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公租房建设是中国的一项重要住房保障制度。文章建立了在两种建设模式下的公租房建设博弈模型,探讨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公租房建设中的利益关系。研究发现,在两种建设模式中,公租房收益和商业住宅收益之间的差距对于公租房建设比例、地方政府用地规模和收益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就中央政府而言,其更倾向于按差异化的比例进行公租房建设。  相似文献   

2.
公租房建设是中国的一项重要住房保障制度。文章建立了在两种建设模式下的公租房建设博弈模型,探讨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公租房建设中的利益关系。研究发现,在两种建设模式中,公租房收益和商业住宅收益之间的差距对于公租房建设比例、地方政府用地规模和收益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就中央政府而言,其更倾向于按差异化的比例进行公租房建设。  相似文献   

3.
公租房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占用时间长,依靠有限的财政投入难以满足,因此,公租房融资成为制约公租房建设的瓶颈。目前,公租房融资主要使用银行贷款、项目融资等方式,而其他市场化融资方式使用较少。为拓宽公租房融资渠道,应积极引入并大力发展REITs、PPP等模式。其中,REITs模式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专业性更强,要求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保障;而PPP模式强调在政府引导下引入私人资本,以分担风险和成本。总体来说,REITs、PPP都将是中国公租房融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为化解非住宅商品房库存,完善公租房服务供给,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租房由新建转为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上收购存量商品房并改造,以增加公租房房源.库存商品房主要集中在大户型,需要将大面积商品房改造为小面积公租房.通过调研问卷的方式对呼和浩特市公租房住户的居住行为重要度进行调研,并基于SAR理论,以典型库存户型为范例构建出3种针对目前呼和浩特市库存大面积户型的分割方式,实现住宅的可变性.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公租房的融资难题,介绍几种可行的融资模式。在分析几种融资模式优劣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模型对几种融资模式的综合融资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在公租房建设的资金供给问题上,民资融资渠道的效率显著高于政府融资渠道,且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比其它传统民间资本融资渠道更高效。所以应引入像REITS这样的新型融资模式,并拓宽民间资本进入公租房建设的渠道。  相似文献   

6.
当前学界在公共租赁住房社区治理研究领域存在空缺。本研究运用社区综合性评估方法,评估了长沙市10个公租房社区的公权力结构和社区管理与服务状况,发现当前公租房社区治理多为行政主导型模式,社区管理与服务存在水平初级化、回应机制不顺、效果欠佳等缺陷。社会工作参与公租房社区治理可从发展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包容、培养个人技能三大行动领域介入,构建以任务群体、社区网络、大众教育为核心的社区工作组织模式。参与公租房社区治理的路径可选择为,变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为政府引导机制,厘清政府和社会在公租房社区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着力解决社工等社会力量对政府的依赖问题。  相似文献   

7.
赵常民 《社区》2014,(33):33-33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北京市的很多居民,现居住的房屋都是承租房管所或是单位的直管公房或代管公房,因公租房这一特殊性,近几年涉及公租房变更承租人、公租房拆迁等案件纠纷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社区》2011,(28):6-7
南京公租房实现有限期承租和有偿居住 “十二五”期间南京将建设500万平方米、9万套公租房,到2015年底,确保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新就业大学生和各类人才住房有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租住有支持,高层次人才拎包入住。南京将公租房细分为安居公寓、人才公寓、青年公寓、专家公寓,公租房实现有限期承租和有偿居住,  相似文献   

