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874——1875年,即同末光初之际,清政府曾就海防建设等问题在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员中展开过一次大的讨论,史称“海防议”。这次讨论出现于我国边疆各地普遍遭受外国侵略的危机时刻,讨论的中心是要不要建立和如何建立近代化海防力量的问题。围绕此一问题,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与顽固派争论激烈,是洋务运动推行过程中双方又一次大的交锋。同时,“海防议”中又因筹饷问题而牵及塞防,引起“海防与塞防之争”,实际是发展到对整个国防方针的讨论。剖析这场“海防议”产生的原因、争论实质及其作用,无疑将有助于我们对洋务运动性质和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派系分化情况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2.
晚清海防战略嬗变是近代古今中西之争的产物。从中西之争看,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在师夷之“技”“学”“道”的过程中,海防战略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塞防与海防并重”“以精炼海军为第一要务”“海权论指引下重建海军”的嬗变历程。从古今之争看,与“师夷”相伴的是对中国传统价值系统的维护,既有改良派、洋务派及维新派在“器变道不变”“中体西用”“道器兼备”及“由器进道”的思维框架中吸纳西学以维护传统,也有顽固派通过抵制西学以维护传统。古今中西之争既促进了海防战略嬗变又制约其西化的彻底性,进而对晚清海防成败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清政府内部发生了一场“海防”与“塞防”的激烈争论,这场斗争一直延续到中法战争爆发,大约历经十年之久。左宗棠是这场辩论中塞防派的重要人物。左宗棠何以坚持“塞防论”?是否偏废海防?塞防论及其实践在近代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是本文拟阐述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前,中国历代国防的重心在塞防。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受到巨大的震慑,一些进步人士明确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一批爱国官员积极倡导建设中国海防近代化,并提出了许多方针与措施。在外国侵略者日益猖撅进犯海疆的压力下,清政府也开始重视海防问题,并下令筹议海防建设的具体方案,中国海防现代化建设铺开了阵势。1888年北洋水师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海防近代化建设的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5.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提出调整国防战略,放弃塞防,专备海防的主张,遭到左宗棠的反对。左宗棠认为有鉴于现阶段西北边疆危机的严重程度,国家防御的当务之急是出兵新疆,收复失地。在清廷内部就海防塞防展开激烈争论时,《申报》发表了若干评论,无意间卷入了此次论争。《申报》反对以东南诸省财富支撑对新疆用兵,对左宗棠向洋人借款提出激烈批评,其舆论造势对李鸿章加强海防的主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新疆用兵带来了不小的掣肘,招致了左宗棠的厌憎。  相似文献   

6.
自1913年11月唐继尧撤军,黔系地方军阀盘踞贵州政坛达23年,其中以刘显世为首的兴义系掌权13年,以周西成为首的桐梓系掌权10年。这些军阀表面听命于“中央政府”,实则实行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地方割据。军队武装,是他们实行割据统治的支柱。军阀政权的更迭,军阀集团内部的斗争,皆取决各自军事实力的消长。因此,研究民国时期贵州军事史,不能不从黔系军阀的兴起入手。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一个曾经被遮蔽与误读的“话题”,一个正逐渐被理解与重新解读的“话题”。通过对其“家”的特点、其家庭观,以及其一生的经历,尤其是抗战中在国外的爱国言行的了解,可以说林语堂对“家”对“国”都是一往情深的。在他旅居国外期间,一直是心忧国家前途,情系民族命运,以他的方式表达着他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我们研究近代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经验,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也是非常需要的。那时,面对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侵略战争,是爱国抗战,还是卖国投降,两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清朝政府中以湖广总督林则徐(1785~1851)为首的抵抗派,坚持爱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四年六月,在批林批孔运动的高潮中,“四人帮”反党集团的头面人物江青在京、津的几个会议上,信口雌黄,大讲所谓儒法斗争史,抛出一个“法家爱国,儒家卖国”的谬论,叫嚷什么:“凡是法家都是爱国主义者,儒家都是卖国主义者。”这种说法毫无事实根据,完全是别有用心的捏造。但是它一出笼,“四人帮”立即策动大小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我国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与治理过程中,对“西北边疆”的认识与界定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最终的形成是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后,传统封建王权国家被迫与国际社会接轨的结果,既符合我国政治地理的演变历史,也符合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由此,边疆治理观念发生变化,首先在由传统“塞防为主”国防布局向近代“海防、塞防并重”的国防布局变迁中,维护西北陆权是伸张海权的基本前提;其次,西北边疆由国内地缘政治要素向国际地缘政治要素升级;第三,两个层次的“西北边疆”具有特殊重要的国防意义。至此,确定西北疆界、守卫国土成为近代以来我国作为民族国家对西北边疆治理的主旨。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西学东渐而形成的现代与科学话语下,中医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批判和生存挑战。为争取生存合法性和发展空间,中医界在这场中医存废论争中极力强化其“民族医”身份,试图将科学或非科学、现代或落后的医理之争转化为卖国或爱国、侵略或反侵略的义理之争。医界的论争实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碰撞冲突。  相似文献   

