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巫术是人类创造潜能的一种暗示,在巫术实践中,我们确实读到了人类塑造世界的宏大抱负和创生万物的渴求及欲望。今天巫文化依旧存在,各种风俗便具有原始巫术历变后遗存的性质。在今天科学澄明的时代,许多巫术文化已经失去了其最初的功能意义,然而对于我们理解一些风俗现象却创造了很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岩画与原始巫术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岩画,它是原始宗教的产物,它反映着原始巫文化的特征和概貌。因此,对岩画的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析宗教的起源,而且还有助于揭示原始人类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从而对古代文化形成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客家巫术文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巫术是原始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种认识途径和控制方式。巫术文化作为人类认识文化进程的重要阶段,对后世文化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而成为民族文化和民俗形态的母源。客家人作为河洛文化的传人,楚越故地的"客人",其巫术文化吸收了中原礼仪文化和南方楚巫文化的营养,并加以改造,形成了独特的客家巫术文化,并对客家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巫”三辨     
在巫文化研究中,存在着一些诸如巫术与宗教、巫术与法术、巫与傩的理论难题,随着研究的推进,它们必然进入原始宗教与宗法性传统宗教领域。对这般学术问题进行一番梳理辨析,在重写学术史的今天,或许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巫文化是中国原始文化的特称,也是楚文化的独特内涵。本文依据中华文明一体多元的理论,从长江文明发展的整体视角着眼,独辟蹊径,以荆楚大地原始先民的巫术信仰、巫风习俗和祭祀歌舞为切入点,深入考察巫文化如何渗透到楚文化系统之中,并对其内涵、特质及风格产生作用,进而对长江文明产生影响。通过此项研究,旨在勾勒出浸润于巫文化中的楚文化风貌,从而构建起以巫文化为纽带和特质、以楚文化为主要载体的长江古代文明系统。    相似文献   

6.
壮族麽教从越巫发展而来,虽然已逐步脱离原始宗教,并向人为宗教过渡,形成壮族特有的民间宗教形态,但是,麽教仍保留有浓厚的巫术、巫医、巫卜、巫法等原始巫文化观念及信仰,具体表现在麽教超度亡灵、禳解祈福法事仪式以及麽教经书中。  相似文献   

7.
巫文化作为人类最悠久的文化现象之一,它以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灵魂主宰为主旨思想,并通过献祭、象征性模拟活动等方式与神灵交流,达到被施以恩惠和得到庇佑目的。本文在梳理巫术的概念、类型的基础上,通过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以苗族巫文化为例,对巫文化的起源及其巫文化在人类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8.
巫术在世界各个民族中都是让人又敬又畏、难辨真假的一种文化现象 ,因而巫文化一直是文化中最为神秘的一块。巫文化也因而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大约从 19世纪以来 ,对巫文化的研究形成了三种流派 ,一派是唯物主义与科学学派 ,他们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 ,用科学的眼光 ,力陈巫文化的愚妄 ,揭露其唯心论本质 ,其研究目的是批判与破除 ,把巫文化当成文化垃圾 ,要求从历史中摒弃掉 ,使人类精神还原到科学信仰的轨道上来。另一派是功能学派 ,奠基人之一是马林诺夫斯基 ,把巫文化看成是社会的产物 ,是文化的一部分 ,具有其它文化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9.
谈起“巫”,人们很自然地就会将它同装神弄鬼、愚昧无知联系在一起。然而,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巫术在其发生和发展的时期,曾经对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世界上任何民族的文化,都经历了一个以神为本向以人为本发展的过程。而巫术则正是人类试图直接控制超自然神秘力量的最初尝试,因此它是人的觉醒中自我信赖的最早最鲜明的表征,是人类早期与自然社会进行生存斗争的精神武器。以神权政治为统治基础的中国古代先  相似文献   

10.
巫术在远古时代是人们生活的核心,汉字是先民以概念的形式和理性的认识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分析和概括。本文旨在通过"对鬼""﹑巫""﹑修""、姅"等相关汉字初形、语义场的分析,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以考察原始巫术的源头发生,追踪其流变历史,探析其形式背后的规律。我们认为,巫术的实质是一种错误联系,"但公众巫术"在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对巫术应进行辩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积淀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方方面面。苗族巫文化对苗族舞蹈的产生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在巫文化的影响下苗族舞蹈可视为不同形式的巫术行为。二、舞蹈是苗族巫术鬼神观念的载体。三、苗族巫文化体现于苗族舞蹈的内容与形式中。  相似文献   

