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对语言与交际的关系作简要评述之后 ,对斯波伯和威尔逊提出的关联理论及明示 -推理交际模式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着重强调语境在言语理解中的重要作用。要理解话语就要找关联 ,要使话语具有关联性就得依赖语境。最后应用关联理论对语言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语用能力、加快言语解码速度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关联理论正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于翻译领域的研究。时至今日,翻译理论的研究不再局限于静态的对等,而更多的是讲究功能上的动态的对等。本文试图用关联理论的最佳关联性解释翻译活动,说明译者如何与读者之间的交际达到最佳关联程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动态对等。  相似文献   

3.
根据关联理论,语言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任何话语都是具有关联性的。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理论,关联理论强调了语境效果及推理模式。翻译是一种涉及大脑机制的交际行为,是寻求最佳关联的认知——推理活动。因此,译者诠释原文的时候必须在分析选择语境翻译的过程中调整翻译策略,寻求原文与译文语篇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4.
歇后语翻译的关联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框架可应用于汉语歇后语的翻译中。考察关联理论框架中翻译的直接法和问接法,关联理论对问接法来说尤其重要。因为问接翻译歇后语方法多种,取决于目的读者觉得原文的哪些意义方面是相关的。目的语中并非总能找到相匹配的隐喻,因此,应该使用替代隐喻的策略来使语境效果最大化,解读努力最小化,以取得最佳关联性。译文成功与否取决于最大关联性的取得,译者须考虑读者所期待的阐释相似性的程度和类型,即应考虑目的读者的认知环境,选择最合适方法,引导读者获取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关联理论下,诗歌是可译的。译者作为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交际的桥梁,为了保证交际的成功,必须传递最佳关联性。以《鹿柴》为例,在对原诗理解的基础上,从影响关联性的两个因素方面对其译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将关联理论框架应用于汉语歇后语的翻译中。译文成功与否取决于最大关联性的取得,译者须考虑读者所期待的阐释相似性的程度和类型,即应考虑目的读者的认知环境,选择最合适方法,引导读者获取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英语语言最基本的元素,词汇对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学习影响巨大。而传统的词汇教学法只注重词汇的机械记忆,效果不佳。因此,国内一些学者转而研究图式理论或关联理论以求方法,虽取得一定成果,但问题依然存在。许多研究者只关注单个图式理论或关联理论,忽视了两种理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采用基于图式理论和关联理论的新式词汇教学法可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切实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的词汇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是一种有关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的认知理论。该理论关于交际过程中的推理特征、动态的认知语境观以及话语的最佳关联性的阐述,对交际过程中正确理解话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语境及关联的视角探讨翻译文本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 ,从语境性及关联性的角度 ,解析了翻译文本的建构问题 ,并分析了语境认知及关联性对翻译文本的影响。其次 ,在认知的理据上论述了乔姆斯基的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理论与翻译的关系。提出 :在翻译实践中 ,要注重语句的深层结构分析 ,通过认知及关联推导 ,把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结合起来进行翻译处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运用“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以及最大关联、最佳关联原理,分析话语误解产生的基本原因.与此同时,文章还指出话语误解的产生不是绝对的,只有建立在交流双方的努力下,以认知所能识别的关联性作为交际的基础,话语误解才能真正的减少或避免.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新闻标题是决定受众是否索取深层新闻信息的第一选择关口。然而,要把网络新闻标题从英语翻译成汉语,激发读者深层阅读的欲望,并非易事。结合网络新闻标题英汉译实例,根据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网络新闻标题英译汉中译者再创造的理据,译者可以通过得体的增删、工巧的措辞和灵活的修辞对标题进行再创造,以期汉语标题能起到揭示主题和吸引阅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关联理论与英语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Sperber和Wilson从认知角度对语言交际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非常有影响的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 ,关联是认知的基础。结合语言教学中遇到的言语实例分析了促成关联的两个因素 ,揭示了关联理论框架对英语学习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两种语用学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和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两种语用学理论的比较 ,说明关联理论可以代替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是一个新兴的更加系统、统一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关联理论批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多年来国内语言学界对关联理论的批评大致分为6类,涉及关联性和关联原则、话语理解的必然性和理想化、笼统性、目的性和信仰体系、社会维度、不可证伪性。有些批评是较合理的,有些批评是因为读者对关联理论的误解所致。对关联理论的批评主要来自中国学者,且大都集中在20纪90年代;相比之下,国外学者提出的批评较少。至今对关联理论的批评基本上是附带性的宏观性批评,本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关联理论的宗旨,我们应该加强对关联理论的专门性和微观性批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交际的性质,指出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认知语境为语用推理提供了一种手段,而推理是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是各种关系相互顺应的过程.关联-顺应模式的理论框架,应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相互顺应,使关联理论解释的充分性和顺应理论描述的充分性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关联理论对《沁园春·长沙》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后,指出关联理论中的认知环境、交际意图和最佳关联性等概念在诗歌翻译评论中有一定的优势,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从而为诗歌翻译批评提出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明了做好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指出汉语修辞中形象类辞格对做活新闻标题的作用。结合报纸最近刊出的新闻标题实例,说明了比喻、比拟等形象类辞格在新闻标题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8.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财经新闻涉及复杂深奥的理论,所阐述的事件也离普通人的生活较遥远.为了吸引读者,将复杂的经济现象形象生动地描述,财经类新闻标题中常常出现隐喻现象.文章选取160例财经新闻作为样本,分析发现财经类新闻标题中战争类和体育类的隐喻最为多见;而使用天气、生老病死、婚恋嫁娶、交通的隐喻也多有发生.  相似文献   

19.
在关联理论的研究中,诗意效果是指言语的特别效果,它通过言语一系列弱隐含的实现,获得其最佳关联。诗意效果产生于大脑的一种特别的活动过程,它以广泛的一系列情景假设的启用和连接为基础,为人们在搜寻关联理论对它的解释过程中所触发。  相似文献   

20.
诗歌翻译如果要取得最佳语境效果必须使得原作和译文达到最佳关联.通过介绍关联理论及其与翻译的关系,阐明了该理论中的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特别是"弱势暗含"对诗歌翻译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选取《白朗宁夫人爱情十四行诗集》的汉译本为语料,分析探讨该译本中的特殊语言结构和表现手法,结合关联理论进行阐释,证明了关联理论对于英诗汉译这一特殊的语言交际形式具有很好的解释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