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辉 《人才瞭望》2006,(6):18-19
随着人才和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压力加重。企业员工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工作的压力,容易出现心理紧张、挫折感、痛苦、自责、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如果绩效考评不当,给员工的压力更是可想而知,从而可能导致不当行为的产生。正如我们所知,行为是在自我心理的外在表现,同时又受到环境和社会情绪的影响。心理学家从各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阐述,从而产生了如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以及效能理论等众多的动机理论。其中,凯利的归因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更是广泛。但是现阶段人们对员工绩效行为的归因只是停留在个人生活或长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因而是不明确的,不能发挥这种理论的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2.
现在,员工的心理培训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特别是随着人才和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压力加重。良好的心理教育、疏导和训练,能够增强员工的意志力、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和自控能力,还能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贡献意识、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心理学在企业里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联想集团定期邀请心理  相似文献   

3.
现在,员工的心理培训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特别是随着人才和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员工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工作的压力,容易出现心理紧张、挫折感、痛苦、自责、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心理教育疏导十分必要。试验证明,良好的心理教育、疏导和训练,能够增强员工的意志力、自信  相似文献   

4.
雨林 《人才瞭望》2003,(10):30-31
目前,员工的心理培训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联想集团定期邀请心理培训机构的专业人士为员工做《压力管理》等心理培训,TCL、实达等公司都常年邀请培训公司开展心理培训,在世界500强中至少80%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心理帮助计划。员工心理档案建设和心理培训,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企业心理培训属于  相似文献   

5.
人本管理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它把人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以人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情况来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充分地考虑员工的成长和价值,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充分调动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  相似文献   

6.
所谓精神薪酬,是满足员工心理需要为出发点的一种激励形式,比如:关怀、尊重、表扬等.它是以非物质性、非经济性形式表现出来的.比如工作本身的挑战性、责任感和发展空间以及良好的工作氛围等都能给员工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运用恰当的精神薪酬,满足员工的这种需要,可以提高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潜能,以实现员工和企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企业并购必然导致新的员工群体的形成,或者说员工群体进行行新的组合。并购实践表明,并购交易完成后,最重要的整合阶段如果不力,被并购企业的员工则会产生明显的压力感、紧张感和焦虑感,严重时会出现并购综合征(Merge Syndrome),即由紧张、不安、焦虑而产生的自我保护、信任度下降等负面的心理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生理变化。这种并购综合征如果不能得到释放排解,就必然会对员工的行为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涂海燕  龚丽 《人才瞭望》2007,(10):55-56
心理契约违背(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是“个体在组织未能充分履行心理契约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它以员工的认知为基础,并受到个体经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个体主观色彩。由于心理契约违背既有客观事实因素,又存在较强的主观因素,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心理契约违背分为客观心理契约违背感和主观心理契约违背感两种类型。客观心理契约违背感是指员工基于对心理契约违背事实的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情绪状态和心理感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前言中学生篮球比赛节奏快,对抗激烈,场上形式多变。在比赛时队员的临场心理稳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个人及全队的技战术发挥。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如过度紧张、急躁、松懈、骄傲、气馁等心理现象,从心理学角度上来看,运动员的技战术发挥受到了心理因素的制约。如果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运动员一般容易得到较高水平的发挥;如果受到某些心理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就会出现抑制技战术水平正常发挥的现象。在训练中教练员必须着重提高运动员自我控制、集中注意力和防止各种干扰的能力。同时,通过心理训练进一步磨炼运动员的意志,陶冶性格,提高战斗力,改进运动队内部的相互关系,以保证训练取得良好效果,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的身心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管理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不仅仅关系到个体,实践表明员工的压力和挫折会严重降低其工作效率,加大人际冲突,引发工作事故,增加缺勤率,进而导致企业运营成本的增加。因此,在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下,如何有效地维护和增强员工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和优势,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提出的,其意思可以描述为: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即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每一位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期望。—般说来,心理契约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的期望:良好的工作环境、任务与职业取向的吻合、安全和归属感、期望稳定的职业和报酬、价值认同、培训与发展的机会、晋升。  相似文献   

12.
心理契约是联系组织和员工的心理纽带.它会影响员工的行为、态度、工作绩效和满意度。重视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采取相应的策略加强员工与组织的情感纽带.以改善员工的行为和态度.提高绩效和满意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然而.Robinson、Rousseaut等人的研究表明.心理契约违背现象经常发生.导致员工产生失落感.绩效降低、退出意识增强.甚至离职。  相似文献   

13.
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育人因素。在“大思政”背景下,心理育人既要用心理学的方法育人,又要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价值引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本文分析了民办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价值实现的困境,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具体就是发挥课堂主渠道,实现心理育人效果的全覆盖;创建多元化的心理育人实践平台,线上线下育人相结合;多部门协同合作,全员参与心理育人;构建特色心理育人模式,实现育心和育人相融合。  相似文献   

14.
企业员工忠诚管理,是企业适应人才市场化趋势下的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忠诚”,涉及员工对企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两个维度,即心理归属和行为服从,而后者则主要受前者的影响。那么,如何塑造和管理员工的心理,使其在加入企业之初以及随后为企业服务之时,都能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并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是一个值得企业去深入挖掘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小聪 《人才瞭望》2009,(12):72-74
现实震动是指进人工作初期.新雇员较高工作期望与所面对的枯燥无味和毫无挑战性可言的工作现实之间所产生的心理冲突。目前关于现实震动的内涵已经被扩展.人们通常把新员工一切与现实不一致的预期或有不曾预料的情况发生而导致的心理矛盾和痛苦现象统称为现实震动。  相似文献   

16.
一、职场人士的"过劳"现象 "过劳"是指因工作时间过长或工作压力过大而呈现出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状态.通常情况下,过劳者不仅会伴有失眠、健忘、头痛、胸闷等生理症状,而且还会伴有情绪低落、工作热情丧失等心理症状,更为严重者甚至会精神崩溃或者猝死.  相似文献   

17.
刘芳 《人才瞭望》2010,(8):50-51
深圳市卫生管理部门派出30多名心理医生和医疗队进驻富士康,加强员工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力度,对1400余名员工开展评估筛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救援;市总工会计划为其培训200-600名心理咨询师。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校心理育人队伍存在着导向不明、育心与育德相分离,协同不足、队伍之间难破壁垒,培养不足、过度依赖专职队伍等问题。研究贯彻育心与育德相统一理念,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建构高校心理育人队伍。自主教育系统队伍通过学习理论、获得指导和丰富体验,增强大学生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核心教育系统队伍通过提升心育团队专业胜任力、拓宽育人视野,增强辅导员团队心育能力、实现育人延伸,强化学生朋辈“三助”意识、训练育人能手,增强基层服务团队的危机识别能力、拓展育人阵地,发挥学生家长作用、夯实育人基础;渗透教育系统队伍通过营造健康成长环境,打造校-社联合队伍,实现从自助到助人的转变。三个系统队伍互通互融,协同共进,提高心理育人实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企业内要使各个员工的能力及能量得到最好发挥,为企业创造最大效益,实现员工自身价值,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其工作职责是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每个员工都能够在自身占优势的岗位上进行工作,并且对各个员工主要信息进行记录。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人事档案管理能够使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对此,本文重点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人事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20.
李永鑫 《人才瞭望》2016,(22):87-89
在企业新生代员工已经逐渐成为企业主力军的背景下,笔者以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企业新生代员工的工作现状,运用心理契约的视角,分析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以人为本、多元化激励,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管理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