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不具备选择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条件,继续实行该制度将付出巨大的成本与风险,金融开放的中国应该选择真正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但是,由固定到管理浮动的汇率制度改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富有流动性和效率的外汇市场;(2)完善的货币政策框架;(3)通胀目标制(Inflation Targeting)名义锚作用的发挥;(4)微观经济主体较强的汇率风险管理能力。上述条件中国尚不能满足,并由此构成了由固定钉住美元到管理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硬性约束。所以,中国只能按照一定的路径选择,积极创造条件推行渐进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温州模式”的变迁和浙江的改革经验为例,实证分析了如何在解放思想的摩擦成本最小化的条件下,推进以准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方式为主的改革;并适时向真正意义上的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方式转换,在不同领域和不同阶段,根据改革的不同约束条件,选择多种制度变迁方式并存和渐进转换的改革道路,从而化解“诺思悖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上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转轨方向与发展速度有“激进”和“渐进”两种 ,但“激进”与“渐进”本身并不是原则问题 ,重要的在于什么方法符合本国国情。支持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非正式制度和诱致性制度变迁 ,以及人的有限理性、制度继承和制度扩散。由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制度是彼此依存、相互联系的 ,因此制度变迁必须注意新制度与制度环境的“磨合期”协调适应和“嵌入”式创新。“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在中国特定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典型性已有趋同化倾向 ,改革的实践还待日渐完善、合理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创新的形式可能纯粹是市场诱致性变迁 ,也可能是政府强制性变迁。改革以来 ,我国企业所有权制度的变迁是一个连续和渐进、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的交织过程。第一阶段中央政府放权改革最大的成功是促进了市场的发育 ,引致各级政府在第二阶段改革中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市场性 ,并在第三阶段出现市场诱致的企业内部多中心分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制度不等同于银行制度,但在中国特殊国情下金融制度的变迁路径主要表现为银行制度的变迁,而银行制度的变迁是在国家供给主导下的渐进过程,其实质是银行功能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6.
中国“渐进改革”路径选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来中国"渐进改革"路径选择具有客观必然性。"渐进改革"路径下,权力主导下的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蕴涵着较大的问题和矛盾:"渐进改革"具有不彻底性;"渐进改革"缺乏可持续性;"渐进改革"导致利益分配不公;"渐进改革"缺乏动力机制;"渐进改革"在利益调整上存在内在冲突性。在评价渐进改革路径选择时,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重新审视,需要从更长远、更深层次去评价中国改革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当前中国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化制度变革,必须对渐进改革路径进行必要修正,"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转轨时期中国可供选择的理性路径。  相似文献   

7.
农村金融供给抑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逆向激励”,催生了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探索。中国农村金融多元化在理论界、政府部门均已达成共识,国家农村金融改革也一直以此为目标。但在诸多目标函数前提下,以政府主导、渐进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要特征的改革缺乏系统性,相应的改革不配套,改革绩效有限。文章回顾了农村金融多元化制度变迁,分析了农村金融多元化改革深化需求以及农村金融多元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多元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如何使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合理化,一直是我国资源配置方式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渐进制度变迁过程中一个热点问题。在我国长达20年的经济改革中,虽然在配套性制度层次上,对财政制度和投融资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地结构安排,但对基础性制度的改革--国有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却停滞不前,从而形成了制约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微观制度基础盲区"。  相似文献   

9.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中国个人所得税制不够完善,随着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进行改革迫在眉睫。本文认为,结合制度变迁理论,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应该以现行制度的非均衡为出发点,通过调整制度供给以满足制度需求,从而实现新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均衡。具体可以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渐进转变税种类型,减少累进税率档次,建立科学合理的费用扣除制度,调整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和纳税人范围以及完善中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配套条件六个方面促进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制度转型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2 0多年的制度变迁进程 ,中国初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制度转型。实现这一制度转型的主要原因在于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奠定了制度转型的基础 ;渐进改革策略的实施促进了制度转型的实现 ;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动的结合加快了制度转型的进程 ;强制性改革与诱致性改革的结合确保了制度转型的完成 ;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缩短了制度转型的过程 ;改革的意识形态提供了制度转型的思想保证。分析和研究这些原因 ,有助于我们回顾和总结中国改革 2 0余年的历史经验 ,并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