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元前3000年代后期到前2000年代中期,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的西亚地区,发生了从北方来的游牧部族的迁徙和入侵,古巴比伦王国衰亡,赫梯、米坦尼、加喜特王国兴起,形成了新的社会政治、经济图景。本文仅就印欧语人南徙与赫梯、米坦尼、加喜特诸国的关系,这些新兴国家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的一般特征,及这次游牧部族迁徙和新国家的建立对西亚历史发展的影响,作些说明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有人认为,封建制度在形成过程中受到游牧或半游牧部族原始社会后期社会关系的影响,是西欧国家的特殊现象。事实上,公元最初几个世纪,游牧或半游牧部族的大迁徙浪潮席卷亚洲、欧洲和北非广大地区;东西方许多国家,尤其是主要国家封建制度的形成,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游牧或半游牧部族原始社会关系的影响。在人类古代历史上,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状况不同,亚欧非洲大陆曾出现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泾渭分明而又长期并存的局面。两类地区之间,既互相对峙,时起冲突,又彼此交往,  相似文献   

3.
迁徙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已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认同.迁徙自由是社会发展与经济规律运行的必然结果.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与发展模式决定着我国迁徙自由法律制度的立、改、废.迁徙自由的法经济学分析,揭示了迁徙自由与社会经济政治协调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奠定了法律制度构建的经济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人类顺应动物的采食特性和迁徙规律,顺应草食家畜与草原资源的互动规律,形成符合生态规律的生计方式;研究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放牧制度的主体格局如何由传统游牧方式逐步向定居游牧、定居移场放牧、定居划区轮牧制度转型的历史变迁以及评估现行放牧技术和制度;研究传统游牧中的精华,即轮换使用草牧场和适度放牧技术与与现代科学的放牧技术有效地互补、对接,发挥最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效益.  相似文献   

5.
有人认为,封建制度在形成过程中受到游牧或半游牧部族原始社会后期社会关系的影响,是西欧国家的特殊现象。事实上,公元最初几个世纪,游牧或半游牧部族的大迁徙浪潮席卷亚洲、欧洲和北非广大地区,东西方许多国家,尤其是主要国家封建制度的形成,都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6.
作家迁徙是20世纪40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并有着多种不同的迁徙形态.具体而言,该年代作家迁徙可分为战争迫使型作家迁徙、政治取向型作家迁徙、生存需要型作家迁徙、理想追求型作家迁徙、高校内迁型作家迁徙五种形态.深入分析该年代作家迁徙的迁徙形态,可以清楚窥见作家迁徙的原因和动力,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作家迁徙与文学的关系提供支点.  相似文献   

7.
长途迁徙的游牧经济生活限制了游牧民的生活方式,使他们不能携带太多的用具。对他们来说,周围环境的色调不仅仅反映了物体的物质属性,而且构成一种感觉体系,它成为草原居民社会象征的基础,也表现了他们的审美观念。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视觉信息是远距离联系最通行和最方便的形式,尤其是战争年代,单身行人按远处游牧点的颜色判断其族属,可能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中世纪史诗《岭格斯尔》中的豁里部就有白帐、黄帐和黑帐三部。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模式是我国当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方向。历史上,丝绸文明对游牧民族在不断地迁徙过程中,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游牧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今天,游牧文化的研究越来越突显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中最有代表性的动物——骆驼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探讨哈萨克民族游牧文化有关骆驼文化变迁的过程、美学思想及人文精神,阐述哈萨克民族的游牧文化精神内涵,呈现哈萨克游牧文化在丝绸之路文明中绽放的异样光芒。  相似文献   

9.
山戎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一个古老称谓,和崇山习俗密切相关。而历史上北方各游牧部族如匈奴、东胡、蒙古,都有崇山习俗。所以山戎一词,应是对古代中国北方具有浓郁崇山习俗的各游牧部族的泛称。  相似文献   

