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正勇 《决策》2013,(1):82-83
在面对下属错误的问题上,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三个基本原则:第一,要允许下属犯错误;第二,要宽容下属的错误;第三要清楚什么错误是不允许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错误,不知道如何应对错误,不知道如何改正错误. 允许下属犯错 人人都会犯错,包括我们自己.如果你说你不会犯错,那么你就不会是一个好职员.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从来没有犯过错误,也从来没有过失……这种人绝不可以信任,他或者是一个弄虚作假者,或者只做稳妥可靠的琐事."  相似文献   

2.
<正>当今我国行政权力监督制度和机制尚不完善,真正能够有效监督并管住干部的,往往是其上级领导。如果上级领导能够对下属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下属就可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然而,如何找到有效管住下属的方法与手段,真正管到实处、管出成效,却不是每个领导干部都能够做得到的。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管住下属应注意"三忌"。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不可能一生都不犯错误.在日常工作中,作为领导,如何正确对待部属的过失和错误,变坏事为好事,既是态度和素养问题,也是责任感和领导艺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下属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和过失,包括由于领导的因素而产生的过错,其责任如果全部由下属承担,其稚嫩的肩膀很难承受住来自方方面面的指责和压力,也许这样的过失只需一两次,便会使一个干部失去许多为社会建功立业、为自己赢得升迁的机会.因此,作为领导者,在适当的时候,在不失原则的前提下,应勇于为下属揽过.  相似文献   

5.
下属都会犯错,不犯错的下属不是真正的好下属。一个优秀员工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和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而这种错误的改正、下属的进步,离不开上司的训导。很多时候,作主管的在面对下属犯错时,或不知所措,或处理不当,结果导致下属怨恨滋生,影响主管的威信和工作。其实管理界的“热炉规则”提供了很好的处理模式,掌握这一规则,当下属有错时,你的应对会顺手得多,甚至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6.
正批评下属特别是资深员工是一件不轻松、也不容易的事情,有时会令那些缺乏管理知识和经验的领导者感到无所适从。但是,谁都会犯错误,批评也是一种艺术。如果领导者不懂得如何批评下属,就可能降低部门的工作效率,甚至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情绪。那么,领导者该如何批评或"敲打"资深员工呢?把握好时机——适时"敲打"什么时机"敲打"资深员工既是工作方法问题,又是领导艺术问题。时机选得准、找得对,  相似文献   

7.
正在某种意义上讲,领导与下属之间是一种由领导主导的博弈关系。既然是博弈的关系,下属就会对领导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对领导的决策产生决定性影响,扭转支配关系。这就是领导被下属误导和利用的情形。对下属有支配权的领导,之所以会被下属误导,主要责任还在领导身上,是因为领导的软肋被下属发现并利用。笔者认为,领导被下属误导,是以下七种软肋被下属利用所  相似文献   

8.
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只要在做事,就总免不了犯错误。下属有错不纠、不惩,有可能宽纵不负责、不尽心的行为;但如果不分性质、情节、动机和不可抗拒因素等特殊情况一概严惩,又可能会抑制下属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剥夺下属成长锻炼的机会,甚至因小错而失大才。处置犯错误的下属,远远不是一般的"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赏罚分明"那么简单,历史上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秦穆公宽恕孟明视的故事告诉我们,领导者要具有坚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智珠     
《领导文萃》2012,(3):81
如果你总是把过失推给别人,那么过失也就会更亲近你。郑辛遥/作一个人可以失败多次,但是只要他没有开始责怪旁人,他还不是一个失败者。——美国博物学家巴勒斯刘放/图  相似文献   

10.
激励的方法有很多,然而就保证领导目标的实现而言,责任激励更能激发人们工作的热情.领导干部在赋予下属责任、检查下属责任和追究下属责任的过程中,如果方法恰当,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指导下属的工作企业无论大小,最终都是依靠人来发挥作用实现其目标价值的。事实上,销售工作的开展,又是实现企业价值、利润等目标成果的重要环节。如果一个销售部门没有合适的人才,或不量才为用,组织的目标就会大打折扣,如果离开高质量的销售人才将会事倍功半。作为一个销售部门的主管,毫无疑问是最优秀人员中的一员,如何指导下属,让下属更优秀、更出色地完成任务,无疑也是每个销售主管关心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为官不干事现象在某些地方、某些干部身上非常严重地存在着。在这些干部任职的辖区内,面对一些复杂矛盾,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解决问题会触及哪些人的利益,怕得罪人丢选票而不敢"轻举妄动";面对关系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他们犹豫不决,不敢拍板,怕拍错板会影响进步;面对常规工作,他们能推则推、能躲则躲,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事就易出事。他们的"聪明"经验是: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结果导致一个地方或一个  相似文献   

