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新理论平台的搭建,新闻学科领域中舆论监督方面的研究,也面临着创新,即期待着新研究方法的产生、新研究领域的扩展,以及对既往成果的新诠释和学科理论认识的新飞跃。在这样的特定背景下,喻国明教授以广东“非典型性肺炎”之具体例证,说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是建构国家信息安全体制的根本原则,也是舆论监督的一个侧面;陈力丹教授认为舆论监督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监督,而且此种监督由于我国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大多体现为某一级党政权力延伸和补充的特质,使得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化教育既是突出的问题又义不容辞;童兵教授则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对舆论监督进行了新的解读,认为舆论监督是政治文明的机制保证,而坚持舆论监督则体现为党的新闻工作传统,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提出了制度创新是深入开展舆论监督的关键;与上述观点相联系,潘忠党教授则从传媒本质的角度,论述了作为一种资源的“社会能见度”及舆论监督的价值,认为媒体在带来政治和经济回报的同时也产生出商业媒体的反民主倾向,而对传媒本质“社会能见度”的界定则可以适当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2.
监督"虚脱":妨碍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效的监督是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但在我国目前 ,执行系统的监督机制因体制的依附性而难以正常运转 ,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因其有“权”无力而无法完全履行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因受行政干预而无法释放能量 ,社会监督因投诉不畅、缺乏保障而难以发挥作用 ,这些方面导致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虚脱”,应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新闻媒体担当着监测社会环境的"守门人"功能,是民主化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倘若新闻媒体出现腐败变质,必然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和客观、权威性.分析新闻媒体腐败现象种种,揭示新闻腐败的实质是新闻权的滥用,而造成新闻腐败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缺乏对新闻媒体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对此,应在建立有效的媒体监督机构的同时,大力整顿媒体从业队伍,强化社会舆论对媒体的有效监督,并将之纳入法制化轨道,在构建强大的"反腐败"社会力量之下,实现媒体舆论监督社会和社会监督新闻媒体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新闻传播事业和社会风气的健康向上.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新理论平台的搭建,新闻学科领域中舆论监督方面的研究,也面临着创新,即期待着新研究方法的产生、新研究领域的扩展,以及对既往成果的新诠释和学科理论认识的新飞跃。在这样的特定背景下,喻国明教授以广东“非典型性肺炎”之具体例证,说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是建构国家信息安全体制的根本原则,也是舆论监督的一个侧面;陈力丹教授认为舆论监督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监督,而且此种监督由于我国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大多体现为某一级党政权力延伸和补充的特质,使得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化教育既是突出的问题又义不容辞;童兵教授则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对舆论监督进行了新的解读,认为舆论监督是政治文明的机制保证,而坚持舆论监督则体现为党的新闻工作传统,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提出了制度创新是深入开展舆论监督的关键;与上述观点相联系,潘忠党教授则从传媒本质的角度,论述了作为一种资源的“社会能见度”及舆论监督的价值,认为媒体在带来政治和经济回报的同时也产生出商业媒体的反民主倾向,而对传媒本质“社会能见度”的界定则可以适当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全面了解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状况 ,我们对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情况以及受众对舆论监督的态度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深入的调查。调查发现 :不论新闻舆论监督从业人员还是受众一致认为舆论监督有利于问题解决和社会稳定。舆论监督的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较高 ,有魄力、有活力 ,但监督层次低、力度不够。舆论监督工作有“三难” ,从业者存在畏难情绪。搞好舆论监督 ,从业人员应树立大局意识 ,提高思想修养 ,增强法律意识 ;角色定位准确 ,讲究监督技巧 ,用事实说话 ,不断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相似文献   

6.
