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三八年九月,日本杰出的无产阶级诗人槙村浩因被法西斯政府迫害而病逝。一团炽烈的生命之火过早地熄灭了!这时候他仅二十六岁。但是他那战斗的、短促的一生和格调高昂、焕发着才华的诗歌却在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给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增添了耀眼的光辉;他那些歌颂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诗歌更使我们中国人民感到异常珍贵。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位日本的重要诗人,我们还不甚了解,他的诗歌作品,到现在为止,也只翻译过来三首。本文想就他的生活和诗歌创作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著名进步史学家井上清先生,六月九日至十一日,来我校参观访问并进行学术活动. 井上先生在校期间,与我校吕元明副教授、倪玉讲师举行学术座谈,了解了我校关于河上肇、长谷川照子和槙村浩的研究情况.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从三十年代四国高知的左翼革命运动的发展情况,讲述了他的同乡、同学和战友,杰出的诗人槙村浩生活的时代条件,介绍了槙村浩由一个普通中学生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的历程. 井上先生还为我校师生做了《关于日本现代化问题》的报告,认为离开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来谈现代化问题是错误的,日本和中国的现代化不同,前者是资本主义的,后者是社会主义的.井上先生在谈到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之后,指出只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才能消灭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矛盾. 井上先生还会见了当年在东京大学读书的老同学、我校邹有恒教授.参观了历史系中国古代史陈列室和校图书馆古书库.  相似文献   

3.
殷夫(1909—1931),浙江象山人.他是我国无产阶级早期的优秀诗人.他的诗作,继承并发展了由郭沫若开创的现代中国革命诗歌的优良传统.他以自己的诗歌为战斗武器,唤醒和鼓舞了人民的斗争信心和革命热情,有力地抨击了当时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殷夫的作品有:诗集《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个》、《诗集》(包括译诗),小说、随笔,以及戏剧集《小母亲》等.作为殷夫文学创作最优秀部分的红色鼓动诗,大多写于一九二九年以  相似文献   

4.
陈毅同志是一位深受中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当代一位诗才横溢的诗人。他的诗词拥有那样广大的读者,不单是因为他的诗词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走过的战斗历程,给我们以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还由于诗中强烈的时代精神,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所凝成的独特的艺术风格,焕起了广大读者心灵深处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同志和我们永别子!他的一生经历了漫长的战斗道路,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一开始就是以战士和诗人的姿态投入战斗的。他献给祖国和人民的最初诗集就是《女神》。今天,我们重读《女神》,难免会有“风去台空”的惆怅,然而“五四”时代诗  相似文献   

6.
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不幸逝世已经五十周年了,中国人民热爱这位被斯大林同志称为“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诗人引亢高歌革命导师《列宁》和社会主义革命《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热情支持中国人民的斗争,愤怒高呼帝国主义滚出中国,使我们难以忘怀;诗人笔下“半截人”的官僚主义者《开会迷》,成为中国人民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叶赛宁诗歌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尔盖·叶赛宁是本世纪20年代俄罗斯诗苑中一颗晶莹的明珠.正如他说过的“大事远距离才依稀可见”那样,这颗明珠的社会价值只是到了50年代,即他死后二、三十年才为人们认识.现在,苏联的评论界一致确认叶赛宁为“苏联杰出的民族诗人.,“伟大的人民诗人”.他的诗集成了苏联人民的案头书,他则被推崇为苏维埃诗歌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8.
一度被冷落了的诗人邵洵美,最近似乎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论文先后刊出了不少,使诗人邵洵美的形象逐渐在人们心中有了印象。据说海外学者比我们早些时候就评说了这位诗人,尤其是苏联的契尔卡斯基还专门评论了《诗二十五首》,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看法。1983年他编的《中国诗歌》一书中还选了邵洵美的五首诗。1988年上海书店把《诗二十五首》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依原样影印出版,这无疑是一件及时而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9.
黄遵宪的诗人地位是人所周知的 ,但他为诗之本意以及他的诗歌的实际影响超出了“诗界” ,却往往是人们所忽略了的。黄遵宪“诗界革命”的实质是思想革命 ,从本质上说黄遵宪是一位启蒙思想家、革命政治家和教育家。兴教育、开民智才是他的“诗界革命”的本真  相似文献   

10.
他,已经是六旬的老诗人了。但是,自我意识的全方位开放,日益丰富的心态所涌动的诗情,正驱使他营构第三跨度的制高点。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打着竹板,他咏唱的第一首诗,是献给胶东农村斗争形势的。从此,宋协周迈开了诗歌创作生涯的第一步。此后,他弹响诗的琴弦,去换取了六十年代初《东风集》的馈赠。但是,十载腥风血雨湮没了他的琴声。中国文艺的春天  相似文献   

