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历史学结合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把苗瑶语的早期来源及其发展分化划分为“原始苗瑶语时期”、“南方原始苗瑶语时期”、“北方原始苗瑶语时期”、“原始苗瑶共同语时期”和“原始苗瑶语的分化时期”等五个历史时期,并认为原始苗瑶语的最早形成既不是来源于原始南岛语等原始南方语群,也不是来源于原始汉藏语,而是有自己独立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苗瑶语辅音前缀的音节化和实词化及其变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瑶语的原始前缀的语音形式是单辅音,后来逐渐音节化。由于在各语言、方言中“音节化”的时间前后不同,因而造成苗瑶语前缀的语音不很对应。有些方言的辅音前缀在音节化过程中,由于所形成的音节与已经存在的某些实词相近而在意义上向这个实词靠拢即“实词化”,给人一种“前缀是实词虚化而来”的假象。本文讨论苗瑶语辅音前缀音节化和实词化在现代各语言和方言中的反映和这些前缀的变体。所拟辅音的语音形式仅是为行文方便。  相似文献   

3.
江永县地处百越故地,在江永土话中有一些特殊的语音、词汇、语法现象,这些特殊的语言现象今天的侗台、苗瑶等少数民族的语言里可以找到根据,它们是百越语和江永土话长期接触过程中的遗留,应该看作百越语底层。  相似文献   

4.
从苗瑶语和孟高棉语的关系词说濮人南迁李炳泽南亚语系孟高棉语言佤语、布朗语、德昂语等,现在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西南部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与之有关系的越南语和广西西部的徐语,也是苗瑶语主要分布区。苗瑶语现在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广西...  相似文献   

5.
现代蒙古语中塞擦音cˇ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尤其是在中国境内的蒙古语中,形成这种较为集中的cˇ音共言带的原因是多方面,几乎所有蒙古语在其辅音体系中只有两个塞擦音:cˇ和zˇ,因为在这些语言中复合咝辅音c和z也不全是由唏音cˇ和zˇ发展而来的,人们把由cˇ和zˇ音组成的塞擦音系统的语言、方言和土语命名为“唏音”语言。按照B.H.托达耶娃的观点①,中国内蒙古东部方言的阿鲁科尔沁土语、喀喇沁土默特土语,以及中部方言的察哈尔、鄂尔多斯土语都是典型的“唏音”土语。与内蒙古其他方言土语比较,这些土语占据了中间的位置,土语分…  相似文献   

6.
湘西地区的苗语、土家语与汉语长期以来处于共存与相互影响之中.文章以它们的母辈亲属称谓词为研究对象,结合训诂学的研究手段,通过语音、语义的比较,在湘西民族聚居区这个特殊地域中来讨论这三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发生学关系、借用关系和“区域共性”现象.研究发现湘西苗语及土家语的母辈亲属称谓词源自于汉语词“母”及其方言变体,并且这三种语言都以“母亲”称谓词为基础衍生出其他的母辈亲属称谓词,只是各自进行的方式不一,这些都体现了民族聚居区语言间相互影响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龙胜伟江苗话在整体面貌上属于汉语方言,但仍保留了少数民族底层语言成分:语音层面有复辅音的残留;词汇既保留了少量苗瑶语底层词,也有少量壮侗语底层词;语法层面表远指的指示代词后置,程度副词“很”作状语后置。  相似文献   

8.
汉语特殊语音是超出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集中体现了汉语运用和演变的复杂情况,是汉语言研究的特殊视角。汉语特殊读音研究应该综合应用中国传统语言学的音转理论和现代西方鼍通语言学的音变理论,还要结合社会心理、民族习惯、语言接触等语言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9.
通过具体分析新莽、武周、太平天国以及现代的部分特殊用字,可总结出特殊用字共有修辞、避讳和反映情感三种超语符功能。这些功能来源于汉字性质的特殊性:有些功能以象形造字为桥梁,通过将形义无关的字词联系起来而实现;有些功能依靠凸显或弱化字形中某一构件的意义而实现;还有一部分功能则依托于汉字的方块型外观而实现。通过“囧”“叕”“疊”等字可发现,特殊用字的超语符功能研究将汉字本体与汉字背后文化内涵合理地结合起来,对汉字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金元时期,北方的女真族和蒙古族相继入主中原,这些游牧民族所带来的阿尔泰语系对中原汉语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使之发生大裂变。客家话所传承的,正是这次大裂变之前的中原正音。以维护汉文化为己任的客家人将中原正音作为“祖宗言”而世代传承,也就传承了中原正音通行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客家人的迁徙方式和文化意识,使客家话与粤、闽等方言以及各种少数民族语言,在分布上相互掺杂,在使用上相互兼容,形成许多“双方言区”。客家话在分布上的特殊格局,体现了“和而不同”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设置对外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必要性,初步探究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内涵、学制、专业方向及课程设置,提出了实施该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有关问题及其对策。同时,对近年来对外汉语学界讨论的“文化导入”说、“交际文化”说提出了疑问,认为世问各种语言必然有与人类共性相关的共有现象,这就是语言的一般规律;也有与各民族的特异性相关的特殊现象,这就是语言的特殊规律。因此,跨文化的语言教学中,重要的任务就是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揭示和掌握目的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也就是揭示和掌握目的语中本就存在的“文化因素”而不是导入“交际文化”。  相似文献   

