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元好问山水景物诗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代杰出的鲜卑族诗人元好问,以“一代宗匠”独步金元诗坛.他创作的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诗歌,尤其是他的“丧乱诗”,奠定了诗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外,他的山水景物诗,独创一格,可与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的作品媲美。纵观元好问的山水景物诗,佳篇丽句萃若林,意之所在,随物赋形,“上者可以惊心动  相似文献   

2.
悼亡诗是一类用以寄托对亡者思念的特殊诗歌形式,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三首)开悼亡诗先河,对后世悼亡诗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对潘岳的《悼亡诗》(三首)赏析,分析其悼亡诗在意象选择、取材的角度、艺术手法和诗歌的形式等方面的写作特点,进而探讨《悼亡诗》对后世悼亡诗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的文坛盟主,是中国诗歌史上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是他人生的写照,也是那一时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对于他诗作中的丧乱诗、论诗诗、题画诗、写景诗都曾有学者撰文评析,而对于他的赠答诗却很少有人专门论述,我以为这也是元好问诗作成就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元好问和多位禅师的交往加深了他对佛教的认识,生成了对佛教精神内涵、社会意义等方面的独特看法。并将其诸多见解揉入到文学理念之中,形成了颇具风格的丧乱诗、词,以及以真、诚为本的诗文理论。体现了宗教与文学相生互异而又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河岳英灵集》遴选李颀诗十四首,序列上卷第八位。以品评观之,殷璠在选本中重点论析李颀的诗歌内容、艺术成就。同时,又摘句品评、叹惋李颀生平的不幸,兼与其他诗人比较。以遴选诗篇观之,其内容包括寄赠送答诗什、怀人伤时诗章等,突出了李颀诗“发调既清”“玄理最长”等特点。以遴选诗什体裁观之,选本体现了李颀以古体为主的特点。殷璠选评李颀诗,其不仅具有存录诗章意义,亦有考订篇目、资证辨疑价值。最值得关注的是其文学史意义,不仅体现在对李颀诗内容特征的认识上,也体现在李颀诗艺术价值的发掘层面。此外,殷璠选评李颀诗,亦具有接受批评史、文化史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晚清驻英公使曾纪泽翻译的一首英文诗《咏技艺》,刊载于1887年1月出版的《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会刊》,是清代外国诗翻译的一份别具价值的史料。曾纪泽翻译此诗,缘于他对英诗的长期爱好,又与他和作者傅澧兰(Freeland)的个人交往密切相关。比较而言,在近代较早出现的译诗中,《咏技艺》的水平是最佳的,其尝试本身,在中国诗歌翻译史上,值得纪念。除翻译本身可圈可点,《咏技艺》还有几个明确的优点:(1)时代较早;(2)由一个懂英语的中国人独立完成,是符合现代意义的真正的翻译;(3)诗歌翻译的自觉。《咏技艺》的翻译,证明丁韪良所说曾纪泽英文水平差、“读、写一直都有困难”的评论是无根的。  相似文献   

7.
王辉斌 《南都学坛》2011,31(4):52-57
金代诗人元好问的乐府诗,因数量众多,质量上乘,成就突出,影响深远,而成为了唐后乐府史上的一座高标。元好问的乐府诗,主要为"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且以"丧乱乐府"、"农村乐府"、"都城乐府"三大系列最具代表性。紧扣时代脉搏与鲜明的时代特征,构成了元好问乐府诗最明显也是最突出的特点。元好问以其不断的艺术实践,对自唐代白居易等人以来的新题乐府之题由"即事"类一变而为"歌行"类,其此举不仅结束了"即事"类诗题在制题上无规律性可言的局面,而且还增强了诗题的乐府性与音乐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茶诗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古代茶诗为研究题材,在总结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了茶诗的价值。茶诗具有语言优美、意境高远、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等特点,吟咏品读茶诗可修身养性,明伦怡情,茶诗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茶文化的繁荣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开发茶诗所传承的文化,从而促进当代茶业发展是当前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以关中地区的自然景色、风土人文为题材,体现关中地域特色的诗占有显著的比例。关中水深土厚的自然环境使其诗具有高远空阔的地貌特点;安土乐生、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使其诗具有朴澹安恬的风土人情;开放包容的时代文化氛围与平和安宁的个性又使其诗具有了廓落雍和的胸怀气度。  相似文献   

10.
晚清滇南诗人朱庭珍,其诗话著作《筱园诗话》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庶几可与叶燮的《原诗》并列"。但作为七岁即刊稿于京的诗人,其诗歌作品却无人研究,其实终其一生,他一直是以优秀诗人的身份闻名的。朱庭珍曾结莲湖诗社于昆明,被推为社长,是当时滇南诗坛执牛耳的人物。现存《穆清堂诗钞》(三卷)、《穆清堂诗钞续集》(五卷),共收筱园诗一千二百余首。这些作品展示了他质朴、平淡、饱含真情的诗风,是其诗学理论的实践之作。  相似文献   

