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科技创新价值观是建立在“发展是天然合理的”哲学信念上,忽视了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哲学问题与环境问题。我们认为科技创新生态化价值观根源于人类对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价值观,科技创新的生态化转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深刻分裂,公共领域中的科学技术遭遇到的巨大困扰,妨碍着科学技术的变革和社会功能的发挥,亦成为现代性危机的一个重要侧面。本文在现代科学批评的语境下,从两种文化的分裂谈起,指出知识生产和技术决策的民主化,是科技创新纵深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是这种深层创新的具体化的重要形式,是科技自身以及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表现为"分立"与"融合",分立所导致的后果直接表现为科技的异化和人类价值观的扭曲,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价值观导向的差异是科学与人文分立的实质所在;而可持续发展文化融合了科学与人文的内涵,是兼具"理性价值"和"感性价值"色彩的文化价值观,体现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双重色彩,提供了"科技人文化"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突然的巨变会几何倍数地放大常态下的危机,进入2020年,蔓延世界的危机渗透到各个领域,用创新化解这一卒然降临的危机,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应对策略。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以其立竿见影的成效成为应对策略中的首选,然而,文化与科技融合本身也存在着创新的危机。研究发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实质是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而新的社会秩序建立的核心是引领性的社会价值观,它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粘合剂和催化剂。深究文化、科技、价值三者深度融合的创新关系,借鉴生物学界的三螺旋理论,推导出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立体三螺旋模型;其存在被动依赖与主动适应两种关系;及其驱动创新与自反创新两种创新类型。  相似文献   

5.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指示向度,是一种和谐的现实追求和远景目标.追溯不同历史时期价值取向的发展与变化,古今中外都曾出现过社会主导价值观对其他价值观的抑制甚至替代现象,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取向,也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全面、不协调倾向,应该引起足够注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这不仅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前提和要求,更是人的本质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有利于实践主体确立和推广关于极限的哲学意识 ,形成全新的发展观、价值观和提出发展伦理学。因此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实践主体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品质 ,并成为规定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质的首要因素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我们说知识经济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相似文献   

7.
建立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的科技创新体系与可持续发展在本质内涵、行为主体、追求目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甚至对立,从而使传统的科技创新在现实中表现出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双重效应。为使科技创新尽可能加强正效应,减少负效应,必须建立新的、适合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科技创新"体系,用具有普遍意义与科学依据的"评价标准"摒弃科技创新可能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使人类摆正了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科技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强大动力,而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本文运用系统论观点和生态学思维来论证科技创新生态化是调节人类社会活动与生态承载能力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并提出了科技创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科技创新体系与可持续发展在本质内涵、行为主体、追求目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甚至对立,从而使传统的科技创新在现实中表现出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双重效应。为使科技创新尽可能加强正效应,减少负效应,必须建立新的、适合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科技创新”体系,用具有普遍意义与科学依据的“评价标准”摒弃科技创新可能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共产主义价值观,本质上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其内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个人主义价值观乃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其基本倾向是以自我为中心,本质上是多元主义、相对主义、经验主义和反英雄主义.共产主义价值观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理论基础不同,内容实质不同,社会作用不同.共产主义价值观是惟一的科学世界观.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人文”的分立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直接表现为科技的异化和人类价值观的扭曲,间接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科学与人文分立的历史追溯,既有科学对人文的压制,又有人文对科学的抗争。随着全球性环境危机的日益凸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既是理论发展的趋势,又是现实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文化融合了科学与人文的内涵,它是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融合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的多维意蕴及其取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可持续发展具有多维意蕴和取向,它是一种协调发展观、新型文明观、自觉创新观、伦理价值观和科学实践观.只有把这些不同的视角联系起来,才能全面、系统、深入地把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本质,并为实施这一战略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地向前发展的,社会进步不仅表现在社会的渐变过程中,而且更主要地体现在社会突变过程中也即社会革命之中.社会革命是在危机这一历史“拐点”上由历史主体——人能动地实现的.但不同的人基于对危机本质把握的不同,他们对危机在观念上和实践上的超越也就不同.而不同的超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价值观的支撑,都有其价值观的定位.工业化社会以来,技术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在发展观中表现为以经济价值为中心,以经济效益为核心追求.尤其是,人类在自然价值观和技术价值观上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缺失,从而导致自然价值观和技术价值观之间的对立和错位,使得人类的发展缺少了可持续的价值观基础.自然价值观与技术价值观的兼容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价值观的核心定位和现实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的危机并非来源于科学技术,而是植根于人类的生存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人类非健康的生存方式导致了科技作用的异化,只有改变人类非健康的生存方式才能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政策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于加大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要素的投入,加强农业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人居环境的生态化.我国近20多年的发展经验表明,适当的科技政策创新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杠杆和重要举措.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提出,水资源短缺、耕地减少、环境污染等却使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巨大挑战.为此,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参与式管理,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尽快调整国家科技战略重点,实现科技资源的集成整合,全面推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环境危机与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人类学研究所示,人类有着光荣的过去和更为美好的未来,然而从来都步履艰难。当代科技、经济 的发展给人类活动方式带来了根本的变革,同时也产生了生存悖论,环境危机就是其中一种,它阻碍人的全面发展,阻碍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想解决环境危机,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价值观教育,使人重新审视自己,审视人的生存 价值和意义,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社会党国际基本价值观演变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公正和团结一直是社会党国际的基本价值观,也是其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冷战结束以后,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给社会党国际的基本价值带来了种种挑战和危机,社会民主主义面临着丧失其基本身份特征的危险。为了摆脱危机,社会党国际不得不对这些基本价值观进行反思,赋予其以新的含义,并增加了新的内容。社会党国际基本价值观的演进是其纲领和政策革新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的深层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环境危机本质上是一场文化危机,决非单纯的技术和经济手段能够解决,需要观念的根本变革。作为一种谋求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可持续文化形态,生态文化必须立足于整体论哲学和生态价值观基础之上,并将生态学思维和深层生态意识作为其核心内容。而现代生态学研究成果所揭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生态文化的观念建构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科学概括,它在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体性原则;“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原则;“科技创新”的思想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是实践的“革命性中介”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