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女子教育考察笔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在我院基础上筹建中华女子学院,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我们一行二人,于1994年6月3日—17日,对日本女子大学教育进行了为期15天的考察。期间共访问了不同类型的八所女子大学,对各校的校史、系科设置、所开课程、教师构成、女性学研究以及校园布局等方面进行比较详细地考察,还就“建立女校的必要性”、“女子大学的发展与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与各日本女大的学生和专家教授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受到了各校热情的接待和较高的礼仪。现将考察感受与收获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意识能动性刍议》(载《山东师大学报》1986年第2期。以下简称《刍议》)一文中,我认为“能动地反映世界”不是意识的能动性。倪志昂和隋军同志在《能动反映世界不是意识的能动性吗?》(载《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第6期。以下简称“倪文”)一文中,对拙作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细读“倪文”,觉得其中不乏合理之处,但所提出的一些主要反对意见似难以成立。笔者就此谈点粗浅的认识,以就教于倪志昂和隋军同志。  相似文献   

3.
近期校勘《唐文拾遗》(以下简称《拾遗》,发现卷二《玄宗文》今人系年及原辑者误收他人文章以致讹误者三则。现据有关史料、史历,厘正如次。一、《授颜真卿监察御史制》载《拾遗》卷二第10页。日本学者池田温编《唐代诏敕目录》(三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253页,系年为“玄宗中”。所引出处为“四颜真卿17.la”(即《四部丛刊》本《颜鲁公文集》17页1栏)。按该书此页为《颜鲁公文集》卷三《表》下,所载《谢赠官表》并无此制。经查是书后附其门客因(殷)亮撰《颜鲁公行状》98页载:“天宝元年秋,扶风郡太守崔琇举博学文词秀逸,玄宗御勤政楼,策试上第,以其年授京兆府礼泉县尉。黜陟史户部侍郎王珙以清白名闻,授通直郎、长安尉。六载,迁监察御史。制云:‘文学擅于登科……’”此制与《拾遗》字句小异。又据是书第90页载宋人留元刚所编《颜鲁公年谱》天宝六载下载:“公年39,正月迁监察御史。”据以上史料即可判定玄宗此制撰于天宝六年正月。《唐代诏敕目录》系于“玄宗中”,失之。  相似文献   

4.
近读《斯人踪迹探寻》(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第6期),觉颇多发明,甚有新意。本文不拟全面评价该文,仅就文中有关“斯县”及相关问题略抒管见,共资探讨。 一 “斯人”正名 《斯人踪迹探寻》(以下简称《探寻》)开头说,“斯人是古蜀国的一个部族。”按作为部族,当称斯榆,或称徙,或称叟,称“斯”似乎不太确切。《史记·司马相如传》作“斯榆”。《索隐》曰:“郑氏斯音曳。张揖云:‘斯俞,国也。’案今斯读如字。《益部耆旧传》谓之斯臾。《华阳  相似文献   

5.
莫愁女在我国古代是影响很大的文学故事人物,然而正是在此著名的人物身上,古往今来却产生许多讹传和误解,我们曾为此撰文加以辨析。前不久,又出现了一种“石城莫愁并非女子”之说。此说见于广东中山大学编辑出版的《历史大观园》一篇题为《“石城莫愁”并非女子》文章。(载该刊1989年第五期,作者黄飞英)中。文中提到古今三莫愁,即洛阳莫愁、金陵莫愁和石城莫愁(按:即湖北钟祥石城莫愁,我们称之为“钟祥莫愁”;但由于钟祥县古属竟陵郡  相似文献   

6.
晚唐时期著名的古文家孙樵的生平事迹,除见于其文集《自序》外,典籍所载甚少。新旧《唐书》均无传。《资治通鉴》卷二四九载: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六月,“进士(孙樵大中九年登进士第,此称“进士”,误)孙樵上言:百姓男耕女织,不自温饱。而群僧安坐华屋,美衣精撰。……”此盖节录孙樵《复佛寺奏》文,其余亦不见载。此后目录书籍所记孙樵生平,多源于《自序》。据孙樵《自序》及其文集所反映之情况,可知孙樵出身于“代袭簪缨”的官僚家庭,关东某地人。家中有藏书五千卷,“常自探讨,幼而工文”。开  相似文献   

