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斌 《华人时刊》2009,(6):36-37
今年2月26日.日本观光厅举行了隆重的研修结业汇报会。21岁的中国女留学生茹婧,以“从中国人的视点看访日旅行的魅力及旅游推销手法”为题,论述了自己历时三个月的研修成果。她富有创意地建议,日本旅游部门应该更好地运用在日中国人网络的旅游推销手法,挖掘出像北海道能取岬等日本人至今还没有发现,但已深受中国游客好评的旅游景点来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同时还以在日中国人的视点灯旅游推销手法进行了详尽而务实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日本虽然不是旅游大国 ,但在其国内实施的旅游优惠服务措施值得我们借鉴。文章简要分析了日本出境游、入境游的现状 ,对日本目前实施的旅游优惠服务措施进行了分类 ,并结合实际介绍了城市优惠型、区域联合型、企业联合型等旅游优惠措施 ;文章最后分析了实施旅游优惠服务措施在吸引客源、增加旅游收入等方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指出它对广东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在珠江三角洲等较发达地区已经具备条件尝试实施  相似文献   

3.
《华人时刊》2010,(5):92-92
据日本中文导报网报道,贾靓在日本6年了,最近想帮她上海的朋友办理来日旅游的手续,贾靓要当他的保证人,不清楚到底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相似文献   

4.
新华 《山西老年》2008,(4):61-61
近几年,日本退休人员来中国就业渐渐成为一股"风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来中国就业的日本退休者中,有一些曾是日本大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专家。还有一些人笑称自己是来中国"打工旅游"的。他们  相似文献   

5.
知道港宁包机的人可能比知道江苏(香港)旅游有限公司的人多,港宁包机就是由我们江苏(香港)旅游有限公司创办经营的;我们公司另外一项主要业务是经营组织香港和海外的旅客到大陆,特别是到华东地区、到江苏省来旅游。我们公司是江苏省中国旅行社的驻港公司,也是江苏省驻香港的唯一旅游机构。  相似文献   

6.
和尚不抓贼     
萨苏 《社区》2010,(17):33-33
前几天,陪一位朋友在日本大阪旅游,不知不觉走进一座寺庙。日本的寺院,多半就在车水马龙之中闹中取静。最主要的功能则是墓地所在——日本人死后.无论原来是哪个宗教,都要取个法号,把葬身之地放在佛寺里面。  相似文献   

7.
余平 《社区》2010,(3):56-56
一次,我去日本旅游,刚开始还真不太适应日本的交通。日本的街道狭窄,建筑密度大,无论是在东京、大阪、京都或者其他地方,出租车和公共汽车都不算多。后来我才知道,日本的城市交通主要是依赖城际铁路和地铁,它们能有效缓解人多路少的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8.
旅游对日本经济的"波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日本多年来的情况看,旅游消费促进了其旅游事业及相关企业乃至地区经济的发展 (即“波及效应”)。然而,这种作用也有其局限性。各地因旅游资源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旅游消费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明显不同;与国际相比,日本还处在很低的水平。可见,日本旅游消费仍有潜力可挖。提高当地中间生产资料的供给率、防止旅游漏损(资金流失)和对其产业结构作相应调整等,是提高其经济波及效应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日本温泉的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温泉资源丰富,伴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温泉资源也得到了极大的开发和利用。但在不同时期,温泉资源旅游开发利用形式也各有其特点。该文就日本温泉资源旅游开发的历史变迁过程、利用形式及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日本温泉旅游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日语中的寒暄语是学习日语的基础 ,也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看似简单、习以为常的寒暄语 ,却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日本人在使用过程中的复杂心理和性格特征 ,也折射出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探讨这些寒暄语与日本文化间的相互关系 ,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日本人及日本文化 ,在今后与日本人的交往中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1.
张小仑 《21世纪》2001,(4):58-58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当我们今天在享受油画、话剧等艺术形式所带来的精神娱悦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回头望望,寻找一下曾经给与我们这些东西的人,衷心地表示我们现代人的谢意呢! 二十世纪初的留日生从日本引进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的政治变革和思想演变。日本变成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重要跳板,致使近代中国的文化在一些方面受到了日本很大程度的影响。 留日学生引进日本文化的最主要手段是翻译书籍。1897年罗振玉等人以《农学报》杂志为阵地,组织人翻译了一批日本出版的农业科技书籍,揭开了中国人翻…  相似文献   

