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1 毫秒
1.
面对多元价值取向的复杂社会,人们对大学本质、功能与价值的认识正在发生变化甚至异化。张楚廷教授的《高等教育哲学》“以生命论为基础”系统地构建了人本主义的本土高等教育观,回答了许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现实问题;用生命哲学阐释了大学的起源;他还突破了“适应论”,论述了教育的超越本能,张扬了大学的个性;他甚至为大学准确把脉,无情地批驳了阻碍大学健康成长的毒瘤,为大学自由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以后,正处于全方位的转型时期,树立大众化阶段科学的质量观是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自身特点要求应建立多样化、创新、开放、和谐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举措: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逐步落实高校办学主主权;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改革目前的评估模式,建立和完善以社会为中介、市场为主导的多层次质量监控体系;建立良性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强化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责任。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莫过于“人的失落”。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出现“人的失落”,可以说是教育的失效。影响高等教育效果的原因较多,师生交往的无效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导致大学师生无效交往的根源主要在于大学教育价值取向的偏狭、教育制度的制约以及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正经历着新一轮的定位、分类、组合、调整。研究型大学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承担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并为大众化教育做出应有贡献的重任。只有忠实履行这种责任才能不辱使命,而要正确有效地履行职责,研究型大学需要应对许多挑战,面对一系列现实问题,需要处理好若干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教育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规律;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应该怎样计算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怎样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从师生比,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潜力;关于高等教育的投资问题;中国人需要教育,并且特别需要高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中国经济的发展,使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可能等十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国外经验、高等教育整体结构、人才培养等三个角度,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举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必然选择;在大众化阶段,研究型大学应始终坚持精英教育的理念;精英教育的基本特征是追求卓越;精英人才培养着重要抓好五个环节:(1)在生源的选拔中注重全面素质的考核;(2)培养方案设计中应强调基础宽厚、多学科交叉;(3)增加国内外访学的经历,以拓展培养途径;(4)倡导研究型教学;(5)实施导师制。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几个关系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正确理解和把握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正确认识和处理经费投入与发展规模、资源短缺与教育扩张、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质量、教育改革与扩大就业等关系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世纪初我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既是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的新机遇.必须直面高等教育大众化,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维、理念来谋划高等教育新的发展.要从高等教育的单一化发展转向多样化发展,无论在高等教育宏观层面和大学微观层面上,都要进行正确的战略定位.从象牙塔走向现实社会,尤其是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艰巨任务,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而紧迫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影响社会流动的重要机制。在中国高等教育实行精英教育阶段,大学生群体能借助高考以“天之骄子”的身份快速跻身上层社会。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发生改变,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使大学生群体由“天之骄子”变成“后精英”。同时,在全面市场化改革的带动下,中国社会结构快速变迁,社会分层现象引人注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倾向于认为社会分层已经“结构化”,虽然较多的大学生对社会机会持乐观态度, 但如若与精英教育时代的大学生相比,他们则认为“向上流动”的渠道已变得较为狭窄,且家庭背景及资源对一个人的前途发展有显性影响,代际“再生产”机制占据优势。虽然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大学生个体的看法存在差异,但从社会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整体认知的同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质量观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趋势。基于我国国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探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将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尽快树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相适应的教育质量观,这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大众阶段,高等教育发展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在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格局中,精英高等教育处于整个体系的顶端,标志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水平。作为后发国家,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表现出多样化特征超前显现、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区域不平衡、精英教育一些传统理念根植不深等特点。必须深入认识、正确理解、准确把握大众阶段精英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树立符合精英教育特点、适应大众阶段要求的功能观、对象观、质量观、办学观和发展观,实行高等学校的分层次、分类型管理,提高精英教育质量和区域均衡化发展水平,努力建设主要着眼于精英教育的高水平大学。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大众化时代面临看严重的危机。一方面,精英教育机构普遍举办了大量低层次高等教育,冲淡了精英教育的主题。另一方面,部分水平不高的地方院校盲目升格办研究生教育但水平普遍偏低,致使精英教育日趋大众化。尽管如此,精英教育的存在仍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基础,应该得以保持和加强。我国的精荚高等教育应该重点由研究型大学来实施,树立精英人才培养理念,构建精英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13.
许多国家把发展私立高等教育作为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策略。在新形势下,国外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新的走向:私立高等教育在本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私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增强;私立高等教育与公立大学的界限逐渐模糊;私立高等教育更加重视质量和特色建设;政府通过立法和增加财政扶持力度促使私立高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等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投资体制目前基本上以国家投资为主,辅以多渠道投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应采取新的措施来完善其投资体制,突破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15.
对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学院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办学形式。由于依托公立院校办学,能以较快速度建校,有利于规范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但在产权明晰、办学特色、收费等方面存在着问题。相对于公立大学和民办高校,其比较优势是暂时的,很可能只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实现大众的背景下,高等院校成人教育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急需重新定位.回归成教本义,改革现有体系,确立其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是成人教育恢复生机与活力的法宝.  相似文献   

17.
未来二三十年是中国民办高校发展“生死存亡”的关键期,民办高校举办者应如何客观认识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不鲜明、民办高校的家族式管理、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减少、独立二级学院快速发展、民办高校办学“门槛”提高、民办与公办高校平等待遇难以落实、境外高校加快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等因素对未来民办高校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及管理体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 10年来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全面展开。文章在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及管理体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实行多种形式办学 ;建立高等学校科学的分类及管理体制 ;兴办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学院及调整政府现行的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目标的推进,在教育过度和教育扩张的形势下,高校生源质量有所下降,高校管理的制度建设、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等问题也越显突出。从深层次剖析并探讨了其成因,提出解除障碍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实施教学创新,推进素质教育,营造务真求实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应用型大学建设发展之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结合更加紧密,出现了为生产领域培养各种一线技术人才的以技术教育为主体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与原有以工程教育为主体的应用性高等教育并存,使应用性高等教育的范畴大为延伸。培养“应用性人才”、发展“应用性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为“应用型大学”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基础。“应用型大学”是对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式的一种突破和创新,以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作为学校分类的主要依据,将高校分为学术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改变了原有分类方式导致的类型定位重学术、层次定位层层攀高、学科定位综合求全的局面。应用型大学是新建地方大学众多选择中的现实选择,北京联合大学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过程中,逐步明确了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