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俄语中的双关语及其修辞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那一种语言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喜剧,诙谐,幽默,讽刺作品中,都可以遇见不少双关语。双关语在前后文中,在对话中语义双关,妙趣横生,话里有话,弦外有音,耐人寻味,引人入胜,造成语言的风趣,俏皮,生动,活泼,深刻,确切,产生强烈的美的效果,艺术的巨大感染力。世界各种语言的文艺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大量的丰富的双关语,绝非偶然.双关语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修辞目的,利用语义或语音手段造成一个语词意义上相互对  相似文献   

2.
感悟失败     
失败给我留下的,是一道道心灵的伤痕,给我带来的,是默默的抽泣,我松懈了,多想放弃,用放弃来矇眬我的眼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解脱,然而我没有放弃,因为,天空不总是蓝的,有时也会变灰花儿不总是鲜艳的,有时也会枯萎。失败犹如霜天雪地的冬天,死一般沉静;失败犹如孤苦伶仃的树枝,断然没有一点生机;但一切不代表结束,而是为了更好的开始;寒冬的枯寂,沉淀着春天的勃勃生机,今天的忧伤,孕育着明天的微笑。做胜利的英雄容易,做失败的英雄很难,我们要有做失败英雄的勇气。失败,并不可怕,没有永远的成功,也没有永远的失败;失败以后,需要坚强的意…  相似文献   

3.
浅谈电视节目策划中的点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说,好的电视节目,与其说是做出来的,不如说是策划出来的,然而,一个好的节目策划,必须有好的创意和点子,否则,策划的生命就失去f灵性。一、点子,电视书目创意的火花点子,作为精神创造性的灵光,是来自生活的阅历和启迪,文化的积淀和交流,思想的求索和碰撞是“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豁然开悟,是点亮创造性思维夜空的火花,正是它,使创意生发开来,电视节目策划生辉增彩,可以这样说,点子是创意的支点,创意是点子的延伸线。当然,并非任何点子都能点燃创意,但创意必须借助点子才能闪光,点子产生于灵感,创意是这灵感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的色彩绚丽缤纷,光怪陆离,火红的朝阳,金黄的果实,蔚兰的天空,碧绿的湖水,黝黑的夜晚,皑皑的白雪……,单以赤、橙、黄、绿、青、兰、紫七色来说,由于它们的浓淡深浅的互相调配、组合,就可以变化出无数万紫千红、丰富斑烂的色阶来,正是这些瑰丽纷呈的色采,构成谲奇变幻的图景,组成人类生命的色素。如果大自然的万物,失去这姹紫嫣红的色采,人类生活环境,就会变得不可想象的单调、乏味。因此,可以说色采是生命的象征,是对美的召唤,人们对色采的追求,也是对生命的追求、对美的追求,因为人们  相似文献   

5.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不仅影响着人的机体,而且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 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共产主义道德行为和习惯,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情感,锻炼坚强的意志和性格。共产主义道德的内容包括爱社会主义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集体主义,纪律性,公正,诚实,谦虚,有礼貌,勇敢,顽强,果断坚毅,自信心,自制力,进取心和  相似文献   

6.
当今之世,说某人是个天才人物,未见得全是夸赞,然而,对于徐志摩,却只能这么说。这样一个天才人物,却不是天然生成的,而是他的父亲,一位精明的中国商人精心打造成的,至少起始的时候是这样。徐申如,他的父亲,清末民初时期,浙江海宁县硖石镇的首富,也是该镇商会的会长。徐先生一生最大的贡献,该是联合本县乡绅,将拟定要经过桐乡县的沪杭铁路,拐了一个不小的弯儿,  相似文献   

7.
今年八月,是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四十年前,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坚持持久抗战,成为抗战的台柱子,争取胜利的主力军,赢得了抗战的胜利。当然,取得胜利的原因很多,然而,党和毛泽东同志对抗日军事斗争正确的指导,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著名的《论持久战》,就是具体指导抗日战争的军事理论纲领,是毛泽东思想的全面发展,也  相似文献   

