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诊所式法律教育是当今世界法学教育的一种趋势。虽然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与诊所式法律教育在师生关系、法学核心职业技能及法律职业伦理的培养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诊所式法律教育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法学教育模式,而是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形成我国法学院职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诊所式法学教育借鉴了医学院临床教学的模式,学生在“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诊所式法学教育具有学习场所的开放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生动性、培养模式更注重主动性和积极性等特征。诊所式法学教育既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责任心、职业道德,又有助于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既能够满足培养法学教师的需要,又有助于实施依法治国的政策。应把诊所式法学教育与其他传统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新的符合科学化和学院化的职业教育模式,从而更好地培养高等院校师范类法科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执教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法学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几十所高校法学专业将起源于美国的“法律诊所教育”引进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东北农业大学,在顺应新形势前提下,既应积极推进“法律诊所”教育,又应结合本校优势形成自身特点,因此,在“诊所教育”创新、课程设置、服务范围等方面都应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4.
浅析诊所法律教育与法学课堂教学的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法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尝试诊所法律教育方法并已经初见成效。应该说,法律诊所教育的导入与法学课堂教学有着相辅相承的关系。诊所法律教育应以法学课堂教育为基础,而法学课堂教学也因为有诊所法律教育而得到升华。但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好多学校呈现出二者衔接不当甚至是互不相干的局面。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尝试二者的合理对接,使二者配合运行,共同实现法学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我国诊所式法律教育的价值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鉴医学院诊所与临床实践的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以法学教育改革为契机,突破了传统的授课为主的单一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巩固学生的法学理论又加强法律职业技能培养。但是,我国“法律诊所”定位不明,缺乏对学生职业伦理的培养。在推广诊所式法律教育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其价值目标作反思。  相似文献   

6.
诊所法律教育对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诊所法律教育是一种起源于国外、注重和强调培养法科学生法律意识、立场、技能及职业的实践性教育方式,与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区别。诊所法律教育在我国的成功实践表明:它是克服法学教育现存弊端、造就合格法律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诊所式法律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大学法学院教育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质的法律教育课程。这种模式通过设立法律诊所,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法学教师作为指导,由学生去代理或者以其它方式接触各类案件,接触真实的案件当事人,在法学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为当事人处理案件,解答法律咨询。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锻炼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进而缩小理论培养与实践技能的差距。目前,在我国实施本土诊所式法学教育,存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机构等方面的障碍。应结合国情,转变法学教育理念,合理筹化教育经费,并将诊所教育纳入系统法学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8.
论诊所法律教育的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虽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借鉴国外诊所法律教育制度已成必要。在诊所法律教育制度本土化的过程中,要更新法学教育理念;建构科学的法律诊所课程体系;完善师生考核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诊所法律教育是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法学教育方法,其在我国的引入开始于世纪之交。诊所法律教育有利于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有利于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有利于弥补传统法学教学方式的不足。诊所法律教育在我国法律院校普遍采用还需要经过本土化的过程,需要法律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现行法律规定的完善以及相应教育基础设施和条件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建立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以来,司法考试为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但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着现实差别。因此,如何正确看待旨在弥补传统实践类课程不足的诊所式法律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成为法学教育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对司法考试与诊所式法学教育关系进行辨析,并结合新形势下司法考试的变化,对法学诊所式教育的改革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Seminar”和“法律诊所”是西方法学教育中两种不同且相对应的课程教学模式。前者是一种典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为大陆法系国家所首创,其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术精神和学术能力,其目标定位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后者是一种典型的实务型教学模式,由英美法系国家首开先河,其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理念,其目标定位于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我国法律硕士教育实务型人才培养的性质和目标决定了其教学模式应当去学术化,选择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诊所”而非大陆法系国家的“Seminar”。  相似文献   

12.
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透视诊所式法律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理论根源,即成人教育的特点、积极参与的祈求与角色意识的责任;进而探求诊所式法律教育运作模式、运作理念与运作效果.  相似文献   

13.
法律诊所教育:价值诉求与本土化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法律诊所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它在中国高校的实践,对于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完善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我国在借鉴法律诊所教育模式,追求法学教育现代化的同时,还应注重考虑其本土化的问题,将教育观念的更新与教育模式的创新同时进行,通过正确处理诊所教育与传统法学教育的关系,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来实现外来模式与本土模式的有机契合。  相似文献   

14.
高校的《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单纯地向大学生传授法律基础知识,而是要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综合运用法学理论和相关的法律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发挥《法律基础》课程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将国家关于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方面的基本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觉遵纪守法的精神力量,并将这种法律意识和精神力量外化为法律行为,从而实现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实践的统一,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师在《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以便提高这门课程发挥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法学高等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因而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极为重要。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靠传统的“填鸭式”法学教育方式是无法实现的,多样化的法学实践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视角、多层面分析实践案例,使学生能准确地将抽象理论和法律规则有效地结合。因此,当前高等法学教育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探讨新的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的推动力.加强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方式、树立法律信仰是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的重要途径.而以人为本,注重实践教学,促进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的融合,依法治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制定科学的大学生法制教育评价方式,能有效推进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民法法系、普通法系和中国法系的国内外法律教育模式进行比较,对我国目前法律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剖析,提出并讨论了我国法学教育应以法学本科为通识教育、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为复合型和应用型教育、法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教育为研究型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论文主要讨论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与法学研究生教育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即两者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和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的良性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做相应的思考,旨在使更多的法学研究生能在不牺牲科研精力的基础上能通过司法考试或者取得与司法考试相同的资格,保证法学研究生毕业生的质量的同时,能吸纳更多的法学研究生进入法律职业领域,从而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新型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