12.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乞助于孔老二的亡灵,在政治上搞“克己复礼”,在军事上搞“以礼治军”。这条“以礼治军”的反动军事路线,实质上是一条卖国投降主义的路线。当前,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考察历代“以礼治军”与卖国投降的历史事实,揭露其卖国投降的思想根源和阶级根源,对于进一步认清林彪反动军事路线的极右实质,是有一定帮助的。  相似文献   

13.
明正德十六年(1521)到嘉靖三年(1524)间,以杨延和为首的旧阁权集团同张璁等新进士大夫之间围绕着当时“继统”与“继嗣”的礼仪形式所进行的“大礼议”之争,前后经过三个回合,最后以张璁等人的主张得到采纳而告终。“大礼议”的论争不仅是当时旧阁权集团与新进士大夫的冲突以及新主权与旧阁权冲突的交织,更体现了正统程朱道学(理学)与新兴王阳明心学的冲突和较量,其实质是天理与人情之争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一提到近代中国的海防和塞防,人们不禁会想到左宗棠和李鸿章。但是,对近代中国海防和塞防做出最大贡献的当属枢臣文祥。同治、光绪年间正值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他既主张重视海防建设,同时又力挺左宗棠西征。他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意义上的海军,顺利收复了新疆,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15.
吕澂与熊十力之间的“性寂”“性觉”之争被称为“辩佛学根本问题”,实际上,二人所理解的“性寂”与“性觉”并不分别符合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心性本净说”的本义。通过对比吕、熊的“寂”“觉”之争与朱陆之争,可知吕澂的“性寂”与朱熹的“性即理”、熊十力的“性觉”与陆九渊的“心即理”具有思路上的一致性,由此牵扯到的为学功夫上的“革新”“返本”之争亦与朱、陆的“格物”“明心”之争极为相似。因此,吕、熊之间的“寂”“觉”之争,并非是在争论佛学根本问题,而只是披着佛学的外衣在争论宋明理学的根本问题,其实质是朱陆之争的继续。  相似文献   

16.
近一个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一些人对今日的有偿出让土地,招商租界产生了疑惑,认为今日的把土地出让给外国人,招商租界同昔日的把土地割让给外国侵略者,划分租界,没有什么区别,并且还论及到爱国或“卖国”云云。这种把二者相混同的“等同论”如不清除,  相似文献   

17.
1919年五四运动中,湖南人民积极投入了反日爱国斗争,并进一步发展成驱逐军阀张敬尧出湘的运动(1919、9、——1920、6)。因此驱张运动被称为“湖南的五四运动”。以毛泽东为首的新民学会,是这一运动的领导核心,青年毛泽东成为人们公认的领袖人物。毛和他的;战友对当时的形势的分析和对群众的争斗的引导,表现出一定的领导艺术。他后来总结出有关中国革命的一整套策略理论,其中的某些原则,可以从驱张运动中窥察到部分胚芽。  相似文献   

18.
论二十世纪初年的“利用外资”观念高贵德,王永红“利用外资”是二十世纪初年中国先进人士主张发展实业、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共识。当前史学界多侧重于对个别人物“利用外资”观念的研究,或局限于改良、革命,爱国、卖国等方面的争论,而很少对这一观念进行整体性考察。...  相似文献   

19.
“法家爱国,儒家卖国”论,是王张江姚反党集团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另搞一套而炮制出来的。它是“四人帮”大搞修正主义、大搞分裂、大搞阴谋诡计,妄图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反革命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谬论在政治上是极端反动的,其矛头指向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在理论上是极其荒谬的,是对马克思列宁  相似文献   

20.
冯玉祥原名冯基善,字焕章,祖籍安徽巢县,一八八二年生于河北青县,一八九二年入伍当兵。八国联军入侵后,敌人奸淫烧杀的暴行和清政府腐败无能、卖国媚外的罪行,使他心灵深处产生了“勿忘国耻”四个大字,从而由一个普通的士兵,成为一位著名的坚守民族大义的爱国将军。反对腐朽卖国的封建政府冯玉祥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影响下,决心投身革命,推翻腐败的清朝政府的统治。他组织秘密团体《武学研究会》,并担任会长。《武学研究会》以读书会的形式作掩护,成立各种同乡会、同学会、同志会等外围组织,不断扩大势力,购置弹药,准备起事。一九一一年十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后,冯玉祥参与策划了滦州起义。在反对卖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