12.
巫是古代最古老的文化传播者,是古代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一开始就占据人类社会的中心地位,在人类开始思考的时候,便走在别人的前面,走上历史的舞台,并引导人们去思考。他们是最早的哲学家,是“人类的父母官”。他们必然成为最初的权力中心和文化知识母体。中国古代所谓“王官之学”就出自于他们的思考成果。随着世俗权力逐渐向王权集中,原来巫手中的权力逐渐被剥离,原来与王保持紧密联系的巫逐渐与世俗权力隔开了一定的距离,变成王官之外的社会公共事务的技术工作者。因此从发生学角度看,“先秦诸子出于王官”说毋宁说是出于巫术,王官之学是巫术文化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巫文化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诠释了巫文化的概念 ,指出长江三峡为巫文化的起源之地。其次着重从巫教、巫术、避邪、崇拜等方面阐述了巫文化的宗教 ;从巫风、巫俗、丧葬、禁忌等方面阐述了巫文化的风俗 ;从巫歌、巫舞、巫戏等方面探讨了巫文化的艺术。最后综合探讨了巫书、巫画、巫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巫术仪式与祭祀仪式往往是糅合渗透在一起的。由于执着的信念、强烈而虔诚的感情和纷繁复杂的活动方式,使得巫术活动变成了使先民的万物有灵观从原始哲学进入原始宗教的通道。巫术的整个文化功能,乃在填补在极重要的事务上未被人类操纵了的所有的缺憾。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在人类活动的过程中历史地生成的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美”“善”观念,就蕴涵在“史前”原始文化之中。而中华民族史前文化独特的存在方式、体现形式就是图腾崇拜以及巫术礼仪与原始歌舞,这也就是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的一种特定的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因此,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的“美”“善”观念正是从图腾崇拜以及巫术礼仪与原始歌舞中萌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运用发生学的原理和方法,考察中国娱乐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问题。娱乐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需求是存在于人类本身的生物性与原始心理之中的,主要是人类"游戏本能"催生了人类的"审美娱乐"。中国娱乐文化的发生发展还有其它几个非常重要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影响,包括图腾崇拜、原始巫术、部落战争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巫文化的历史渊源由来已久,已经由一种古远的民间信仰转变为文化集体无意识,深入到了我们民族的骨髓与血肉里。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梦家先生就探讨过商周时期的巫术,而80年代以来,萧兵等学者讨论楚辞与上古巫术思维的论作,也令人印象弥深。近年来,作为神秘文化核心的巫文化,在戏剧、诗歌、绘画、雕塑等诸多艺术种类的审美生成探讨中,几乎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关于文学与巫文化的互动关系,国内外学者也已作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巫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关系的研究,却一直没有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较少有人涉及这一领域,这…  相似文献   

18.
巫术是道教的思想源头之一.道教的完整体系几乎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民间巫术的方方面面.荆楚文化是有着巫术文化传统的地域文化:楚人好鬼,楚国国力的衰落,某些统治者成了亡国之君,也与"务鬼神,信巫祝之道"有关;楚人风行巫祭活动,祭祀的名目繁多,祭祀的对象广泛;楚国巫术祭祀之风成就了楚国的巫学传统,<九歌>被视为楚巫之歌,楚人"信巫不信医"在并世各族中尤为突出,巫舞禹步也被楚人用于治病.从"武当"之名、武当道教的斋醮科仪、朝山进香、武当道乐等方面看,荆楚巫术文化是武当道教的一大源头,也是道教的主要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峡为巫文化的起源之地。巫文化的风俗主要表现在巫教、巫术、避邪、崇拜等方面;巫歌、巫舞、巫戏等方面体现了巫文化的艺术特点,另有巫书、巫画、巫医等巫文化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从原始宗教作为文化原型的角度,考量了苗族巫文化的原型--苗族原始宗教及其核心要素鬼神崇拜,考量了苗族巫文化的巫性特质,并分析其成因,期冀对原始宗教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一鲜活的范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