强有力的党外监督是推动党内监督完善与发展的基本力量。党外监督主要包括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政协监督和舆论监督等等。其中舆论监督在防治腐败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许多腐败贪官都是在舆论监督中现出了原形。但我们现行的舆论监督体制却存在不少复杂的问题。包括舆论监督的自主权相对较小,舆论监督的法规不够健全,舆论监督的公正客观性缺乏监督等。为此,我们要加快改革和完善舆论监督体制的步伐,把反腐败纳入法制的轨道,并加大新闻媒体对反腐败监督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西方“第四权力”与“第四等级”说,还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三种权力”论,以及我国舆论监督长期作为政治权力延伸,都无法改变舆论监督本质上属于权利监督这一事实。把舆论监督作为权力监督不过是一种象征,通过法律对舆论监督确权,西方及我国舆论监督都实现了权利监督的本位回归。可是,在反腐败制度设计中,舆论监督权力属性又得到了凸显,并要求舆论监督报道相应转型。这一转型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舆论监督对接权力监督成为必然,包括舆论监督线索与权力监督信息的对接、舆论监督选题与权力监督议程的对接、舆论监督报道与权力监督意见的对接;二是权力监督护航舆论监督成为常态,包括完善舆论监督的制度保障、构建舆论监督的容错机制、归拢舆论监督的评判权限;三是监督合力构筑中的合作模式创新,包括权力监督走进舆论监督和舆论监督走进权力监督。  相似文献   

8.
新闻媒体监督民办教育,是指新闻媒体对民办教育中的办学行为、教育教学行为、行政管理行为等的合法性、正当性进行监督,其本质属舆论监督.虽然新闻媒体监督对预防民办教育中的违法、不当行为是必要的、有效的,但这种监督应当适度,且应有重点地、依法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舆论监督的性质和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新理论平台的搭建,新闻学科领域中舆论监督方面的研究,也面临着创新,即期待着新研究方法的产生、新研究领域的扩展,以及对既往成果的新诠释和学科理论认识的新飞跃。在这样的特定背景下,喻国明教授以广东“非典型性肺炎”之具体例证,说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是建构国家信息安全体制的根本原则,也是舆论监督的一个侧面;陈力丹教授认为舆论监督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监督,而且此种监督由于我国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大多体现为某一级党政权力延伸和补充的特质,使得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化教育既是突出的问题又义不容辞;童兵教授则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对舆论监督进行了新的解读,认为舆论监督是政治文明的机制保证,而坚持舆论监督则体现为党的新闻工作传统,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提出了制度创新是深入开展舆论监督的关键;与上述观点相联系,潘忠党教授则从传媒本质的角度,论述了作为一种资源的“社会能见度”及舆论监督的价值,认为媒体在带来政治和经济回报的同时也产生出商业媒体的反民主倾向,而对传媒本质“社会能见度”的界定则可以适当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0.
论舆论监督的政治意义及其深化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新理论平台的搭建,新闻学科领域中舆论监督方面的研究,也面临着创新,即期待着新研究方法的产生、新研究领域的扩展,以及对既往成果的新诠释和学科理论认识的新飞跃。在这样的特定背景下,喻国明教授以广东“非典型性肺炎”之具体例证,说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是建构国家信息安全体制的根本原则,也是舆论监督的一个侧面;陈力丹教授认为舆论监督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监督,而且此种监督由于我国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大多体现为某一级党政权力延伸和补充的特质,使得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化教育既是突出的问题又义不容辞;童兵教授则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对舆论监督进行了新的解读,认为舆论监督是政治文明的机制保证,而坚持舆论监督则体现为党的新闻工作传统,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提出了制度创新是深入开展舆论监督的关键;与上述观点相联系,潘忠党教授则从传媒本质的角度,论述了作为一种资源的“社会能见度”及舆论监督的价值,认为媒体在带来政治和经济回报的同时也产生出商业媒体的反民主倾向,而对传媒本质“社会能见度”的界定则可以适当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1.