10.
青南牧区走联合经营之路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千百年来 ,青南地区 (玉树、果洛两州加黄南部分县乡 )均为游牧区。传统的迁徙式游牧生产生活方式 ,不仅使自己越来越贫困化 ,而且对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威胁和灾难性后果。因此 ,要振兴青南地区的经济 ,必须走节制人口、联合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历史的宏观演进过程中,民族迁徙移动与其相应的社会动荡及文化演变是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中国古代,以中高纬度地区地理环境的变迁为潜在动力,以气候的变化以及旱灾、雪灾等自然灾害为触发因素不断引发游牧社会的动荡与危机,进而导致他们周期性的南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历史的宏观演进过程中,民族迁徙与其相应的社会动荡与文化演变是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中国古代,以中高纬度地区地理环境的变迁为潜在动力,以气候的变化以及旱灾、雪灾等自然灾害为触发因素,引发游牧社会的动荡与危机,进而导致他们周期性的南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作为辽朝立国根本的部族,其居住地、镇戍地随辽朝疆域开拓而发生变化.统和二十二年之前部族居住地、镇戍地以位处一地为主,分处两地的趋势业已出现.统和二十二年辽朝疆域稳定后,圣宗将一些部族派驻边地镇守,此时期部族居住与镇戍地大多处于两地或多地.这对辽朝二百余年统治、地方稳定、边境安宁、游牧与农耕民族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辽朝立国根本的部族,其居住地、镇戍地随辽朝疆域开拓而发生变化.统和二十二年之前部族居住地、镇戍地以位处一地为主,分处两地的趋势业已出现.统和二十二年辽朝疆域稳定后,圣宗将一些部族派驻边地镇守,此时期部族居住与镇戍地大多处于两地或多地.这对辽朝二百余年统治、地方稳定、边境安宁、游牧与农耕民族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明清时期蒙古社会体制发生变化,其经济贸易市场形式也发生一些新变化。明清时期,蒙古单一的游牧经济所需的农耕经济补充大多以朝贡的形式来进行。蒙古游牧经济除了平时民间交易和"马市"之外,朝贡这一政治色彩浓厚的方式也是对游牧经济的补充。蒙古民族通过朝贡接受政治色彩浓厚的条件并改变传统的抢掠性军事行动,同时中原朝廷也达到了稳定北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1600年-前1200年是古代东地中海世界的青铜时代晚期.这一时期的东地中海世界主要有埃及、赫梯、米坦尼、巴比伦和亚述等五个主要的国家,以及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的诸多小邦.这些国家之间密集的联盟和联姻是东地中海世界外交活动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在东地中海世界建立起了保护和兄弟的外交模式.保护模式适用于强国和弱国以及大国和小国之间;而兄弟模式则适用于两个地位平等的国家之间.为了稳固彼此之间的外交关系,东地中海世界各国制定了彼此都必须遵循的外交惯例.外交惯例规范了国家间的引渡和信使制度,从而为东地中海世界外交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埃及和米坦尼联系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军事战争和以联盟或政治联姻为手段的外交。而无论是军事战争还是外交活动,其本质和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数量巨大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在埃及与米坦尼的大约200年的交往史中,米坦尼总是试图获得与埃及平等的大国地位。虽然他们从与埃及的交往中似乎得到了这种地位,但最终却没有逃出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蒙古民族的起源12 0 6年春 ,在今蒙古国东北部的鄂嫩河源地方 ,召开了蒙古高原游牧部族代表者们的大集会 (库列儿台 )。出身于蒙古部族一位氏族首领之子的铁木真 ,在这次大会上由降于其军门之下的游牧部族首领们推举为最高统治者。铁木真的义兄弟巫师 (萨满 )选中了“成吉思汗”这个名称 ,并授予了他。这就是蒙古帝国的建立和蒙古民族的诞生。“蒙古”这一部族名最初出现在历史上 ,是在距此事件 5 0 0年前的 7世纪。然而公元7世纪的蒙古还既不是民族也不是国家。7世纪初的北亚处于突厥游牧帝国的统治之下。在中国 ,618年隋朝灭亡 ,出身于游…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文化资本的游牧文化既包括核心的游牧文化,更包括"衍生"出来的相关部分。在资本统领一切的今天,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随处可见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对游牧文化的再生产、传播与使用。  相似文献   

20.
嫩科尔沁部南迁以后直到17世纪30年代以前,阿鲁蒙古的阿鲁科尔沁、四子、乌喇特、茂明安、翁牛特、喀喇车哩克、伊苏特、阿巴噶、阿巴哈纳尔等部落主要在兴安岭以北呼伦贝尔草原,有的北达到斡难河中游地区游牧。林丹汗西迁后,阿鲁蒙古诸部逐渐南下,与爱新国建立了政治军事联盟,最终归附于爱新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