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的法学教育发展迅猛,但现实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却严重制约了我国法学教育的质量和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培养,教育目标定位和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法律职业对法律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改革我国的法学教育需要对法学教育培养目标、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关系、法学教育模式的优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重新定位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法学教育应为法律行业培养专业人才 ,为更广泛的社会成员提供法律知识与意识上的训练 ,法学教育改革应该在这两个目标都不偏废的基础上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法学教育的模式选择上 ,我国应主要以大陆法系的模式为参照 ,也必须注意借鉴英美法系经验化法学教育模式中的长处和优点。在法学教育体制和法学教育方法上也必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 ,保证法学教育质量 ,服务司法现代化需要。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本科法学教育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的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传统的法学教育性质、目标与功能,提出了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的应用型本科法学教育发展模式,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法律人才的培养起着启示作用,并有推广和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法学教育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基础环节,选择法学教育模式需要树立一种教育理念,在理念指引下思考在本土的法律体系框架内使用相应的教育模式。法学主要是一门应用学科,法学教育更要体现其学科的务实性,即与社会的密切联系。目前我国大陆法学教育现状最需要的就是如何缩短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差距,尤其是本科的法学教育。而英美法系判例法的务实精神可以作为改革高校法学教育实践的方向性指导。  相似文献   

5.
诊所式法律教育是当今世界法学教育的一种趋势。虽然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与诊所式法律教育在师生关系、法学核心职业技能及法律职业伦理的培养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诊所式法律教育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法学教育模式,而是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形成我国法学院职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法学包括环境法学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模式单一,特色不突出;性质定位不明,发展趋向模糊等。规范、科学、系统化的美国法学教育模式和以香港、英国为代表的法律深造文凭模式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在中国环境法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中,要实现环境法学教育模式的多元化、找准环境法学教育模式的性质定位、重视环境法学教育的实践环节等。  相似文献   

7.
英国的法律教育注重实践及培养职业性的法律从业人员,是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典型代表。具体到教学方法上,即形成了独特的导师制和判例教学法。其中不乏值得我们借鉴的法学教育方法,本文仅通过对英国法学教育的理解认识,来探讨英国法学教育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时代的日本法学教育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教育是各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日本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培训制度改革是日本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改革现有的建立在大陆法系基础上的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培训制度,引进以美国法学院(law school)模式为标准的法科大学院制度。就日本近年推行的司法制度改革进行分析,重点探讨法学教育改革以及对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诊所法律教育对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诊所法律教育是一种起源于国外、注重和强调培养法科学生法律意识、立场、技能及职业的实践性教育方式,与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区别。诊所法律教育在我国的成功实践表明:它是克服法学教育现存弊端、造就合格法律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现状的反思,对国内外法学教育模式的比较,认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理想的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模式应加强对学生的法治精神教育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应实行以服务企业、服务经济领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职业导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法律综合素质,以培养合格的律师为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律师能力";应增加民商法相关课程的教学课时,开设一些经济、管理、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完善法律实务类课程的设置及其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法律实务工作技能.学校应开展与法律实务部门多种形式的合作,探索"学校-实际部门共同培养"的法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加强医学专业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医事法律素质教育要坚持与医学专业教育、医德教育、普通法制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医事法律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包括医事法律知识、医事法律意识、医事法律思维和医事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医学生法律素质现状令人堪忧,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法律实践能力欠缺。从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形成医事法律素质培养的系统,培养高素质的医疗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高校的《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单纯地向大学生传授法律基础知识,而是要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综合运用法学理论和相关的法律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发挥《法律基础》课程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将国家关于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方面的基本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觉遵纪守法的精神力量,并将这种法律意识和精神力量外化为法律行为,从而实现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实践的统一,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师在《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以便提高这门课程发挥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的推动力.加强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方式、树立法律信仰是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的重要途径.而以人为本,注重实践教学,促进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的融合,依法治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制定科学的大学生法制教育评价方式,能有效推进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4.
法律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当前高校法律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痼疾依然存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因此,我们要仔细分析当前法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立法律教学与学习的职业化和实践化理念,明确实践性法律教学的重要地位,切实构建科学的实践性法律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反思传统法律教学理念与模式,不断完善并提高法律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立法与法制变革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私立法律教育在近代中国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的转型中,发挥了作为新法律文明强有力杠杆的作用.私立法律教育由于附丽于种种现实的政治功利目的之下,其对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法律发展的积极效果与负面效应是兼而有之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没有区分事实审和法律审,而是由人民陪审员与职业法官共同组成合议庭审判案件,这就要求人民陪审员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人民陪审员的法律素质是陪审员胜任陪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人民陪审员的法律素质关涉陪审制度价值的实现和功能的发挥。法律教育本身是适用于多个领域,对于人民陪审员这个特殊群体,更有必要通过法律教育来提高人民陪审员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5年吉林省的微观数据,本文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了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对我国居民教育和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使得我国居民受教育年限增加0.3年左右,使得农村8.0%左右潜在退学者和城镇2.2%以上潜在退学者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进而使得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高中教育普及率增加2.5%和6.9%左右。这说明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对于我国居民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没有改变农村居民和城镇女性居民的教育收益率.但使得城镇男性高中学历人口年均教育收益率增加了4.5%,说明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仅对城镇高中学历居民的收入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古就存在着自然法思想,在古代刑法中可以找到自然法的踪影;在现代刑法理论和实践中更是隐含着自然法的思想。在当下,自然法对刑法体系的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弥补实证主义刑法规范的封闭、机械与僵硬。自然法以独立原则或规则的形式纳入刑法体系是顺应后现代思潮的最好选择。作为一个后起的法治国家,我们可以发挥后起法治国的优势,绕过大陆法系弯曲的道路,直接吸收和借鉴当代的有益探索,自然法恰能满足这些探索的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