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成都就读的藏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自信的关系.方法:采用个人评价问卷(PEI)和白马藏族文化适应问卷,考察了在西南民族大学就读的200名藏族学生的文化适应和自信以及学院分类的关系.结果:藏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存在人口学差异.文化适应各维度对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和与人交谈等自信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主流文化认同对社会相互作用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学校教育认同对个人评价的外表、与人交谈维度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总体文化适应对学业表现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与自信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自我认同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20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IUS)?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情感量表(PANAS) ?自我认同感量表进行施测?结果:积极情感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我认同感相关不显著;消极情感与网络成瘾相关不显著;自我认同感与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大学生网络成瘾可以显著预测自我认同感;消极情感对于网络成瘾与自我认同感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网络成瘾?自我认同感?主观幸福感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自我认同感可以预测网络成瘾,且消极情感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自我分化量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对山西省内20余所高校近21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提出一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大学生自我分化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并分析积极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及性别的调节作用,可以发现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自我分化不仅能够显著预测生活满意度,亦可通过积极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性别在大学生自我分化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预测中发挥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且在女生样本中达到显著水平。由此说明积极心理资本在大学生自我分化与生活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性别则在大学生自我分化对生活满意度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Rosenberg编写的自尊量表和王宇中编写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对山西大同大学2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外显自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3)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外显自尊与一般生活满意度、客观生活满意度以及主观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6、0.426、0.262,显著性水平为0.01;(4)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外显自尊可以预测其一般生活满意度,解释率为14.2%。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自我价值保护策略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市257名中小学生为被试,对自我效能、成绩定向、任务定向、不确定的控制感、外部归因定向与自我价值保护策略,即自我妨碍、防卫性悲观(包括防卫性期望和反思)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和外部归因定向对自我妨碍策略有显著预测作用;成绩定向、不确定控制感、和外部归因定向对防卫性期望策略有显著预测作用;不确定控制感对反思策略有显著预测作用;自我妨碍、防卫性悲观策略都对学业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和“友谊质量问卷”对南京地区834名大学生进行成就目标定向与友谊质量关系的调查,并对调查数据和结果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掌握目标定向与情感亲密性、帮助与支持、交往与娱乐均呈显著正相关,成绩接近目标定向与帮助与支持、交往与娱乐、友伴冲突均呈显著正相关,成绩回避目标定向与情感亲密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友伴冲突呈显著正相关;且掌握目标定向学生的友谊质量最高,成绩接近目标定向学生的友谊质量次之,成绩回避目标定向学生的友谊质量最低。  相似文献   

7.
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视角,以399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心理素质之个性品质与心理健康消极指标 CHQ-12、心理健康积极指标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心理素质之个性品质的情绪特征及其因子情绪调控、意志特征及其因子独立性、自我特征及其因子自我统合和自信心均分别与 CHQ-12、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2)心理素质之个性品质的乐观倾向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3)动力特征及其因子进取心高中低不同分组水平下的生活满意度得分差异显著,呈现倒“U”型曲线趋势;(4)心理素质之个性品质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均大于与 CHQ-12的相关系数,心理素质的发展功能相比治疗功能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成就目标定向与语言学习策略是教育学、心理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热点。教育的现代化需要科学的理念和基础,如何提高外语教育教学质量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方向。本研究采用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外语自我效能感问卷和语言学习策略问卷调查了253名大学生语言学习策略与成就目标定向、外语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语言学习策略各维度与外语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成绩接近定向、掌握目标定向存在显著正相关。(2)掌握目标定向与成绩接近定向均能显著正向预测语言学习策略。(3)外语自我效能感在掌握目标定向与成绩接近定向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中起着正向的部分中介的作用。目标信心感和课程应对感在成绩接近目标定向、掌握目标定向对语言学习策略分维度的影响中起到不同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生活满意度总体状况良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即时间管理得越合理,生活满意度越高;时间管理中的时间监控感和时间效能感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大学生感知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结果:大学生感知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感知社会支持高分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也较高;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感知家庭支持、感知朋友支持对生活满意度具有较好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是对心理压力在文献检索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心理压力量表.量表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有3方面:一是校园生活压力,包括恋爱压力、人际压力、同居与性的压力、消费压力和适应压力;二是学业理想压力,包括生活乏味压力、目标不明压力和考试压力;三是自我成长压力,包括寻求自立压力和渴望沟通压力.(2)通过信、效度检验,大学生心理压力量表的理论维度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信度,达到心理测量学的相关要求.