7.
作《寄广州晦公》诗。 这首七绝发表于1910年12月底上海《南社从刻》第3集,题为《寄晦闻》,署名苏玄瑛曼殊。后载1912年4月19日上海《太平洋报》副刊 《太平洋文艺集》所刊高钝剑(旭)《愿无尽庐诗话》,及1915年5月东京《甲寅》杂志第5期,前者题为《寄广州晦公》,后者题为《简晦闻》。稿见蔡哲夫所藏曼殊墨迹第6页,为附在致邓秋枚、蔡哲夫信后,题目与《愿无尽庐诗话》相同。 关于写作时间,柳亚子在《曼殊诗年月考》 中认为:诗中所述为日本事,是1909年上半年的作品。查附存此诗的信中提及的“春木万龙”的  相似文献   

8.
《金陵瞭望》2005,(5):47-48
吕凤子,原名浚,字凤子,江苏丹阳人。民国时期著名画家、教育家。1886年生于江苏丹阳,1959年卒于苏州。15岁即中秀才,有“江南才子”之称,21岁考入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24岁毕业留在两江师范附中任教,1912年在丹阳创办正则女校,开女子教育、职业教育之先河。曾任教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上海美专、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艺专、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等等。  相似文献   

9.
小岛久代女士1938年3月6日生于中国大连(她父亲当时是大连化工厂的总工程师),以后在大连甘井子日侨学校和大连日侨学校接受了小学、中学教育,1953年11月至1954年11月在南京师范学院附中念过一年书,1954年底返回日本,1961年3月在日本御茶之水女子大学中文系毕业.毕业后,她曾在香港一家日本贸易公司工作.1964年小岛久代女士考入东京大学大学院专攻中文,1973年获得硕士学位,1976年修完博士课程.小岛久代女士对中国文学,特别是对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颇有研究,她先后撰写并发表过的论文有:《关于沈从文》(1973年、硕士论文)、《关于梁实秋和人文主义》(1982年)、《关于在中国研究沈从文文学的情况》(1984年)、《边城试论——沈从文文学的爱和美》(1984年)、《沈从文文学的“常”和“变”——围绕(边城)和(长河)》(1985年)为了了解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小岛久代于1985年春天游历了吉首、凤凰、茶洞.张家界等地,并访问了吉首大学.回到了日本后,写了《湘西旅行记》.《沈从文研究在日本》是小岛久代女士应《吉首大学学报》之约而撰写的,读者可以从文中了解到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学者研究沈从文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0.
封建社会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牢牢地禁锢着人们的头脑。中国被迫开放以后 ,基督教采取“以学辅教”的策略在中国设立教会女校 ,客观上打破了这种千年的陈腐观念。教会女校及反缠足运动的兴起 ,均成为中国女子教育 ,乃至中国妇女解放的先声。  相似文献   

11.
岳飞[满江红]词,为历来传诵名篇,明清人从来没有怀疑它是伪作。近人余嘉锡氏《四库提要辩证》卷二十三,考证明嘉靖徐阶编《岳武穆遗文》,始疑其为明人所伪托。后来,学初《岳飞[满江红]的真伪问题》(载《文史》第一辑,1962年版),对余氏所疑提出异议。文中检查了载入岳飞[满江红]词的《草堂诗余》的早期版本,其中有一种版本说:“《精忠录》载岳武穆二词,皆佳作,浙本《草堂词》附录于后。”  相似文献   

12.
百科瞭望     
我们中华民族的词汇非常丰富,一个意思常常可以用几个词甚至十几个词来表达。如“年”就可称为:载——唐虞开始称年为“载”。陆游的《书愤》中就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之句。我们现在也还常说“一年半载”、“千载难逢”。岁——明徐光启所著《甘薯疏序》有“岁  相似文献   