8.
一幕幕往事浮光掠影般闪过,似水年华,如梦如幻,业已89岁高龄的吴素秋端坐在宽大的沙发里,微笑着娓娓道来.30年代的上海滩,吴素秋被誉为"四小坤旦'之首,红极一时,娇俏的纷相,绮确的台风,悦耳的行腔,甜润的嗓音,举手投足,一笑一颦,顾盼生姿.  相似文献   

9.
雪的乐章     
雪,在天空中飞舞,旋转,飘浮,沉淀……我抬起头,欣赏着来自雪的一切。张开嘴,接下一片晶莹的雪花,还未咀嚼便溶化在舌尖,漫天飞舞的雪花,并未给我带来凄寒与悲凉,相反的,平淡了几分兴奋与感动。漫步在雪花下,不失为—种浪漫而美丽的消遣方式。雪花飘飘洒洒,没有风的凛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淡淡的温柔,没有雨的疯狂,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微微的冷静……雪花飘飘洒洒,淹没了尘埃,覆盖了污浊,掩藏了肮脏,包裹了黑暗……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谁能把一切推向空无,把所有回归到终点,只有雪……雪载着希望的句语,渴望的眼神,飘落下来,有棱有角的六边形注定…  相似文献   

10.
一 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广大干部群众精神振奋,意气风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改革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相应增加,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举国上下,一片生机,形势很好。 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地区不问自身的条件如何,盲目比附,出现了某些过热的现象。例如,去年各地一哄而起建立开发区,据统计多达九千个,占用土地1.2万平方公里,折合两千多万亩,其中百分之八十是耕地,而且开发如此大量的区域,也是目前国家财力根本无法承受的。因此,实际开发的面积很少,大多数都空闲起来“晒太阳”,一些开发区减价出让土地给外商,使国家资产流失。开发区热,仅是一例。这类现象是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十四大精神的,任其发展下去,也是难以达到预期的积极目的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关“S比N1还N2”构式的研究较多,但关于“S比N还A”构式对其压制的研究却极少。有鉴于此,本文从构式语法的视角分析了“S比N还A”对“S比N1还N2”构式的句法压制及后者对前者句法信息的传承。“S比N还A”构式分为表比较类和表比况类构式两种。研究发现,“S比N1还N2”构式除其N2传承了“S比N还A”构式中A的句法特征外,还传承了“S比N还A”构式无否定形式;传承了表比况类构式中A不能转换为其反义词、S与N不能互换、不能省略“还”的特征;阻断了“S比N还A”构式中A后面可用数量词,以及表比较类构式中A可转换为其反义词、S与N可互换、可省略“还”的信息。在传承“S比N还A”构式的5个句法特征中,有3个传承自表比况类构式。这表明,“S比N1还N2”构式主要受到表比况类构式的压制,即其句法特征的形成主要与后者相关。  相似文献   

12.
《左传》引《诗》范围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传》277条言《诗》可以分为“赋诗”、“诵诗”、“歌诗”、“言语引诗”、“作诗”、“泛称诗”六类,其中“赋诗”、“诵诗”、“言语引诗”皆属引《诗》;“歌诗”的一部分属于引《诗》,一部分不属引《诗》;“作诗”和“泛称诗”皆非引《诗》。界定《左传》引《诗》的范围,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其学术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依据李渔关于戏剧叙事应以“一人一事”为剧情枢纽的“立主脑”理论,可以认定洪《长生殿》中杨贵妃一人,“密誓”一事,是其“主脑”,可见李渔“立主脑”的结构理论是符合戏剧艺术的叙事规律的。  相似文献   

