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款词文化超稳定性”的成因直接受侗族家族制度、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环境、语言特殊性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民间信仰发端于原始先民对自然、祖先的崇拜,祭祀活动于西周之后分化为宫廷祭典和民间礼神二途,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及佛教、道教等对民间信仰长期的互浸互染,致使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及佛、道等宗教的某些神与民间信仰中的对象产生了种种复杂纷繁的交叉、重叠和转换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民间祭祀与社会生活,是一直处于流动、变迁和发展之中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旧的意识不会马上随之消失,它在扬弃,在既克服又保留中得到传承,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理深处传承不息.但只是要经历激烈的社会变动,或者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由于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间祭祀也会随之发生变异,有的甚至逐渐被社会淘汰.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民间祭祀的形成、发展、变化的意识轨迹作了简要的演绎。  相似文献   
5.
隐喻的力量——论民间巫术信仰的重要象征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将本来的意义隐蔽在某种标志物后面或者经过某种比喻,曲折地反映某种信义的象征.正是由于隐喻的力量,使得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根本性的意指功能,赋予了巫术神秘幽邃及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者。诗之境阔,词之言长。”①本文将以此为缘,又顾及“东坡词颇似老杜诗”,“苏辛为别调者哉”,②杜诗“真心缘情”,辛词“乐为心声”,对杜甫与辛稼轩的作品及人生哲学作一浅析。一杜甫、稼轩皆为胸襟阔大之人。在政治上,杜比辛较为失意。然而,他们对家破国亡的感愤及怨君忠君、忧国忧民的思想都是一致的。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稼轩“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③“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及其工业化建设在一些地域、一些层面上打破了黔西南山地“文化圈”的传统,也在一些地域、一些层面上打破了黔西南民族地区民间信仰“祭祀圈”的传统,使得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城乡结合部,成为讨论黔西南城镇化建设民间信仰嬗变关系中一个不可回避的新现象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辛弃疾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一生忠于南宋,志图收复中原,却壮志未酬,死后还被罗织罪名,夺官削秩,甚至子孙还遭迫害,星散他乡。可是,慷慨激越的辛词,却遗音流响,震撼后世。词人以他坎坷的悲剧命运来表现他的人生,他为他自己斟了这最甜蜜的残酷之酒。稼轩词现存六百二十多首,其表现形式多样,题材内容丰富广阔。而用到“醉”字的地方竟有一百多处。应当指出,稼轩词中醉态是假,醉意才是真,意在写出真情,从而诗化人生。中国向来就有“言不尽意,立象尽意”的美学观,辛词之“醉”,正符合中国的这种美学传统。本文将对此作一点…  相似文献   
9.
现代广告对于企业竞争生存的意义,已成为共识。经济愈发达的地方,广告也就愈繁荣。广告创作已发展为语言、美术、音乐、摄影等各门艺术的艺术综合加工。为更好的发挥广告宣传的社会心理功效,人们不仅在广告制作的策略上玩了不少花样,诸如“投石问路”(广告探测)、“田忌赛马”(错位竞争广告)、“借花献佛”(赞助广告)等等,而且在语言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力求新颖独特,以达到诱导消费者进入某种商品的奇妙世界的目的。这本无可厚非。但有的广告,却过于刻意追求离奇引人而不问禁、问俗、问忌,不很注意各地区的法律规定。更甚者,不少广告镜头或画面根本无视广告中的主角  相似文献   
10.
原始人对祖先、鬼魂的崇拜,不过是企求死者佑护生者,以便生者得到更多的物质财富罢了.先民们对动植物图腾的崇拜和一系列的民间祭祀活动只是形式,而实质是交换.在长年累月的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换中(实为精神交易),现实利益、现实需求和现实愿望等"精神货币"便产生了.于是,中国民间祭祀便自然从神圣走向了世俗.民间祭祀神佛形象的世俗化即为其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