13.
论近代中国教会女子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会教育,是目前研究近代中西关系史中较受关注的问题,但对教会女子教育,人们论及较少。本文试图对近代中国的教会女子教育作一粗浅的分析。一早在鸦片战争前,传教士就来到中国,想在中国寻找西方“上帝”的臣民,利用耶稣基督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为此他们用举办“文化事业”、“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等办法着手开发中国几千年近乎“空白”的女子教育。1840年英国人相让特小姐在宁波设立第一所女校,此为在中国设立的最早循教会女子学校①。随后,传教士在中国先后创办诸如女子盲哑学校、圣经学校、师范学校、中小学学校、医科学校…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对东北殖民统治时期 ,“关东州”的女子教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作为日本殖民地教育样板的“关东州”女子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表现为女子初等教育的平等性 ,中高等教育的不均等性 ,职业教育的不均衡性。这既是日本本土近代重视文化教育传统在新拓殖民地的一种延伸 ,同时也有其直接的目的 ,即把女子培养成为殖民统治所需要的贤妻良母。由于殖民教育体系的双轨制 ,大多数中国人女子被排斥于学校教育之外。“关东州”的女子教育是为殖民统治服务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世纪前的中国,女子学校是女性解放的革命先驱,那么一百年以后,在开放的现代社会,单一性别的女校到底是特色还是退步保守?"当南京市人民中学向社会宣布从2015年起,该校将恢复南京市汇文女子中学的校名,并且届时将恢复全女校校制,成为目前南京市内唯一一所公立女子中学,这一消息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质疑。据了解,目前在全国也已有10多所女子中学。为此,记者实地探访了这所127年历史的南京名牌老校。  相似文献   

16.
朱恩彬同志在《“人化的自然”与美》(载《山东师院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三期,以下简称“朱文”)一文中,对拙作(《略论“共同美”》(载《文艺报》一九八○年第四期)提出了批评。对此,我表示欢迎。然而,在“美的本质是什么”尚未彻底弄清之前,过早地将美学上的“主客观统一说”斥之为主观唯心主义而加以挞伐,这未免失之轻率。诚然,“朱文”有其合理的成分,但就其全  相似文献   

17.
释“好”     
许慎《说文解字》:“好,美也,从女子。”徐锴《说文系传》:“好,……子者,男子之美称也,会意。”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好,本谓女子,引申为凡美之称。凡物之好恶,引申为人情之好恶。”近年出版的陈涛、董治国所著《学生常用汉字浅释》:“好,从‘女’‘子’会意。本义是貌美(特指女子)。”由许慎始,经宋至乾嘉一些文字学者的修饰补充而沿袭至今的这种对“好”字的解说,不仅为一些词典字书及某些搞语言文字的人所采用,而且被某些搞古典美学的人所利用。他们说,由“好”字证明,古人的审美观念,是从功利主义出发,认为女子就是美。其实,这种对“好”字本来的形、义的解说,是值得研究的。笔者试对“好”字的结构、表意方法以及它的  相似文献   

18.
《横江词》是李白很重要的一组诗。我在《关于〈横江词〉的两个问题》(载《郑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四期)一文中,对“横江”地点及诗的写作年代作了探讨。后来,何庆善同志针对拙文写了《谈〈横江词〉的写作背景——兼与李协民同志商榷》(载《郑州大学学报》82年第一期,以下简称“何文”),同意拙文关于“横江”地点的论述,但却认为前人黄锡  相似文献   

19.
台北《日本文摘》编辑部在该刊第6卷第7期上发表文章,该文节译自日本著名的经济性杂志《Will》六月号所举办的“战后影响日本经济的100本书座谈会”记录。文中所选出的100本书,反映了日本战后从废墟中重建,一跃而为今日经济大国的全部历程。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饭田经夫、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会长金森久雄、东洋信托银行顾问神崎简  相似文献   

20.
蒋志、丁稚鸿二君针对拙文《李白与青城山》(《唐代文学论丛》总第九辑)写了《李白未隐青城辨》一文,发表于《绵阳师专学报》1989年第三期,后又改题目为《<李白与青城山>一文质疑》,发表于《李白学刊》第二辑。文中所论各点,都值得商榷。一、“岷山之阳”只能是指青城山两位作者说:“岷山和青城山这两个概念不是同一关系,而是从属关系,青城山是岷山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