12.
时值隆冬,我们父子俩背上行囊,开始了寒假日本北海道之旅。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北海道,是日本的东北门户,紧靠日本和俄国有领土争议的北方四岛,人口600多万。作为南京人,从小就背负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沉重的包袱,这是儿代中国人不能释怀的伤痛!我们原没有去日本北海道的打算,直到看了《三井》这本介绍日本企业经营的书,才有要了解这个让人挥之不去的地理小国、经济巨人的想法。我们简装上阵,于今年一月十九日下午登  相似文献   

13.
臆想最有害     
国人有想当然的毛病。比如阿Q,看见吴妈多看了他一眼,他就想当然,认为吴妈一定有点“那个”的意思,结果吃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 近几年来,国门打开,我们蓦然发现,外面的世界好精彩:摩天大楼林立,街道上汽车如流。好现代化,好气派。于是,也就有了推理:人家一定家家住花园别墅,吃的山珍海味,假日里欢欢喜喜坐飞机出国去旅游。 这显然是以偏概全。 房改工作牵动了千万人的心。于是人们对房子关心尤甚。《经济日报》一篇《日本住宅建设》的文章,异常受人欢迎。然而,当读到日本住宅平均  相似文献   

14.
美国人并不了解日本学校的情况。但是我们认为,日本的学校在取得电子学和汽车设计和制造方面的经济成功中必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人把日本学生在国际数学测验中获得出色成绩的报道同这些成就连系起来,因而激发了美国人不断地坚决主张我们应当讲授更多的数学和科学。大众媒介也喜欢强调日本学生的献身精  相似文献   

15.
彭丹  张子妍 《旅游论坛》2023,(3):122-133
20世纪末,流行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以及跨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内容旅游的诞生。为厘清日本内容旅游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明晰其研究主题与边界,并从中寻求有利于我国发展文化旅游的经验,文章对日本学界历年来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各种形式的内容旅游研究成果进行归类、梳理与分析,发现日本内容旅游发展经历了探索、深化和拓展三大阶段,成果主要分属流行文化内容与历史文化内容两大维度。这些成果构成了内容旅游研究的基础与框架,同时包括方法论的探讨与运用。但内容旅游研究在成果系统性、方法适用性以及跨学科渗透等方面尚存不足,未来需要跳出已有范式,围绕内容旅游的理论积累、学科渗透以及跨文化比较视野等范畴进一步探究,以适应流行文化内容中日益扩张的叙事世界。  相似文献   

16.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旅游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个团的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而另一个团的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女士,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伊豆赫赫有名的迷人酒窝大道。"看过后,不由会心一笑。坑坑洼洼的路,被聪敏的导游说成是"迷人酒窝大道",这位导游简直就是诗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用诗意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17.
基于市场异质性视角,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探讨整体和细分市场(包括韩国、日本、美国和其他市场)中旅游需求与经济增长、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旅游需求整体上对经济增长和贫困减缓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细分市场上,旅游需求对美国、日本和其他市场的经济增长影响较为显著,而旅游需求对贫困减缓的影响只在日本和其他市场表现显著。基于市场的差异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旅游市场的特点,进而建立各自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内外有别”的日本文化贯穿于所有日本文化特征中,为我们解析日本人的精神结构、日本社会结构乃至日本语言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本文从“内”、“外”的对比模式出发,分析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探究日语的独特现象,更明确地了解日本文化心理特征,掌握日语中的社会、文化规则。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旅西日本游客旅游选择行为的西安旅游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在全国六大旅游热点城市所做的旅游市场调查的数据结果,对旅西日本游客的旅游选择行为进行了研究,同时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对西安日本客源市场进行了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西安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在大力振兴旅游,各村有各村的高招,一招是混浴。不错,拿我们中国人来说,特别是男士,听了较为动容而神往的,无非艺伎和混浴,肥硕相扑没人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