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综合分析煤炭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成因机理的基础上,提取水资源数量、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特征要素建立煤炭开发对水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对神府-东胜矿区煤炭开发引发的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神东矿区煤炭开发引发的水环境影响程度已达中级.按照目前的煤炭开采规模和速度,预计未来10年,神东矿区煤炭开采破坏的地下水资源量将达29亿m3.合理有效地开发煤炭资源,保护水资源,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西北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贯彻的方针.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未来能源供应的主要基地.由于自然条件原因,水资源极其贫乏,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然而,煤炭资源开发必将影响地表生态和环境,也将扰动地下水资源.立足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特点, 根据煤炭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特征,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一套适用于一般区域的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为推进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的量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与运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以煤炭为主要的能源,煤炭资源开发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煤炭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其严重的破坏性,为使煤炭资源开发能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必须建立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为构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需要着力解决“补偿主客体”、“补偿标准”及“如何补偿”这三个关键问题,并从政策上对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运作做出保障。  相似文献   

4.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生产基地,长期高强度的煤炭资源开采,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对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从生态补偿标准量化、资金筹措与使用、法律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研究成果对促进我国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5.
陕北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损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北煤炭资源开发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陕北地区煤炭开发给环境造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损失和给生态造成水源短缺、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损失分别进行经济计量,综合评价了陕北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价值损失。  相似文献   

6.
秦岭北麓环山带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岭北麓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陕西的生态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关系极为密切。为了切实做好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我们采取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秦岭北麓地区的环境治理的难点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提出要加大治理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力度,在生态敏感和脆弱区域实行生态移民;设置秦岭北麓环山带管理特区,以统一行政和环境监管及经济开发;加强产业环保监管,调整产业结构,走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之路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胜利油田孤岛油区生态环境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的勘探开发建设,有力地支持和带动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地貌、大气、水体和生物群落产生了重大影响。孤岛油区的生态环境演化与油田开发有很大的相关关系。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的路子,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重点发展具有清洁生产技术的生态工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探索环境保护工作的产业化,扶持培育环境保护的社会力量,实现环境保护与油田开发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部开发,建设西部地区小康社会,生态保护与环境立法要先行。面对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制体系,有针对性地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规定具体的防范与治理措施,对于处理好西部地区公民的环境权、生存权、健康权、发展权之间的关系,建设小康社会及生态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对于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确保我国稀有金属矿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问题非常严重,文章以稀有金属矿开发为例,对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思考,对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立法规定及其机制和政策进行了归纳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框架,以期对我国《矿产资源法》的修订、《稀有金属管理条例》的制定和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当前,江西铀矿资源开发在生态补偿上面临资金不足以及企业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创新机制,使投融资模式多元化,改变惩罚性补偿手段,以利益驱动生态环境治理,强化法规制度建设,必能有效地解决江西铀矿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运用系统论的观点综合考虑煤炭企业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因素,分析建立了SWOT定量分析模型,并采用AHP等方法进行量化求解。得出煤炭企业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发展战略,强化竞争优势的同时,逐步解决阻碍其发展的问题,将劣势、威胁转化为优势的结论。研究结果能为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敲响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警钟。文章从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出发,运用统计学及会计学相关原理,透视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着重对其财务状况与安全生产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强调煤炭企业完全可以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煤炭企业资产优化重组战略、多种经营、生产经营集约化等途径的探讨,分析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煤炭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思路,对解决煤炭企业普遍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建立煤炭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和环境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目标管理的煤矿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生产存在着管理水平低下、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构建一套科学、规范、公正、有效的煤矿企业绩效管理模型对提高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论述了基于目标管理的绩效管理在煤矿企业的应用,构建了基于目标管理的煤矿企业绩效管理模型,分析了该模型在煤矿企业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5.
煤炭产业投资基金是指对未上市煤炭企业提供直接资本支持的集合投资制度,投资者根据持有的基金份额承担风险和分享收益。基于中国煤炭产业投融资现状,从煤炭产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分析和论证中国发展煤炭产业投资基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矿难治理对策:一种劳动经济学分析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难频发已成为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毒瘤”,必须加以根本性的解决。运用劳动经济学的享乐工资模型分析中小煤矿矿难事故问题,指出矿工的特定劳动供给行为和矿主基于利润最大化的劳动需求行为共同构成了矿难事故的成因及条件。因此,治理矿难必须从调整矿工的劳动供给行为与矿主的劳动需求行为两个方面入手,即在享乐主义工资模型动态化的基础上提出对应的治理对策,方能达到治本的目的。这些治理对策包括改善社会整体就业环境、提高矿工整体薪酬水平、逐步提高矿难死亡赔偿标准等。  相似文献   

17.
探究近20年来我国煤工尘肺研究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2000—2020年1485篇煤工尘肺相关研究文献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对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同时根据知识图谱回顾相关文献内容。结果显示,煤工尘肺研究自2000年以来发文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煤工尘肺相关研究呈现趋冷的状态;研究热点内容为发病机制、治疗、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基于煤工尘肺研究热点内容及发展脉络,建议应继续加强煤工尘肺发病机制及诊疗措施研究,同时立足于患者的实际生活,致力于全方位全周期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煤矿主体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以及煤炭工业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深入分析了形成煤矿主体专业人才匮乏和“垄断”的主要原因,探讨解决煤矿主体专业人才匮乏和“垄断”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针对煤炭企业集团的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通过对煤业集团供应链的选型分析,设计了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下的煤业集团基本管理模式,指出集团化管理必须涵盖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以促进中国煤炭企业集团的加速发展,以满足日趋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安徽省煤炭工业现状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结构调整的思路及方向,并就我省煤炭工业的特点,阐述了结构调整的重点及实现目标.探索了扭转煤炭行业被动局面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构造了全省大煤炭产业结构格局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