9.
在行政法学视野下,我国公租房制度体现为一系列贯穿权力逻辑的公共政策实施脉络.以此为参照系,通过认知客观环境、明确价值取向、选择具体供给模式的行动体系分析,可以发现,基于普遍福利的公租房供给区别于特殊福利的行政给付,创造城市发展的流动居住空间以满足公民的发展需求才是其真正致力于实现的,因此公租房制度要避免在准入与退出机制中陷入福利误区.而最终,行政法治逻辑中的公租房制度的正当性体系需要有效性、可接受性、形式法治等因素的共同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保障性住房由于内生和外生的障碍,已经走到一个瓶颈期。通过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以及公租房的利弊对比,把保障性住房的现实出路归结为“保障性住房要以公租房为主要形式,并不断完善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公租房的陆续入住,使用者在使用中反馈意见将一定程度反映了其对公租房的执行效果的认可情况,并可挖掘出干扰因素。通过专家访谈和实地考察,参考瑞典顾客满意度SCSB模型设计出问卷,期望运用问卷调查找出公租房执行效果干扰因素。课题组通过调查统计找出了SCSB模型中两个关键变量的相关因素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发现交通距离、原居住环境与现在居住环境对比度、使用者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否被满足、物管费、居住工作距离这几个因素为公租房执行效果的干扰因素。最后,提出改善建议,该建议从建设模式重构、选址、互换信息平台、配套、服务监督、使用者参与等方面提出。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国情和当前需要出发,加快发展公租住房已经是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一项重要内容,但公租房的有序退出和循环利用越发成为一项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借鉴香港等地的经验做法,对公租房退出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建设,如何解决入住居民的出行难问题是建设中的重点。本着方便居民出行的原则,结合保障性住房居民的出行特征,提出保障性住房交通配套设施构建的方法;以重庆公租房项目为实例进行研究,为保障性住房的配套交通设施建设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住房问题日益成为民生焦点的当下,发展租赁住房,利用集体土地建设公租房,成为了土地政策与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着力点。作为试点城市,北京市集体土地建设公租房政策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在公租房试点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调研了北京市朝阳区平房乡项目、海淀区唐家岭项目等利用集体土地建设公租房试点项目的实际现状,并基于相关的问卷调研和数据分析,研究北京市集体土地建设公租房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公租房融资风险因素的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出了12类公租房融资过程主要影响因素;基于ISM对公租房融资风险因素分析,建立了ISM结构模型,进而得出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及因素间的层级结构,最终得出结构模型图和解释结构模型图;提出了影响公租房融资风险的主要原因是政策风险和运营收益风险.  相似文献   

16.
兴建公租房意在重点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租户居住期内的全周期租房成本的高低会影响租户租房决策。文章通过理论分析,探讨租户全周期成本影响因素,并构建出全周期成本模型,剖析租房成本中交通成本、租期、租金水平等因素对公租房租户的租房决策行为的影响。同时以重庆市为例,针对公租房租户的全周期租房成本进行调查研究,结合重庆市公租房的相关政策与实践,分析公租房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租金问题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租房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保障性住房,能有效地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自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出台,各城市积极开展公租房的建设.如今试点城市北京、重庆等首批公租房的投放工作早已展开,却遭“冷场”,那么真正影响公租房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呢?本文通过对武汉洪山区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影响公租房需求的因素,探索其需求函数,以期对公祖房的建设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8.
兴建公租房意在重点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租户居住期内的全周期租房成本的高低会影响租户租房决策。文章通过理论分析,探讨租户全周期成本影响因素,并构建出全周期成本模型,剖析租房成本中交通成本、租期、租金水平等因素对公租房租户的租房决策行为的影响。同时以重庆市为例,针对公租房租户的全周期租房成本进行调查研究,结合重庆市公租房的相关政策与实践,分析公租房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租金问题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住房问题日益严峻的问题背景下,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公共租赁房建设,但是如何筹集公租房建设资金成为了各级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总结国内外公共租赁住房的融资模式,并对国内外融资模式进行比较,从而为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模式的发展提供启示,获得解决融资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国六条"中提出旨在缓解住宅供给结构矛盾、解决中低收入住房问题的"两竞两限"中国限价房,标志着政府开始对住宅市场微观层面的供给进行直接经济规制,以打破开发商对市场供给垄断而导致的供给结构失衡、房价畸高的困局。然而,限价房"两竞"中房与地竞价的反向政府经济规制,以及质量、价格、面积等经济规制的多维竞争目标维度,导致"两竞"结合体的复杂性。为此,有必要分析特许开发权竞价机理,提出基于特许开发权的两段式竞价限价房"两价"等多维组合经济规制模式及其运作程式;分析各竞争维度的政府经济规制及其优劣势,提出限价房经济规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