11.
小林多喜二是日本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家最杰出的代表。他在文化战线上,为着日本人民的解放事业,同法西斯政权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他以毕生的劳动,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小林多喜二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日本当时的社会生活,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工农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彻底地暴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罪恶,是日本无产阶级同敌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2.
正如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所说,海涅是继歌德之后德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海涅也是杰出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他不仅是德国人民最喜爱的诗人,而且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喜爱的诗人。 在中国,海涅长期以来受到我国广大读者的推崇和喜爱,其热烈程度甚至令许多德国朋友大为吃惊。远在五四运动以前,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鲁迅先生就用文言文于1914年2月1日翻译了两首《赫纳(海涅)的诗》,载《中华小说界》月刊第2期,后收入鲁迅《译文集》第10卷《译丛补》。据考证,这两首诗便是最早介绍到中国的海涅作品。  相似文献   

13.
肖军在其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向人民奉献了数百万字的作品,且以卓著的小说成就蜚声文坛。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造诣极深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甚丰,仅从一九二六年——一九六六年间写的诗,就计有《黄花吟草》、《梦回吟草》、《故诗拾遗录》、《囚庭吟草》、《新开吟草》、《陶然吟草》、《悸余吟草》等十卷,总名为《五十年故诗余存录》,收录了诗人诗作近八百首。肖军五十年来运用  相似文献   

14.
敬爱的朱委员长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而且也是一位具有很高文学素养,独具风格,才华横溢的无产阶级诗人.几十年来,他老人家在指挥作战和参与领导整个中国革命事业之暇,挥笔写下了不少的战斗篇章,用以抒发他自己的革命豪情,并以此教育人民,鼓舞士气,打击敌人.这些战斗诗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艺术珍品,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一份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艾·琼斯是坚定的宪章派领袖、英国早期无产阶级杰出诗人。他不仅积极投身宪章运动,而且为国际工人的解放事业奋斗了一生。在英国文学史上,他与林顿等人一起,使无产阶级文学成为19世纪40年代英国文学的重要一章。琼斯认为:诗歌是人民斗争的武器和时代精神的反映,主张“诗人到人民中去,为人民而创作”。他的诗学主张及其革命实践决定了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倾向性、强烈的战斗性和终篇闪烁着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结构严谨、诗情豪放、用词浅近、音节明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小林多喜二是日本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在他还不满三十岁之前,就在日本共产党的领导下,担负起指导日本三十年代前后的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重任,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像《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蟹工船》、《工商地主》、《一个地下党员的手记》以及其他著名的长短篇作品,给日本的现代文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奠定了极其坚实牢固的基础。本来他还可以为日本人民的革命工作和文学事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但是日本的反动统治阶级却把这样的一个年青有为的革命作家杀害了。  相似文献   

17.
片山潜(一八五九——一九三三)是日本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先驱、日本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著名的活动家和领导者。片山潜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以日本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为抱负,以惊人的革命毅力和彻底的革命精神,始终不渝地致力于日本国内外无产者、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联合,同日本国内外的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日本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民族民主解放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革命业绩闪烁着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光辉。  相似文献   

18.
弥尔顿的写作意图是"维护永恒的天旨,向世人昭示天理的公道",作为革命诗人,弥尔顿要用他的诗唤起人民反抗君主专制的斗志.文章从语言表达、文学主题、文体风格等几方面分析了《失乐园》的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光辉思想指引下,在江青同志的亲切关怀、精心培育下,革命样板戏经过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终于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急风暴雨中登上了文艺舞台,从根木上改变了文艺舞台为封、资、修文艺黑线所统治,为地主资产阶级少爷小姐、才子佳人所霸占的面貌,工农兵的英雄形象占领了文艺舞台,把颠倒了的历史重新颠倒了过来。全面实践了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显示了我国无产阶级文艺革命所向披靡的巨大威力,展现了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光辉前景。革命样板戏,从反映二十年代斗争生活的《杜鹃山》到反映六十年代斗争生活的《海港》《龙江颂》,深刻地反映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  相似文献   

20.
1937年7月7月,中国的土地上燃起了神圣的抗日火焰,全国人民怀着敌忾同仇的决心投入对敌斗争的洪流,而站在斗争前列的作家中,诗人们尤为活跃,但就其影响之大来说,当首推艾青。绿原将这一时期的艾青誉为“那个时代的领唱歌手”,他说:“不论在延安还是在重庆、桂林,新诗同祖国、同人民共命运、共呼吸。人民需要诗,在寻找诗;诗需要人民,在表现人民。”“不能不令人想起当年的诗人艾青。那时,即使在最低沉的政治气压下,只要什么刊物上发表了他的新作,读者无不奔走相告:今天读到了他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一口气念完了《火把》——我背得出《假如我是一只鸟》(即《我爱这土地》)——不,还是《向太阳》好……”绿原所说的上述诗篇,就是艾青抗战前期的一些代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