(3)心理压力量表的各维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可以作为评估大学生心理压力水平的有效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心理素质、情绪调节策略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726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情绪调节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生活满意度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1)女生在心理素质适应性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表达抑制策略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2)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认知重评策略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相对于表达抑制策略,认知重评策略在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交焦虑问卷(IAS)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368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然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中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2)理科生与文科生在社交焦虑和幻想应对方式中差异显著,文科生和艺术生在幻想应对方式中的差异显著.(3)社交焦虑与解决问题和合理化两种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4)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责、合理化应对方式两变量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和应对方式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道德认同、乐观主义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方便取样并使用道德认同量表、大学生乐观问卷和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对260名大学生施测。 结果发现:相关分析显示,道德认同、乐观主义与网络利他行为总分得分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与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道德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乐观在道德认同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81%。 认为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塑造不但可以通过提高个体道德认同水平,也可以通过增强个体乐观人格特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普通高校辅导员自我和谐、主观幸福感和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压力问卷、主观幸福感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对山东、辽宁5所高校的142名辅导员施测。结果:①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与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有显著负相关,与自我和谐、负性情感有显著正相关;②自我和谐在工作压力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当自我和谐进入回归方程时,工作压力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效应不再显著;自我和谐在工作压力与正性情感之间也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当自我和谐进入回归方程时,工作压力对正性情感的预测效应不再显著;当自我和谐进入回归方程时,工作压力对负性情感的预测效应从0.664降为0.516,自我和谐在工作压力与负性情感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③通过路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自我和谐是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中介变量。结论:工作压力通过自我和谐的中介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探讨大学生依恋、幽默风格与学校适应的关系,采用成人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幽默风格量表和大学生适应量表对22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均与学校适应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亲和型幽默、自强型幽默与学校适应呈显著的正相关,嘲讽型幽默、自贬型幽默与学校适应呈显著的负相关;(3)依恋回避与亲和型幽默、自强型幽默呈负相关,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均与嘲讽型幽默、自贬型幽默呈正相关;(4)幽默风格在依恋对学校适应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依恋既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校适应,同时又通过幽默风格对其产生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家庭社会阶层与大学生择业焦虑的关系及就业公平感与自尊在二者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采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Mac Arthur阶梯量表、客观社会阶层问卷、就业公平感问卷、自尊量表、择业焦虑问卷对5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主观家庭社会阶层与就业公平感、自尊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三者皆与择业焦虑呈显著负相关;(2)就业公平感、自尊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择业焦虑,主观家庭社会阶层分别通过就业公平感、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就业公平感与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大学生择业焦虑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家庭社会阶层的视角理解大学生择业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总体幸福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Folkman的"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3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女生的消极应对明显高于男生,女生对于生活的满意感也显著高于男生;生活满意度还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同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积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则存在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量分别为18.8%和7.3%.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9.
完美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会对个体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产生很多影响。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完美主义及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进行探讨。本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与自我和谐问卷对1195名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我和谐呈显著正相关,完美主义总分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自我和谐。在完美主义的五个因子中,关注错误及家人期望两个维度对于自我和谐有正向的预测效果,而与人比较、自省及条理性三个维度对于自我和谐有负向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内在社会认同的视角出发,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和自编的农民生活满意度问卷对河南和云南的在村农民、不在村农民和两栖农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当前农民的社会认同呈明显的不均衡分布,中层以下群体的人数远多于中层以上群体的人数;(2)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在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但下层类属群体在总体生活满意度及各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p<0.001)低于其他各类属群体;(3)环境领域能够显著地预测不同类属群体的总体生活满意度;心理领域对中层、中下层和下层类属群体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地预测力;相对于在村农民,中上层和中层的两栖农民和不在村农民的生活满意度更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