12.
在诸言语社团中 ,个人的言语社团是特殊的 ,每个人说话都有“个人语型”。从“个人语型”的“语言特征因素”和“言语种类”两个角度探讨英汉语言中“个人语型”现象就会发现 ,不论在文学作品还是日常生活中 ,“个人语型”现象是十分普遍的 ,因而对这一语言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东巴文藏语音字是中国西南多民族聚居区语言接触产生的特殊语言现象。本文对东巴文藏语音字的范围、类型、语音特征等作了分析研究,认为藏语音字主要用来表属相、记数字、东巴教专用词读音标注、藏语音读文献标音字、形声字声符等;类型可分为有标志藏语音字和无标志藏语音字两类,读音基本保留康方言香格里拉藏语土语读音特征,声调已纳西语化。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中的东巴文藏语音字是东巴教长期受到藏族本教、佛教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当前北方民族语言的发展态势和鲜为人知的语言情报,由东到西地进行梳理和勘探,并以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以及和汉语等外系语言的接触为对象,论述“描写研究”,“解释研究”,“谱系树”,“波浪说”四种方法论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5.
连语之研究     
本文从连语的音义关系方面作了探讨与研究。在把连语与古汉语单音词发展过程的比较中,阐述了连语保留古老音义结合的语音结构组织的特点。尽管一些连语在发展中也产生音转的变化,但它们毕竟为人们留下了可供寻觅的语音线索。在深入探讨连语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与现行古汉语读物不同的连语分类方法。本文提出的“同源连语”,揭示了不同事物同源连语间音义关联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彝缅语言与汉语、藏缅语、壮侗语等十几种语言有语音联系这是一个语法事实.一组有同源联系的基本词,可作为汉语、藏缅语、苗瑶语、壮侗语在历史上有同源联系的例证.可看到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提供的白语系属的语言事实,并在多种语言声调事实的比较中再声调的产生发展受语言自身内部机制的制约,外来影响只能顺应它,不能改变它.  相似文献   

17.
南北朝时期多族杂居,南北割据,通语与方言相互激荡,母语与外来语交互竞争,是我们观察双言双语的绝佳窗口.南北朝时期是典型的双言双语社会:南朝以双言为主,北朝以双语为主.南北方之“雅言”同出一源,这个“雅言”,是以首都方音及读书音作标准语音而形成的一种语音系统.南朝和北朝均同时存在“书、通、方”三种语言或语言变体.“书”即读书音,“通”是通语,“方”是方言或“方语”.  相似文献   

18.
第 34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 ,于 2 0 0 1年 10月2 3日至 2 7日在昆明召开 ,会议由云南民族学院和南开大学文学院主办 ,云南民族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承办。参加本届会议的有 14 1位语言学者 ,来自澳大利亚、波兰、德国、芬兰、韩国、荷兰、美国、俄国、日本、瑞典、泰国、中国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许多国际著名的汉藏语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内容涉及汉藏语研究、藏缅语族语言研究、汉语史研究、汉语方言研究、现代汉语研究、实验语音学和信息处理研究、侗台语和苗瑶语研究、南岛语和南亚语研究、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研…  相似文献   

19.
上古汉语无复辅音:1.汉字谐声的特殊现象是汉字时空音变或俗读误读造成的,不可作为复辅音的根据;2.汉藏语系的诸多语言有复辅音不能类推上古汉语有复辅音;3.古今汉语与方言中特殊的语音现象如切语的使用、重叠词变双声、叠育或衍音词,是汉语语音在使用上的特点、,与复辅音的性质特声、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20.
凡是用声调作为手段来表示“词汇意义和词的语法意义”的语言,被称为“声调语言”;凡是不用声调作为手段来表示“词汇意义和词的语法意义”的语言,被称为“非声调语言”。中国境内有藏语、彝语、壮语、傣语、苗语、瑶语等几十种语言都属声调语言之列。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这些语言声调的起源、构成、发展、变化做过十分精辟的研究,但是也留下一些问题有待讨论。比如,声调语言的辅音有“单辅音、复辅音”之分,元音有“单元音、复元音”之分,其声调是不是也有“单声调、复声调”之分呢?这样的问题一直还没有人论证过,通过审听、实验和综合分析有关语料,所得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