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刊讯日前,我校隆重举行仪式,授予两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大师——詹姆斯.莫里斯教授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教授为我校名誉教授。易红校长出席仪式致欢迎辞,并向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大师颁发聘书、佩戴校徽和赠送礼品。学校社科处处长邱斌教授、国际合作处王利副处长以及经济管理学院的部分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4月16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产能合作:理论创新与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举行。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刘波、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教授等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邱斌教授主持。14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母市场效应"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模型的建构从理论上证明了母市场效应的存在性。同时提出一个融合母市场效应和比较优势效应的检验模型,做了中国与其他31个国家2004—2008年制造业对欧盟出口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存在显著的母市场效应,但是比较优势效应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要强于母市场效应。在假定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不存在的情况下,母市场效应会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9—2015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对外贸易水平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水平和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对外贸易低水平发展阶段,以低端工业化为特征的贸易带来了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随着对外贸易水平的提升,外贸对环境的负面作用进入拐点,贸易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和技术升级效应缓和并抑制了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我国有效应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技术路径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所采取的积极的产业政策拓展了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关系,加快了外资引进的步伐。对外贸易和外资引进产生了技术的"外溢"和"干中学"效应,提高了市场的竞争程度,也促使国内企业积极去改进原有技术和开发新技术。这三个技术进步路径共同推动了企业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中国这个大市场首先是中国老百姓的市场、是中国本土企业"天时地利人和"的市场,是这些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1993-2012年的贸易数据,借鉴Schumacher (2003)提出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和德国双边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在SITC一位数10类产品中有5类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而SITC两位数35类工业制造业产品中有16类产品存在本地市场效应。随着中德双边贸易的不断发展,本地市场效应已成为影响中德双边贸易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中国政府应当努力培育健全的国内消费市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挥好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国对外贸易稳定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利用国外的直接投资之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互促进关系,而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线性关系不十分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具有替代效应,但总体表现为显著的互补效应和相互促进关系,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表现为正效应。今后,随着经济自由化、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将从互相促进的关系演变为一种相互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积极参与21世纪全球与区域治理的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贸易畅通是重点内容。本文以全球110个国家为样本,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6-2018年各国贸易层面的基础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识别"一带一路"倡议效果,全方位评析"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贸易畅通方面的促进效应。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高了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促进了对外贸易畅通,并且这一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政策便利、设施联通以及文化效应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区域入境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战略机遇。Moran’s I指数显示各省区入境旅游经济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文章构建空间Durbin模型以探讨入境旅游经济增长机制。结果显示,对外贸易规模、经济活跃程度、交通通达性与旅游设施本地正向效应明显;重大突发事件本地负向效应明显;对外贸易规模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经济活跃程度、旅游设施、重大突发事件负向溢出效应明显。借此,利用我国向西开发开放的战略机遇,重点打造"人文丝路"与"绿色丝路",助力入境旅游经济带发展。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成功一方面来自产业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借助国家强有力的保护,这种"政府+市场"的模式也是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市场经济改革或者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范本。以好莱坞大片和国产大片为导向的电影产业化之路,迅速扩大了电影产业的规模效应,但也产生了一些结构性矛盾,如,以大片为主,中小成本影片发展不足,影院观影群体过分单一等,并已经影响到中国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在WTO框架下进一步放开本土电影市场,随着"中美电影新政"的实行,国产电影遭遇到更大的市场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出台更多的政策保护国产大片,不如把功夫放在加强国产电影市场的完善之上。  相似文献   

12.
对外贸易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对外贸易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成果,发现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对外贸易与劳动力流动关系和对外贸易的劳动力集聚效应三个方面来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本文从这三方面分别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二者关系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3.
将制度环境作为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基础性决定因素,在理论分析对内的市场分割和对外的开放政策对物流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关系的调节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利用中国30个省区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进行经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物流业对制造业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2)消费品与资本品市场分割对物流业与制造业生产率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即消费品与资本品市场分割越严重,越不利于物流业对制造业生产率提升作用的发挥,而且资本品市场分割的调节效应更强;3)对外开放政策中,FDI对物流业与制造业生产率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对物流业与制造业生产率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供给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 ,通过发展对外贸易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战略日益受到重视。但是 ,在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和途径上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很强的时期性 ;从供给约束型经济向需求约束型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已经成功实现了由单一注重换取外汇、增强进口资本品的能力向突破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双重约束、增加要素供给和产品市场的转变。增加资本品进口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选取1998—2008年辽宁省丹东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样本,利用依存度、贡献率、拉动度等指标分析丹东市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促进丹东对外贸易的发展,应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推动市场深度开发,拓展国际市场空间;转变经济发展结构,推动外贸方式多元化。发挥产业基地优势,加大招商引贸力度。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境外投资带动出口。完善外经贸促进体系,推进外经贸行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列宁的对外贸易思想主要包括:发展对外贸易是基于共同的经济利益打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的需要;开辟多种贸易渠道,重点发展同美国的贸易往来;转换身份,以商人身份开展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往来;坚持对外贸易中的垄断制。列宁的对外贸易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具有重要启示:继续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不可动摇;全方位地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积极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7.
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教育应包括"普遍价值观"教育和"本土价值观"教育。利他主义作为社会工作的普遍价值观,自应是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本土价值观"教育应由四部分组成:我国市场经济中形成的价值观;意识形态提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受西方影响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本土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的产生和发展,它的背后有着民族的、时代的、世界的多重文化背景的叠影:是由中国女性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性别境遇的中国本土特色所决定的;是由中国特定历史情景所提供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时代可能性决定的;是由世界女性主义的共同宗旨所决定的。"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是植于中国本土土壤中的"枳",而非完全来自西方的"桔"。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在总体层面,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并不显著;其次,相比于第一、二产业,区域内第三产业仍有吸纳劳动力的空间,并将成为劳动力的主要流向目标;最后,地缘因素是导致各省对外贸易就业效应差异的主要因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东北地区实际情况,笔者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区域出口贸易的就业创造效应,以及降低区域进口贸易的就业转移效应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特朗普税改已分别获得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一旦最后完成法律程序,形成正式法案推行,其溢出效应必现,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资本必然回流到美国本土,这对中国等新兴市场来说,真有点"狼来了"的味道。不可否认,此举将给世界经济带来影响。特朗普税改将现行企业所得税由35%降至最高20%,对美国的海外企业特别有诱惑力,引发美企撤出美国以外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