14.
试论孔子"为政先礼"的治国方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子生活时代 ,“礼”的政治含义和思想内涵是“礼制”、“礼仪”、“礼治”、“礼俗”。孔子建立“礼”治社会的主张和措施是“礼以教人”、当权者率先“好礼”、“克己复礼”。孔子对“礼制”的创新和改革表现为“损益”西周以来的礼制 ,扩大“礼治”的社会基础 ,向传统的“礼教”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人们对"非公经济"这个概念的质疑越来越多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问题,而是关系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战略和政策的问题.对经济组织最有意义的划分不是"公有"还是"非公有","国家所有"和"民众所有"的界限在市场经济中的界定才是十分必要的.希望国家在称谓上以"民众经济"取代"非公经济",并在相关政策上体现"民众经济"的理念.一个"众"字充分体现了"民众经济"的社会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艰巨性和长期性依然存在,仍需坚持久久为功。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重新认识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的现实问题,并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和新的建设思路。目前,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出现了功利化倾向和恶性竞争现象,急需一种精神指引来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工匠精神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存在内部逻辑性,"严谨专注、持之以恒"的精神内核、"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行为目标、"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行为方式以及"尊师重教、授业解业"的学习形式,与新时代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路径和价值追求高度契合。基于此,通过将工匠精神融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以"追求卓越"重构建设目标,以"求实创新、锐意进取"推动学科建设模式不断创新,以"精益求精"促进评价体系的持续改进,以"尊师重教、授业解业"重塑大学的基本使命,可驱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路径的升级与优化,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17.
余姚方言的语音特点表现在声韵调及其拼合特点上。声母特点:保留"帮滂並""端透定""见溪群"三分格局,"从澄崇船禅日文读"等母今读[dz]、[z]相混,匣母逢遇摄模韵今读[v]。韵母特点:遇合三鱼虞韵知庄章日组字今读舌尖韵母,臻曾两摄舒声一等字(合口见系除外)与深臻曾梗三四等字合流,通合三与臻合三见系入声字今逢细音时合流。声调特点:古平上去浊音声母字今余姚方言合流。拼合关系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理一分珠是对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这一人类思维中的基本问题的一种理解方式.从三个方面揭示了这种理解方式的特点其一,从形式关系上把握一般与特殊;其二,从内容关系上把握一般与特殊;其三,从价值论上把握一般与特殊.文章特别指出,在价值论上,佛道联结一般与特殊的方式是"否定的统一",而儒家联结二者的方式则是"肯定的统一",承认"肯定的统一"是儒家对一般与特殊关系的理解方式的根本特点.  相似文献   

19.
"礼"与"仪"原本不分的。"礼"是通过特定形式体现的特殊意义,"仪"是体现特殊意义的特定形式。形式与意义合二而一,形式本身就是意义,意义本身就是形式。"仪"就是"礼","礼"就是"仪"。当"仪"与"义"与"礼"相结合时,"礼仪"与"礼义"二词具有极大的相合之处,而不是今天人们所说的"仪"是形式,"义"是内含。一旦"仪"脱离了"礼",甚至背离了礼之义,即"礼"的基本精神,"仪"就褪变为虚伪的形式。所以在礼的本质方面,我们强调"以仁释礼";在礼的作用方面,我们强调"成人"——"成仁";在礼的特征方面,我们强调礼的无限性。这样,我们就把"礼仪"这一概念与当前学术界、特别是当前礼仪教学与培训方面所讲的"礼仪"完全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建设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理论需要建立在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学术概念之上,那么"势"就属于这样一类值得探索的概念。"势"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思维中观察世界和事物的一种方式,可以弥补西方国际政治理论中着眼于权力、实力或力量等"力"(power)视角的不足。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中的"势"思想非常丰富,既包含了"力",又超越了"力"。"势"的概念不仅涉及政治、军事、哲学和历史发展规律等方面的思想,而且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势"对当代许多国际政治现象的解释有"力"所不及的优越性。相对于"力","势"的模糊性和可感知性强于可测量性,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连接了科学和艺术。"势"可以发掘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的一个学术概念,基础在于其解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