刘国明 《南都学坛》2004,24(4):99-102
毛泽东在主办揭露社会弊病、针砭时政的报刊被查禁中悟出报刊是为阶级服务的工具的道理,在创办和领导党报的实践中确立正确处理党报与党委、党报与群众、党报与实际关系的原则,在新闻舆论监督实际工作中及时发现和纠正出现的错误,用党内文件规范党报、党刊的新闻舆论监督行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舆论监督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政治家办报的方针,正确解决舆论监督和监督舆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正在好转,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仍面临挑战。选取不同媒体监督条件下食品安全治理的代表性案例,分析了媒体监督的制度要件价值。结果表明:媒体监督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可以扮演“守望者”的角色,加强媒体监督可以引导政府通过行政治理来约束企业行为,推动政府根据民众需求完善政策法规。同时,加强媒体监督将会降低上下级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并减少监管者背离公众利益的可能性。若限制媒体发声,会助长企业的投机行为及监管者的地方保护行为,从而对企业、行业及政府造成更大的伤害。合理发挥媒体的监督职能,可及时排解食品安全风险,增加企业及监管者各自的努力程度,从社会总福利的角度来看,利大于弊。若要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需重视媒体监督的制度要件价值,相关部门可从增大媒体自由度水平的角度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3.
媒体的舆论监督部分地满足了人们对日渐强大的利益集团、权力集团予以监督制衡的社会需求,开始回归最符合新闻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轨道。舆论监督的社会基础主要体现在社会心理、法律、社会效率等三方面,故而当务之急是帮助人们确认媒体的舆论监督本能,求得全体社会成员观念上的认同和行为上的支持,及早出台《新闻法》,着实提高舆论监督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网络成为人们参与法治建设、交流讨论典型司法案件、表达观点的平台。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中国,司法过程和裁判结果不可避免地受到舆论影响。目前我国舆论监督体系缺乏制度规范,对司法独立产生了负面影响,阻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网络舆论对司法的监督与司法权独立具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同价值目标,决定了必须在舆论和司法之间培育起健康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制度建设时寻求网络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的良性互动,既保障开放的舆论空间,又坚持司法权独立运行。  相似文献   

15.
新闻舆论监督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利用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对当前社会生活中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予以揭露、批评、引导、协调、解决,促进社会生活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是媒体的职责。新闻媒体只有把握好人民利益、依法监督和客观真实三个原则,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和有效监督,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舆论监督重任。  相似文献   

16.
由于海洋环境的不断恶化,必须加强海洋环境的监管。文章在分析我国海洋环境监管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认为海洋环境的监管必须建立多中心协同监管的体系,政府、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都是监管的主体,只有他们之间形成相互分工、相互补充的协同关系,才能共同维持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职能。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对媒体内容监管的冲击和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传媒监管体系和规制方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基于被动应对而仓促形成的数字媒体内容监管方式和手段,又因监管主体配合失调、监管对象不明确和存在制度或法规缺口等原因而面临种种问题。在对数字化给原有的媒体监管体系所带来的冲击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媒体内容监管面临的种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科学、完善的数字媒体内容监管体系和操作机制,是媒体监管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列宁对法律监督的价值意义、制度架构进行了系统的阐发。在他看来,为了保证法律在全国的统一实施,必须建立以专门的法律监督机构为主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法律监督机构应该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并享有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平行的宪法地位;为了从组织上保证检察机关独立行使职权、防止和克服地方的影响,检察机关应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内部实行垂直领导原则;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包括对一般社会主体的违法行为的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使职权行为的监督;法律监督机关只拥有代表国家行使控诉、检举的权力,而不能行使决定制裁、处罚的权力。这些法律监督思想具有丰富的法治意蕴,对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制度的建设以及检察体制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舆论监督的法律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监督是法律赋予新闻媒体的一项职能。它既受法律保护 ,又受法律制约。为避免舆论监督与国家和公民的其他权利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 ,舆论监督必须在按照新闻规律办事的前提下 ,依法维护媒体、国家和公民的正当权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舆论监督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