11.
丧乱帖     
《阅读与作文》2009,(1):53-54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盖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相似文献   

12.
在《清诗话续编序》中,郭绍虞先生对十二种清诗话评为“颇有真知灼见,足资参考”,其中之一是贺贻孙的《诗筏》。现将笔者读后一得报告如下,供关心者讨论。贺贻孙(16O5一?)字子翼,号水田居士,江西永新人。明造生。崇恢时曾与万茂先、陈士业(宏绪)、徐巨源(世博)等人结社于豫章(今南昌)。明亡不仕。为避巡按御史室重光举荐博学鸿词,剪发衣锱,结茅深山。晚年穷益甚,市衣蔬食,无温色,惟以著述自娱。志行高洁,才气纵横,为时人所称。著有《易触》、《诗触》、《诗筏》、《骚筏》、《水田居激书》及诗文词等,有《水田居全…  相似文献   

13.
陈恭尹是清初颇具民族气节的爱国之士,也是岭南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与生活经历紧密相连。三十岁之前,他走过了居家读书、遭逢丧乱和反清斗争的一段历程,诗的主调是感事伤时。三十岁以后,他过着隐居不仕的生活,保持了应有的民族气节,诗虽多怀古、写景、酬赠之作,但慷慨沉雄之音犹存。他的咏史诗写得特别出色,他的七律成就颇高,皆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14.
中晚唐江南诗僧在唐诗作者群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被称为"会稽二清"的清昼、清江,又是其中的佼佼者。文章论述了"二清"名称的由来、"二清"的交游、其诗歌手法在入静、诗禅互喻、意境表现等方面对于中晚唐僧诗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5.
铁保(1752年──1824年),清满洲长白(今吉林)人。先世姓觉罗氏,后改栋鄂氏,字冶亭,一字梅庵。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时年二十一岁,嘉庆时历任清运总督,两江总督,内阁学土兼礼部诗郎,正蓝旗满洲副督统,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等职。铁保一生节俭自好,为人耿直,但仕途坎坷,几经起落,道光元年(1821年),以三品卿衔致仕,颐养天年,道光四年(1824年)正月初三卒于家中,年七十三岁。铁保与百龄、法式善(二人均为乾隆进士),人称“三才子”。铁保少有诗名,他不仅能诗,尤工书法,乾隆间北方论书者当与刘塔、翁方纲并称…  相似文献   

16.
作为清代"性灵诗派"的重要代表,四川著名诗人张问陶素以直抒真实性情见称,本文通过对其描写夫妇闺情的赠内诗的剖析,管中窥豹,进一步映证船山诗不同流俗之至情至性,亦由此见出其思想基础及其在清中叶诗坛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毛先舒是明清之际杭州诗人群体中成就较高、影响甚众,且颇具特色者,在明末清初诗坛占有重要地位。清初宗唐、宗宋之风此起彼伏,毛先舒受云间及西陵宗唐复古风气影响,且身经丧乱,仕途偃蹇,其诗多有效仿汉魏杜诗、沉郁悲凉的一面;同时又有追摹齐梁及晚唐者,绮思华藻、艳而不冶、丽而不俗。毛先舒诸体兼擅,以绝句成就最高、清新流利、情韵兼胜,赢得了清初诗学家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8.
徐特立在担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校长期间,继承和发扬中国的"诗教"传统,对学生进行温柔敦厚的"诗教"。其内容主要涉及励志、养德、强体等方面;其艺术特色表现为:风格朴素自然,清新平实;语言明白如话,平易晓畅;感情真挚诚恳,以情动人。徐特立的"诗教",于字里行间流露为师者的一片慈心,其中蕴含的诗教艺术与教育情怀,对于当前学校教育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仲则是乾隆时期一位极具特色和成就的诗人。在清代特殊的政治思想、文化氛围之中,他的诗却以情感的真挚取胜,具有与当时主流诗歌迥然而异的审美特征,其特立独行的人格与崇尚真挚情感抒发的诗格在清中叶诗坛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的诗,大多属于广义的意象诗,作为对此类意象诗创作和鉴赏的理论总结,中国古代诗学在创作和鉴赏论方面,推崇的是一种以意象来思维(意象作为思维的材料和手段)、为意象而思维(意象作为思维的目的)的意象思维,意象思维最根本的特点就是情景交融,在中国古代诗学看来,意象是情与景的统一、心与物的浑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