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研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前后我国企业的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特以率先纳入交易体系的电力行业为样本,运用SPSS 26.0软件分析我国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现状和特点,并实证检验企业规模、企业绩效、内部管理等因素对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电力行业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逐年上升,但企业间差异依旧较大;在各影响因素中,企业规模、企业绩效、董事会规模和碳排放权交易城市4个因素与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而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比例对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环境会计是经济管理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工具,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重要构成内容,开展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国内外关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至今没有统一的准则和制度,是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故规范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刻不容缓.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应包含环境会计财务信息和环境会计质量绩效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前,电子商务正在蓬勃发展,它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成为未来社会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电子商务从根本上改变了会计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本分析了电子商务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流程、会计核算范围、会计信息传递以及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进而为新环境下的会计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案例分析方法探讨企业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及处理。研究表明,只有企业分配取得的碳排放权多余或不足时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因此合理利用碳排放权进行碳排放对于企业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最主要和最基本的问题。本文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借鉴环境经济学知识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提出些建议,在这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三种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6.
养老金会计的国际比较研究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养老金会计与国外相比存在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养老金性质的认识不同,养老金会计核算的主体、原则及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养老金会计信息披露不同,会计环境不同。随着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深化,我们应借鉴国外养老金会计的先进经验,逐步完善我国的养老金会计,以发挥其服务功能,主要侧重三个方面,即引进新的养老金会计核算原则、重新设置养老金会计的账户体系、政府对企业进行养老金会计核算给以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企业的经济活动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关于会计行为如何反映企业经营行为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就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课题。对我国重污染行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我国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总体披露情况普遍不佳并缺乏主动性,有关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既不健全也不规范。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并建立完整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8.
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是我国政府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当前,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方兴未艾,在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与实践亟须改进的现实条件下,回顾并总结国外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经验与启示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对美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的理论框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政治市场与资本市场、影响因素与经济政治后果两个维度对国外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以期为我国建立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和开展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重要性是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它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在会计理论与实务中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运用重要性原则,有利于把握问题的实质,抓住关键点,使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最终实现以较小的成本获取较大收益的目的.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主要体现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会计信息的披露...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严峻的环境问题,急需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以促进环境的改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唐玉兰《企业环境会计研究》一书,就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等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回答了企业环境会计在发展过程中诸多急需回答的问题,构建了一个体系完整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指出“应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非自发形成的政策市场,既需要市场机制发挥基础作用,又需要高水平的政府监管提高市场规制效能。目前,碳市场监管欠缺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有待系统性提升监管效率,因此,应进一步理顺政府监管与市场运作的关系,优化数据监测、报告与核查制度、配额管理制度以建立有效的价格调节机制,为“双碳”目标的稳步实现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碳排放交易机制下减排技术投资的生产库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国际共识。为此推出的减排机制——碳排放交易机制必将对企业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为探讨碳排放交易机制以及减排技术投资对制造型企业的生产库存决策的影响, 基于Arrow-Carlin模型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下的动态生产库存模型, 分析减排技术投资可变时制造型企业的最优生产率、库存水平、成本、碳交易量与碳排放量, 并与不存在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碳排放交易机制下, 制造商倾向于减少碳排放, 出售部分碳排放配额, 生产计划波动性减少, 生产库存成本增加, 总成本下降;增加减排技术投资, 制造商会出售更多的碳排放配额, 生产计划波动性增加, 库存下降, 总成本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排放权交易将市场机制引入到碳减排工作中,以较低的成本达到减排目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于今年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并更新了技术条件,但是却存在较为严重的法律规范缺位现象.因此,我国亟须通过立法来确认和规范碳排放权及相关许可证、交易主体、交易规则等基本问题,明示其合法性与正当性以保护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4.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全球变暖应对法案》是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典型代表,其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创立了世界上最广泛且最复杂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该法案的碳减排目标设定及其对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的碳排放总量、覆盖范围、碳配额抵消与存储机制、报告与履行程序、与其他排放权交易体系对接等问题的制度安排,对应对气候变化法律的构建与完善具有先锋榜样意义,同时也彰显出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地方措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欧盟区域性碳交易体制和美国地区性碳交易体制既有其成功的经验,也有其不足,可为中国碳交易立法所借鉴.基于欧美碳交易的立法检讨,中国碳交易制度建设应建立强制性的地区差别化减排体制,采取灵活的市场手段;在减排阶段性目标的设置上,应与提高能效、推行新能源、利用碳封存技术等措施的推行协调一致,并注重创新的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的运用,及时评估减排体制对各利益主体的影响,构建公平的减排机制.  相似文献   

16.
碳限额与交易机制下零售商模糊库存模型优化求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不确定条件下碳交易机制对库存管理中排放控制和成本优化的影响,用梯形模糊数描述各参数和决策变量,建立碳交易机制下模糊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和排放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决策下经济订货量的关系,讨论碳交易机制对模糊成本与碳排放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模糊模型能有效降低决策的不确定性;模糊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考虑碳交易机制前后和仅考虑碳排放最小时的经济订货量不相同,适宜进行碳交易;碳限额增大能有效降低成本,对经济订货量和排放无直接影响;碳价与排放负相关,而对成本的作用则取决于给定碳限额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国发展碳交易市场具有促进生态意识、促进减排和降低减排成本、促进节能减排与经济平衡发展等作用,发展碳交易市场势在必行。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信息公开及严格审批是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基本原则。本文还分析了碳交易市场许可证分配和计量存在的问题,从计量保障和监督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建设碳交易市场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碳排放配额的交易是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设计中降低碳减排成本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对排放配额进行计量却还是一个尚待研究并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重点分析了免费分配的配额如何进行会计计量的问题。研究表明,历史成本计量免费配额存在诸多缺陷,不是一种合理的计量选择。只要存在活跃的碳交易市场,就应该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在缺乏活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情况下,则宜采用与配额特征相匹配的实物期权估价模型(Real Option model)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19.
截至2021年,全球投入运行的碳市场共覆盖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约16%。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初步建立了全球性碳市场的基本制度框架。2021年7月16日,首批纳入发电行业的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线上交易,截至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79亿吨,成交额达76.84亿元,运行较为稳健,价格基本平稳,临近履约期交易活跃度急速攀升。2020年中国试点碳市场受新冠疫情影响,活跃度有所降低,价格整体稳定。2021年试点碳市场的交易量整体有所增加,价格稳中有升,各试点之间的差异仍然较大,其中北京碳市场的成交均价最高、价格波动性最大,广东碳市场的总交易量最多、市场最为活跃。全国碳市场2022年后有望逐步纳入建材和钢铁行业并引入机构投资者,缩减碳配额总量,增加交易产品种类,强化和其他减污降碳政策措施的协同性,发挥规模优势并探索国际化道路,成为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排放交易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力措施之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国际两大碳排放交易市场(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以其各自独特的运作模式成为全球减排温室气体的典范。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应在碳排放交易模式、节能配额制度以及惩罚措施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