13.
领导要对下属进行有效的管理,就要与下属进行有效沟通,不能不顾下属的所思所想,单凭自己的感受管理下属,而这恰恰是许多领导在管理下属时容易忽视的问题。领导只有实现与下属之间由排斥性沟通向建设性沟通的转变,才能与下属进行有效沟通。一、排斥性沟通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在等级制度森严、领导管理严厉的环境下,下属会刻意地包装而尽量不暴露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因为领导具有评判权和赏罚权。领导者在给下属做指导或提建议时,如果高高在上,与下属有明显的等级距离,下属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排斥感,这就是排斥性沟通。这种沟通实际上否定了下属…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属犯了错误,作为领导肯定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否则,只会让下属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既不利于下属的成长和成才,也不利于组织的和谐发展。然而,现实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只善于奖励下属而拙于惩罚下属,还有的领导干部没有充分意识到恰当的惩罚比奖励更能激励下属。惩罚下属也要讲求智慧和艺术,一旦处罚不当,不但起不到对下属的规范作用,反而会招致下属的忌恨。笔者认为,要使惩罚下属真正取得实效,领导干部应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潜能,不但能量巨大,而且很少开发利用.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形象、生动地解释了潜能的开发情况.大多数人的自身潜能只开发了冰山一角,而成功人士则连同海下冰山也一起开发利用了,也难怪他们会成功.作为一个现代领导者,并不需要你事必躬亲.要知道,一个领导者如果太勤快,下属就会有依赖性,而一个领导者对工作如果事事关心,同样会挫伤下属的工作积极性.领导者的任务是统领全局,把握大方向,同时给下属以自由,让下属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要避免下属的能力被浪费闲置,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充分挖掘生命潜能,各自鸣奏出生命的最强音.领导者如何开发下属的潜能,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明的表扬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使下属偶然的良好行为变为持久的良好行为。 领导者最大的才能,是能够发挥下属才能的才能。 与其招聘一个有经验无创新品质的人,不如招聘一个无经验但有创新品质的人。因为,创新品质比经验更重要。 能左右自己的领导者,才有可能左右自己的下属。 培育下属优点的过程,就是克服下属缺点的过程。 没有无用的下属,只有不会用下属的领导者。 如果你自己的实力弱小,那么你所产生的问题便会强大。战胜竞争  相似文献   

17.
让下属感到自己重要,是领导干部用人的一种艺术。这里面的学问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领导干部对下属要做到委以重任、用其所长、采纳意见、原谅过失、适时褒奖。委以重任。大多数人都有完成重要事情的能力,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关键问题是看领导能不能信任他,会不会用他。人的潜力很大,只要你看准了,敢于任用,用其所长,他就敢干,而且有时干得比你想像的还要好,还要漂亮。这首先是你把一种信任交给了他,使他感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出色完成任务的荣誉感。在这种情况下,他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不再是从自我出发,而是把个人变成整体中的重要一…  相似文献   

18.
《领导文萃》2010,(7):59-59
<正>你被提升为主管的原因可能是积极主动、技术突出、具奉献精神,但仅仅这些能力还不足以让你成为一个好的主管。新任主管通常会犯错误,尤其是下面五个方面的错误:1、凡事亲力亲为,为准时完成工作,自己通宵达旦加班。或许你是技术方面的能手,但一个人的力量总强不过手下二十个人的力量,所以新任主管的任务是激励下属完成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不论最终成功与否,这些尝试都是极具价值的。其实,比起你认为的"成功",那些被你看作"失败"的经历所能给予你的常常会更多。如果你觉得自己理解的东西是错误的,或者未达成期望,那你很有可能会在你的本性和那个所谓的做了一点坏事的你之间竖起一道屏障。由于错误意味着过失和愧疚,当你沉浸在自责中,想起过去的事情,你就很难得到有意义的收  相似文献   

20.
正大部分领导都喜欢服从管理、听从召唤的下属,然而偏偏有些下属却不太"听话",不怎么买领导的账,有些时候言谈举止甚至表现得比领导更为强势。对待这样的下属,如果方法简单、针锋相对,不仅有失身份,而且容易影响内部团结,形成"窝里斗",削弱单位或部门的整体战斗力,最终对事业发展造成极大损害。如何领导强势下属,是领导干部应当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细观察:怎样逞"强"强势下属往往会在有意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