行平行评估,实现了“分析的自由”,能够进行概率性排歧,并且使得优选论韵律切分分析规避了循环性.  相似文献   

9.
OCP是一条优选论定义下的制约条件 ;通古斯语言寄生型唇状和谐为这一观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优选论为基础探讨汉语变调域构建的过程、方式及涉及到的因素等问题,指出了变调域的构建是在韵律制约条件和形态-句法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中完成的,并提出了这两类制约条件交互作用方式表现出的四种类型,为汉语不同方言中变调域构建过程提供了类型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优选论通过普遍的、可违反的制约条件在各类语言的不同等级排列中充分体现了语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优势使它成为普遍语法理论,其理论原则和分析方法被应用到包括句法在内的其它语言研究领域。运用优选论来解释汉语倒装句的生成原理,不仅可以为其筛选出最符合语法规则的优选项,还可以对其它候选项的语法偏离度进行排列,这是仅仅基于句法理论或其它的理论难以办到的。这体现了优选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商标英汉翻译的成败对于国外产品能否成功进军国内市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在黄忠廉、胡远兵的术语全译策略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商标翻译策略系统,并在优选论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了商标翻译的各种策略的认知理据,提出了商标翻译的制约条件的等级排列。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讨论了"的"后名词短语的主题化过程中要遵循的制约条件,解释了汉语"的"后NP/DP的主题化过程中的不对称现象.并进一步用优选理论讨论了当汉语"的"后NP/DP被指示代词修饰时的主题化现象.由于优选论具有兼容句法、语用等多种因素的优势,可以解释单从句法层面无法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从博弈论的视觉看农村金融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界人士都在探索农村金融改革路径,但种种迹象表明,农村金融改革目前还没有破题。本文用博弈论的理论分析其中原因及导向帕累托最优均衡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意象"辨析     
“意象”是文学理论中一个涵义丰富的重要概念。但也正因为其涵义丰富,人们对它的使用和理解极为混乱,以致“意象”的涵义变得更复杂、模糊、或宽泛、笼统。所以,有必要对这一概念梳理、廓清。“意象”有作为心理学、创作论、作品论等几种范畴的涵义,“意象”可作为与典型、意境相并列的一种形象,即哲理性的象征形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探讨了互文性理论的发生发展,并运用此理论对《曼斯菲尔德公园》进行了解读,具体分析其文本的互文性特征,说明互文性在文学创作中存在的必然性扣重要性;也说明了研究互文性有益于拓宽文学批评理论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对企业整体而言,一个总体、综合的目标是非常必要的,作业利润是一般应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较多采用的指标,但从本质上讲它依旧是一种“会计利润”,因而它具有了“先天缺陷”:忽视了资本成本和容易引导企业过分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因此我们将经济增加值概念引入作业成本法,提出了作业基础经济增加值的概念。本文介绍了作业基础经济增加值的计量和优势,并讨论了一些应用问题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候选项链理论是著名音系学家McCarthy提出来的,其目的是解决各种音系不透明现象。文章从这一理论提出的主要创新处出发,探讨该理论在音系类型上所取得的成就,并将这一理论用于分析汉语连读变调之中,指出其存在的重大缺陷,最后分析并提出如何弥补这一理论缺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同隐喻一样,借代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然而,长期以来,借代研究仍然拘泥于修辞范畴,其功能得不到充分体现.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在引入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的基础上对借代的工作机制进行重新探讨和认识,同时对其在语篇连贯和衔接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西方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和对传统劳动经济学的再认识,它在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被广泛用于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研究。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同时也是一种投资活动。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如何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这与其评价理念是分不开的。论文运用平衡记分卡对高校投资进行了全面的绩效评价,并建立了与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